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沙面“活”起来 “绣花”功夫雕琢精品,沙面岛打造城市西客厅

南方日报 2020-05-15 06:46

鸟瞰有“广州露天博物馆”之称的沙面岛。南方日报记者吴伟洪摄

珠江之滨,白鹅潭畔,一座小岛被冠上“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之名。

一百多年来,岛上先后设立世界多国领事机构,外国商馆林立,东西文化在此交融,共同滋养了包容开放的岭南文化。

去年,一场全面的更新改造在沙面岛展开。斥资3.5亿元、历时4个月,这颗珠江上的明珠再焕新颜。

定位“广州西客厅”,沙面岛与东边现代化的花城广场交相辉映,保留着欧陆风情的传统街区和风貌,一老一新,展现了广州的不同面貌,也让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形象更为立体。

广州西部的荔湾,作为岭南文化的核心区、广府文化发祥地之一,是广州推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重要承载地。以城市更新为源,沙面岛以丰厚的历史和积淀为广州留下城市记忆,也在探索历史保护与活化利用的过程中不断焕发新活力。

南方日报记者余嘉敏郎慧

“绣花”功夫雕琢精品沙面

5月9日,周六。沙面岛上一栋欧陆风情建筑前,两对情侣分享着门扇和窗台,正在拍摄婚纱照;横跨沙面公园的便桥下,居民围着石凳,一边吹着江风一边下棋;中央大街的塑胶跑道上,孩子们掀开口罩,围着花坛嬉戏,一片欢声笑语……

这些静谧美好的生活图景背后,是一次去年启动的全面改造行动:沙面、沿江西路片区和上下九步行街优化提升;高质量建设精品珠江西十公里,有序开展沿江西路、沙面等历史建筑风貌区景观设计。

从小处落笔,以“绣花”功夫打造精品工程。改造行动中,沙面区域从灯光照明到园林修整,从基础设施到河涌治理。

沙面公园是改造中变化最大的区域之一。从原沙面老地图上看,沙面岛南北五街,道道通江。“以前站在任意一条街上,都能看到两头的珠江和沙基涌。”广州市荔湾区旧城改造项目中心工程管理部副部长黄为光说,但一堵围墙挡住了公园和江景。

通过改造,三条通江廊道重新打通,围墙已拆除。站在中央大街便可望见珠江,沙面公园恢复了旧时英国花园、法国花园的历史布局,大片草坪与珠江水面结合,给人一种都市中难得的开阔感。

在三横五纵的道路网中,中央大街是一条贯穿全岛的轴线,几乎所有重要的历史建筑都分布在街道两侧。改造中,对岛上50多栋建筑外立面进行重新整饰,使街景和谐统一。

夜幕降临,沙面岛隐入夜色。怎么让沙面岛亮起来是此次改造的又一重要内容。“改造完成了66栋建筑照明,光线勾勒了欧式房屋轮廓,并采取"半照明"理念来区分明暗,突出了文物建筑的历史厚重感。”黄为光说。

对沙面岛的改造,保护是最大的前提。光亮工程所有的灯光均利用原本的灯位,不增加新的固定点,不在建筑表面安装灯具。部分建筑采用见光不见灯的手法,以邮票创意形式在建筑物窗户上投影动画,展示老广州十三行繁华的风貌和城市建设发展史,打造“西广州夜景博物馆”。

广东省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徐磊说,改造还取消了沙面岛上8个分散的停车场,机动车统一停放在可容纳480个车位的新建机械停车楼内,空出的停车空间改造成8200平方米的活动场所,实现人车分流。岛上的人行道拓宽了1320平方米,16处无障碍设计等被优化。

改造后,岛上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变了样。全岛三线下地,9座老院子和3处围蔽经营场所变成了“口袋广场”,5条老旧巷子重新“穿衣戴帽”,成为沙面生活景观的一部分。

