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这些流动的笔触去漫游“展览背后的时空”
日前,“青年中国诵·花城诗语时”镇海楼2020新年诗会在广州博物馆举行。诗会上,广州博物馆与广州日报联合出品的“匠心神巧——广作特展”配套文创产品——《策展手记》手账本也举行了首发式。作为2019年广州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展览之一,“匠心神巧——广作特展”展出期间,单日最高入馆参观人数14000人次。很多观众在欣赏巧夺天工的工艺品时,赞叹之余不禁发出疑问,这样大型、涉及多地、多馆的展览,究竟是怎样“做”出来的?带着这样的疑问,广州日报团队与广州博物馆的策展团队进行了为期数月的深入沟通与合作,将这个重磅大展的幕后故事,一一捋拨清楚,并且让那些活灵活现、温情流动的细节和瞬间,变成一本手绘的《策展手记》手账,通过本报插画师王紫凤的细腻笔触,带着我们来一次“展览背后的漫游”。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松竹
手绘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紫凤
第一次以手账形式展现策展故事
展览汇集了故宫博物院、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广州博物馆京广两地四大文博机构103件馆藏精品。为什么要把这个展览作为博物馆的年度大展呢?
广博始建于1928年,1929年2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是我国最早具有现代教育功能的博物馆,近年更是将关注点投向中华文明史、全球史的范畴。而“广作”作为当年征服了海外市场,“宫里”也喜爱的产品,实际是一种呈现东西方文化、经济、社会交流的载体。想当年,自成一派的广作精品,浮于西洋南洋,行于千山万水,凭着杠杠的“核心竞争力”,在早期全球化的浪潮中占据了产业链高端。通过它,不仅能重现宏阔的商战风云,更能领略永不过时的工匠精神,对于人们深刻认识广州在全球史中的地位,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同时,它也代表了中外工艺交流在美学层面达到的极致水准,非常具有“可看性”。作为一个年度大展,无论从学术性上还是普及性上,从宏观视野还是从微观层面,分量都很够。
从《策展手记》中可以知道,2018年11月,广州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的专家们在故宫博物院,与故宫、颐和园的专家们开了第一次碰头会。会上气氛很融洽,效果也很好,四方约定,一起把展览做好。
当天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细节,开完会出来,广州的专家们正好遇上了故宫的“网红”院长单霁翔。他穿着标志性的布鞋,正和摄影师一道进行例行巡馆。据说他已经走遍了故宫的9999间半房……就这样,大家进行了“第一次握手”。这些场景都以手账的形式记录了下来。
让手账成为展览的延续
广州博物馆和广州日报联合开发的《策展手记》,是一本原创手绘的特展专属文创手账。多达20页的手绘图,画风温暖,细节严谨;配图文字由广州博物馆策展团队与广州日报团队共同打磨完成。这也是本地文博机构第一次以手绘手账的形式,向公众全流程展现重量级大展的“幕后故事”。
手账精心截取了长达一年多的策展、布展及展览期间的数十个宝贵瞬间。众多为展览的完美呈现付出心力的人物均在手账中现身。
展览的展柜中,挂着一张当年曾经在清宫造办处中工作的工匠姓名,包括潘淳、林朝楷、黄深、霍五、唐福如、黄天元、程向贵、陈祖章、黄振效、张琼魁等等。这些人,绝大多数没有在历史中留下什么文字记载,只是宫廷档案中一个简单的名字。但他们已属幸运,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收藏着无数广东匠人的作品,像他们这样留下名字的,很少。
