描绘美好前景,助力乡村振兴 解读“致甜蜜的生活 二十世纪以来岭南风物研究展”
《红柿图》(国画)高剑父作
《天地溢香岭南果》(国画)梁如洁作
●王绍强
编者按
2021年春节期间,在广东美术馆举行的“致甜蜜的生活——二十世纪以来岭南风物研究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前往参观。作为广东美术馆的贺岁大展,本次展览共展出岭南历代名家和当代名家以“岭南佳果”为题材的作品约120件,种类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及综合媒材等。展览以助力广东乡村振兴、富民兴农为宗旨,力求通过艺术的方式,彰显岭南地区独具特色的丰饶物产和风土人情,展现广东近年来在乡村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绩,描绘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景,祈愿山河锦绣、国泰民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应邀撰写了评论文章,分享本次展览的策划心得,并对展览的艺术特色及价值进行总结。
此外,本期文艺评论还包括著名文化学者、纪录片制作人葛芸生与艺术评论家赖海晏对广东书法家刘寿强作品的赏析文章,诗人、文学评论家周晓坤关于广州新年诗会的文化评论,敬请垂注。
在广东举全省之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形势下,广大文艺工作者投入大量的精力,关注岭南地域文化,回归淳朴自然的现实生活,从平淡的乡间林中寻找多样的创作题材和灵感。同时,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来说,如何打好手中的“文化牌”,从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切实做到助力乡村振兴、富民兴农是我们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深入挖掘历史底蕴、文化内涵和岭南特色的目标指引下,我们一直鼓励广东的文艺工作者通过美术创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和产品推介,不断扩大岭南风物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加速推进广东省实现乡村振兴。
基于上述思考,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广东美术馆于2021年开春之际,积极响应有关号召,特别举办了“致甜蜜的生活——二十世纪以来岭南风物研究展”。展览以时间为线索,重点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具有岭南地区文化特色的优秀美术作品,同时回顾了二十世纪岭南画派围绕“佳果”开展的艺术创作,以此宣扬本土丰富的水果物产,并喻指广东近年来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的骄人成就。
南粤物丰,佳果迎春
“致甜蜜的生活——二十世纪以来岭南风物研究展”综合研究了上世纪以来岭南地区的历史风物与人文观念,分为“珍果初熟”“硕果累累”“桃李新风”“悠悠乡情”四个单元,邀请了来自广东及国内的艺术名家进行创作,并结合馆藏作品一同展出。参展作品种类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及综合媒材等,包括岭南历代名家和当代名家的代表性作品,共约120件。展览以“岭南佳果”题材创作为线索,将居廉、居巢、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赵少昂、关山月、黎雄才、王肇民、杨之光、林丰俗等艺术家的经典作品串珠成链,并特邀郭莽园、陈永锵、方楚雄、梁如洁、李劲堃、林蓝、黄唯理、张彦、方土、周正良、郑阿湃、王永、许敦平、张演钦等艺术家进行主题创作,本次展览堪称是对同题材的岭南人文艺术创作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并予首次展出。
岭南自古物产丰饶,其中佳果殊盛。《后汉书·和帝纪》中曾记载:“旧南海献龙眼、荔支,十里一置(驿),五里一候……”宋人苏东坡初到岭南,便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的感慨,更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使得岭南荔枝名满天下。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岭南佳果不仅与岭南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成为岭南精神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岭南地域的历史变迁。瓜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吉祥的概念由来已久,并发展成为一个持续了数千年的永恒艺术主题。瓜果题材的作品因其饱含着无尽的生命气息与绵绵的生活气韵,传递着丰收的愉悦与耕耘的艰辛,成为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景缩影。尤其在“以花为衣”“食香衣果”的岭南,一年四季绿意盎然、果香四溢的自然环境,为岭南地区本土蔬果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给予了画家大量可供描绘的素材。