留住城市记忆

作为城市名片,沙面岛名声在外。

在全国知名旅游门户网站马蜂窝旅游网上,沙面岛在广州必游景点排行中位列第一名,高于城市地标小蛮腰,是外地游客到访广州的首选打卡地。

从山西来的张先生和女友在沙面留下了很多照片。“我觉得沙面的建筑比较古老,特别有历史的感觉。在这里可以了解到广州的一部分发展史。”张先生说。

改造后,“广州西客厅”沙面的人气更旺了。去年国庆期间,“重新营业”的沙面举办国庆嘉年华活动,13场户外音乐会吸引3.2万人次参与、参观,“我与国旗同框”活动拍照累计总人数近35万。

今年1月,2020(第四届)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举办期间,世界著名华人大提琴家马友友“闪现”沙面中心大街,联手广州青年交响乐团为游客市民带来巴赫的音乐,给沙面带来更多国际元素。

“五一”期间,受疫情影响,沙面岛虽然只开放两个出入口,每天游览人数控制在3万人以内,但仍吸引了86864人次游客前来参观。

对于沙面岛的变化,在岛上工作的郑隽宸看在眼里。“我认为这次最好的改变是在很多近代建筑旁加设了历史介绍,能让更多游客深入了解沙面文化。”据了解,荔湾区正在对沙面的智能导览系统进行完善,近期即将上线。届时,游客游览至某一栋历史建筑前,可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获取建筑的历史、建筑风格等信息。

还有一群人每天都感受着岛上的变化。

目前,沙面岛上常住居民有1300多户,共4500多人。沙面街道翠洲社区居委会委员、社区志愿者马雪萍在岛上出生,至今已居住了60多年。

“灯是我们最满意的。”谈起改造,她如是说。马雪萍常听老街坊们开玩笑,在沙面岛,可以看到珠江上一江三岸的灯光,相当于免费享受了珠江夜游的一半景观。

程先生在沙面岛的单位宿舍里住了几十年,他和马雪萍一样对于沙面情有独钟。“这里生活便利,环境优美,更是承载着我们很多儿时的记忆,对我而言是不可替代的。”

时至傍晚,天色渐暗,沙面岛上的灯光骤然点亮。饭后,程先生和老伴坐在沙面公园的长椅上,江边的晚风徐徐吹来,这是老两口每天最惬意的时刻。

让历史街区“活”起来

走进沙面公园,留心地面的游客会发现一条长度不足百米、浅黄色石板铺设小道,名为“原岛径”。这条石板小道记录了沙面从沙洲变为岛屿的历史。

曾经,沙面是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旧称拾翠洲,鸦片战争后成为英法租界。当时,清政府在沙面北部开挖一条宽约40米、长1200米的河涌(即沙基涌),并用花岗岩砌出椭圆地界,沙面岛从此与陆地分离,原岛径就是这一地界现存的一部分。

历经百年,曾在沙面岛的十多家领事馆大多搬离,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外国银行仍然活跃在国际市场,留下上百栋欧陆风情建筑保存至今,形成一座独特的露天建筑“博物馆”。

2000年,“沙面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广州市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广州沙面建筑群(清)”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州沙面也是中国唯一被列为保护对象的租界建筑群。

今年4月,沙面历史文化街区得到了一个新的“头衔”——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以历史文化遗产之名对沙面岛加以保护管理显得更加合宜。

从历史上看,这里是广州最早的通商贸易之地,是近现代大量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也是中西方文化融合碰撞最为活跃的区域。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内地首家五星级酒店——白天鹅宾馆落户在沙面岛西端,既开了“打开门做生意”的先河,又让越来越多普通市民走进这个中心城区的“世外桃源”。

荔湾是广府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广州推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重要承载地。在广州奋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过程中,沙面岛也被赋予新的使命,近年来动作不断。

去年,《广州市岭南文化中心区(荔湾片区)发展规划(2019—2025年)》公布,荔湾将打造岭南文化中心核心区,沙面欧陆风情岛属于核心区范围。今年年初,沙面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公布,提出分类型保护与活化利用街区内的建筑。规划建议沙面可重点发展高品质服务商业、旅游休闲等功能,沙面南部滨水结合白天鹅宾馆优势发展特色商业。

活化利用将为沙面岛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使其常葆生机与活力。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反观,亦可成为支撑区域发展的一大亮点。