绝大多数,我们只能在赞叹它们的不可思议之时,稍稍想象那些从物料的混沌中,将之塑造出来的、最灵巧的手,“那些手,琢磨着竹木牙角匏,操弄着金银铜铁锡,百变千幻,造出最美的梦境。这些梦,乘着辚辚车舆,荡荡船舟,进入宫廷,流向海外。这些梦,叫"广作"”。
实际上,做广作大展,就是搜集无数的广作之梦,将之造成一座“梦剧场”的过程。而用手账把这个“建造”过程记录下来,是希望能够把筹划、制作、呈现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与观众分享;希望能够借助这种方式,让观众有机会走进“展览背后的时空”,看到博物馆、博物馆人的另一面;也希望通过这种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认真态度、工匠精神告诉大家:“展览需要各种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还有一点,是希望博物馆人、文物专家、志愿者们对文物、对传统文化的真挚热爱,能够以一种直观的形式传递出去,影响更多的人。
为什么选择手账这种形式作为展览的延伸呢?是因为这是一种当代年轻人特别喜爱的潮流文创形式。在电脑和手机时代,电子书写、数字存储成为主流,但手工书写带来的特殊愉悦感,笔尖与纸张摩擦带来的情绪舒缓感,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追寻。
通过手账看到博物馆的“匠心”
通过这本手账,我们头一次知道,博物馆人对待文物有多么的精心和爱护:
2019年9月1日,广博策展团队去北京点交文物。首先要精准测量文物的形状、尺寸,拿着这些数据,由专业公司定制文物箱。箱子里面按文物的规格个别塑形,衬着厚厚的、环保、无酸的包装材料。装箱前,还要先给文物裹上一层无酸纸或绵纸,确保宝贝们娇嫩的皮肤不要受到一点点的刺激。从预包装到正式包装,忙忙碌碌搞了一个星期。
在北京选好的文物,先集中在故宫。7日早上5点多,满载文物的车队从故宫出发,经过三天两夜的跋涉,9日晚上开进广州博物馆。车辆是专用文物运输车,里面有恒温恒湿等设备,行驶时速也不能超过80公里。
有了这本手账,我们发现,做展览不仅是精细活,也是技术活,还是体力活:
作为展览颜值担当的一对“錾胎珐琅太平有象”243年来没出过紫禁城,每只通高186厘米,长115厘米,宽58厘米。重量约为200公斤。每只需要三个大箱子来装:象身一个,背上的瓶子一个,底座一个。部分之间通过许多精巧的机关连接,承重点神出鬼没,位置必须对准确。哪些地方能受力?哪些地方不受力?没有行家指点,根本无法完成。身经百战的专业公司派出七八条大汉,在故宫专家周京南老师的亲自指挥下,花了一个上午才装好。广博特别定做了两个展柜给它们“住”。展柜底座可承重300公斤以上,还能像个抽屉一样地拉出来。
所有的展览都有遗憾,这在手账中也有展现。展览中从故宫借展的文物一共16件。其中原本有一件“紫檀边座牙雕广州"十三行"图插屏”是策展团队所心水的,因为在上面可以清楚地看到越秀山、镇海楼,以及五仙门、靖海门等地标。可是在点交过程中,发现因为这件文物已经比较脆弱了,不适合坐长途车,只好忍痛放弃。又比如“紫檀框玻璃插屏座钟”,故宫专家精心保养后,小心翼翼送来。上面嵌满宝石花瓣、小动物,漂亮极了。它其实上了发条就能走,但专家们沉思良久还是决定,为了安全,不动它。
正如手账手绘页的结束语所说:一年里,全国的博物馆能办2万多个展览,参观人数超10亿。大家手拉手,可以绕地球250圈,或者,往返“地球-月球”差不多13次。不是每个展览都能让人记住。但每一个展览,都至少,是一些人愿意投入许多心血去做的东西。或许有一天,有些人会翻到这本手账,从而知道这个展览,“它讲述了一些,关于坚守和传承的故事。那些故事,属于我们,也属于你。”
新闻推荐
在穗台胞走进洪桥街分享垃圾分类经验将垃圾分类变成“黄金分类”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张姝泓通讯员穗台办)12月20日下午,市委台办与越秀区洪桥街道办事处在马庄巷社区联合举办垃圾分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