从艺术史上看,无论中国的花鸟画还是西方的静物画,艺术题材在历史发展中从精致的人物肖像到宏阔的山水风景,直至聚焦充满自然和生活意趣的花鸟瓜果,视觉物象的象征意义与表达方式皆发生了观念性的改变。尤其自19世纪以降,岭南画派以其“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艺术理念及别开生面的绘画风格崭露头角,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一环。艺术家把从岭南蔬果中所感悟到的物趣、情趣,提炼概括为独特的造型物象,并以独特的绘画语言造就了清新明丽的形式美感。这些市井气息浓厚、表达着自然意趣与吉祥寓意的作品,承载着艺术家朴素高洁、亲近自然的情思,寄托了人们对甜蜜生活的美好向往,并在地域美术史中形成一条明显的脉络,成为当前同题材创作可供借鉴的重要文化资源。
文脉传承,开拓创新
19世纪末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让艺术运动萌生出诸多新的理念与实践,再加上西方艺术思潮的流入,影响了以岭南画派为代表的这批颇具探索精神的艺术家开创性的实践与创新。岭南地域的界定原为我国南方五岭以南的区域,这里不仅气候宜人,还是对外和连通港澳的重要枢纽。南粤地区以其“沿海性”区域属性形成了开放、包容的岭南精神,其水墨探索也充分体现出从近现代直至当代的艺术实践。如今,当我们面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美术发展新格局,岭南艺术除了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精神的历史价值,还被赋予新的时代重任:融合并促进粤、港、澳地区的当代水墨探索并不断产生新的突破与进展。
近20年以来,传统中国画向当代发展的语言转变过程,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思想及艺术与全球文化相互浸润、相互碰撞的过程。在新时期的文化语境下,岭南艺术家愈发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时代之间的关系探究,表达对现实环境和自我的真正理解和关注,并在作品中融入丰富的多元化媒介元素,在真正意义上将传统思想与哲学的精髓以当代崭新的创作形式予以表达。
本次展览除了以岭南画派为代表、具有浓郁地域文化史学价值的参展作品外,诸多后起名家的创作精品让我们回归理论研究,在东方美学的上下文中重新定义传统艺术的当代精神。20世纪初的岭南画派艺术家独树一帜,不仅在融会中西古今的道路上坚持探索,以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为代表的美术大家倡导艺术革新,从而建立起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现代中国画。岭南画派的主要奠基人高剑父先生终生致力于国画的变革创新,将西方绘画的技法和思考应用于传统绘画,将生动之气注入山水花鸟。注重写生的陈树人在画面实现了花卉翎毛的“清峭”之风,设色鲜丽,笔画中透露出一丝空灵,应该是细腻观察下对物象返璞归真的追求。与岭南画派一脉相承的艺术家多注重形神兼备,秉承着雅俗共赏的审美标准摒弃传统画观的固有程式,着力于新时代绘画的思想性与创作实验。在陈永锵先生的画面中,典雅而富有生活气息的佳果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和自然清新韵味。方楚雄先生数十年坚持在花鸟画上的开拓性创作,用心汲取自然物之美感,将花鸟瓜果最为生动的一面定格在画面上。梁如洁老师笔下的佳果粒粒沁甜,对自然生命的感悟让她的画风有别于一般女性艺术家的温婉,徒增一种雍容大气,兼顾笔墨与意境。
此次“致甜蜜的生活——二十世纪以来岭南风物研究展”,我们希望能在众多历史经典和特邀艺术家的创作中,充分认识专题研究性展览对广大公众深入解读艺术文化发展史的重要意义。除了艺术创作上的传承与创新,对时代而言,我们更有责任肩负起国家文化建设与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重任。我们希望通过展览,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广东近年来在乡村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的骄人成就,作品也寄托着人们对共赴小康社会的壮丽愿景。我们号召并由衷地期望,新一代的文艺工作者在关注社会进步的同时,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下,自觉肩负起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历史使命。
新闻推荐
■王亮(“90后”广漂)算上今年,这是我在广州度过的第三个春节。广东的冬天来去匆匆,三年间,家乡熟悉的三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