作为荔湾“一带两区”发展格局中传统文化商旅活化提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毗邻沿江西路、十三行,通过探索良性循环的开发方式,沙面历史文化街区有潜力成为提升旧城品质、弘扬传统文化、推动业态升级的样本和试点。

在充分发扬岭南文化,挖掘存量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抓住全市文旅产业复苏行动的契机,实现文商旅融合发展。沙面历史街区真正“活”起来,既能传承展现包容开放的岭南文化、发挥广州西客厅功能,又要通过可持续的产业生态,真正助力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样本

面向大湾区拓展新空间

农业大区拉开城区新格局

“北星路通车了!“五一”期间,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在广州从化传开。这是从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扩容提质的里程碑,也是以“双统筹”夺取“双胜利”的重大举措。

“一桥两路”一头关联民生福祉,一头牵动区域格局。

路,是拉动城市发展的大动脉,也是连接城乡资源的强纽带。广州从化近年来不断完善“一核两翼三带”总体空间布局,优化城市交通路网,从化大桥及从化大道、北星路相继建成通车,“三纵三横”交通网络的形成保障了民生发展,释放出老城区的新活力。

路网的畅通、城市的蝶变提升了区域承载能力,生态设计、人工智能、植物工厂、数据中心等现代都市农业、乡村振兴、新基建项目纷至沓来。区域能级的提升背后,是塑造面向未来发展的大格局。

抢抓“双区”建设、广深双城联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大机遇,一幅幸福美丽生态之城的振兴画卷,正在流溪河畔徐徐铺展。

拉开空间城区面积扩容至55平方公里

流溪河穿城而过,广州母亲河孕育了从城大地的美丽丰饶。

自明朝弘治二年(1489年)从化建县以来,尽管经历了花县横潭村、马场田、旧牛岗数次变迁,但从化中心城区的发展一直囿于26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城区逼仄、老旧的面貌,已经与生态功能区发展和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不相适应。

摊开地图发现,从化城区在国道G105和G355交会之间生长,G105国道南北走向,G355东西走向,沿着两条国道,中心城区呈现倒三角形发展,最南部是顶端,位于江埔街道从化客运站片区,从顶点逐步向北延伸铺开。“但事实上,由于道路不畅、断头路等原因,倒三角反而成为阻碍城区发展的制约。”从化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为了打破老城区的发展瓶颈,从化撤市设区以来,开展了一系列深调研、大讨论,全力建设“三纵三横”路网,以路网建设拉开中心城区骨架,拓宽发展空间。

谋定而动,举棋落子。作为“三纵三横”路网重要组成部分的“一桥两路”(从化大桥、从化大道、北星路)建设有序推进。2015年底,从化大桥正式动工建设;2017年9月,从化大道、北星路同步开工建设。连接从化城区东西走向的交通要道北星路,与纵贯从化城区南北主动脉的从化大道、从化大桥,为疏解老城区发展困局开辟新路。

“我们计划每年集中主要力量推进一至两条道路建设,花几年时间完善从化城区交通路网格局,推动城区自南向北有序发展。”在从化大道、北星路动工仪式上,从化区负责人描绘了发展构想。

打通路网,也激活城市发展大动脉。从规划上看,北星路工程为城市次干路,道路全长4.37公里,东起河滨北路,西至旺城大道,是连接从化城区东西方向的重要道路。而从化大道工程为城市主干路,长4.5公里,南起G355线,北至规划环城北路,是贯穿从化城区南北方向的主动脉,项目总投资约20.57亿元,是广州市“攻城拔寨”重大项目。

紧随“一桥两路”建设,与其相连的交通“毛细血管”陆续打通从化老城区将由原有的26平方公里拓展成55平方公里的新空间,为老城区新活力奠定基础,真正实现扩容提质。

城乡融合迈上城乡资源流动“快车道”

交通的“任督二脉”贯通,连通的是外部资源,也激发了内在活力,更打开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想象。

“从卫星地图来看,以北星路为界,向南城市社区、商业大厦密集,是建成区;向北农田、农房交错,是乡村的风貌。”从化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一路之隔,城与乡泾渭分明。同属于中心城区,南与北的发展不平衡表明要素流动不畅。

“一桥两路”构建起中心城区发展主骨架,串联周边的交通网络,让资源要素真正地“跑起来”,让中心真正“强起来”。

从外联功能来看,从化大道通过街北高速、大广高速直通广州中心城区,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发展要素双向流动提供了便捷通道,为从化建成广州北部重要枢纽交通节点,提供有力支撑。“甚至还最大程度地发挥地铁十四号线的辐射带动能力,使从化更好地融入国家中心城市、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的发展大局。”从化区规划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

从内引功能来看,从化大道、北星路建设与城市更新同步推进,打通了沿线的“毛细血管”,解决了老城区拥堵、乱建诸多等问题,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空间:

一方面是“强中心”,通过这一桥两路把海塱商圈、东风商圈、旺城商圈连为一体,促进中心城区与周边片区空间一体化发展,强化中心城区辐射力,也为文化娱乐、公共服务、商贸商业、总部经济发展提供了平台,使“一核”的城市功能更加完善、能级不断增强。

另一方面是促融合,坚持道路建设与城市更新同步推进,通过既破又立的发展路径,解决了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瓶颈问题。目前,随着北星路建成通车,河滨北路与旺城片区的联系更加顺畅,沿线的街人线、街麻线等节点已实现连通。由北星路、从化大道往周边延伸,更将新开花谷、艾米稻香小镇、西和万花风情小镇、西塘童话小镇等串点成线,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美丽廊道。

伴随着从化大道、北星路投用,沿线还有多个旧改项目火热推进。比如从化大道、北星路沿线的三多旧改、向阳旧改、东风旧改等项目均在有序推进。

“以前,这里违建很多,村庄面貌落后,生活环境差。通过地铁站、从化大道的建设,拆除了一大批违建,实现了还绿于民、还路于民。家门口就可以搭地铁,出行更便利,生活品质更高了,生活在这里的群众,真正从村民变为市民。”东风村党支部书记王志辉说,改造以后有了商场、写字楼、公园,白领也要进村了。

面向未来塑造大湾区区域新格局

中国电信在近日广州市首批数字新基建重大项目签约活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将投资68.9亿元在从化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据中心,作为中国电信在全国布局的四大重要核心数据中心之一、粤港澳大湾区5G云计算中心项目。

“从化地处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是大湾区的生态核心区,在这里建设数据中心可覆盖广深港澳科技走廊,满足整个大湾区的应用数据传输处理需求,并面向东南亚及海外地区。”中国电信广州从化分公司副总经理林碧辉说。

大项目彰显区域承载能力,区域能级的提升背后,是塑造面向大湾区发展的大格局。

在一桥两路的建设中,我们看到“一核两翼三带”总体空间布局战略新谋划。其中两翼以温泉、良口、吕田北部三镇为主的“生态价值创新翼”,以太平、鳌头南部为主的“科技创新发展翼”注入新的内涵。

从化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核心区、最美乡村、绿色增长极不仅要守稳筑牢大湾区北部生态屏障,更要通过交通连接,要素便利流动夯实地位。一桥两路串起海塱商圈、西和万花风情小镇、新开花谷、荔博园、现代社区等节点,让城市空间布局与绿色生态融合,发挥出乘数效应。

拥抱湾区,新的机遇在打开。

过去500年,水土丰茂的流溪大地,孕育了灿烂的溪纸文化、酿酒文化、水运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并在近代以来的粤港澳三地文化交流、贸易往来中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在,从化是重要的供港蔬菜基地、大湾区游客的后花园,同时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连通粤北乃至湘赣地区的重要交通节点。

“目前,澳门预订的首批蔬菜已经发出,同时还在和广州一些企业洽谈,预计将有大量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订单。”落户从化的全省首个植物工厂投资方北京华瑞锦泰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丽玲对未来充满期待。

南方日报记者朱伟良通讯员覃永赠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利用融媒生产及运营优势 开发“广淘君”电商直播项目广淘君直播带货首秀

广淘君带货官和蜂蜜先生合影留念。北回归线挂明珠,流溪河畔鱼虾丰。从化甜蜜正当时,不只温泉糯米糍。母亲节来送点啥?买...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