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霸初一遇“滑铁卢”小初衔接难题怎破?

广州日报 2019-12-04 04:12

图/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小学一直都是100、99、98分的成绩,到了初一期中考试,却遭遇了“滑铁卢”。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小初衔接如何做到位?成绩不佳,如何痛定思痛,争取进步呢?针对这些困扰众多初一学生和家长的问题,我们请来了省实荔湾学校副校长付爱民为大家答疑解惑。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晓星

阅读量不够易遇“滑铁卢”

Q:初一第一次期中考成绩下滑严重,这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

A:初一第一次考试相比小学来说,分数大打折扣,这其实是正常的现象。小学阶段,优秀生每一科的成绩都能接近满分甚至达到满分。进入中学以后,120分的卷子,能上100分都不容易了,能达到110分堪称优秀,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都在90分左右,甚至有部分学生会不及格。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首先是因为相比小学,初中考的科目多了,初一语数英,还有历史和政治,学生有一个适应的阶段;另外,不少学生存在偏科现象,尤其一些小学阶段数学表现特别突出的学生,不太注重文科类科目的学习,上了初中,在语文、英语、历史、政治考试成绩就不理想了。小学阶段的考试,主要还是靠记忆,背熟知识点,多练习做题,问题就不大了。但到了初中,很多科目考试的阅读量明显增加,题量也比小学大,有的学生就会题目做不完。

先重做卷子再找老师面聊

Q:面对不理想的成绩,要如何痛定思痛补救?

A:建议孩子哪科考得不理想,就找哪科的老师单聊。单聊之前,一定要做足功课。首先,要把卷子重新做一遍。边做边总结,哪些丢分是粗心大意造成的。这部分的失分,很多都是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没有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造成的。剩下的丢分,是真正没有弄懂知识点。这部分,可以先尝试自学。这个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真正不懂的知识点,先课上听老师评讲,依然无法解决的,再找老师单聊。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把丢掉的分数一点一点地找回来。

Q:有同学说,上了初中真的完全跟不上,太吃力了,怎么办呢?

A:如果发现自己真的跟不上节奏,课都没办法听懂,可以试试找一个家教,每周花2-3小时,仔细地理顺当周的知识点,同时复习过去没有解决的问题。通过一定时间的“加码”慢慢跟上进度。当孩子确实无法自行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时,适当借助外力很有必要。孩子慢慢进步了,才有信心去学。

数学学习注重“说题”和思维培养

Q:对于小学生来说,如何为小初衔接做好准备呢?

A:阅读量真的非常重要。初一的语文、英语、历史、政治学习,都需要比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理解能力不行,就很难思考,更别说拓展了。因此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多读书。当然不是说孩子读书多了,小学就一定能拿98、99、100分的成绩,但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大量阅读对初中学习和将来的学习一定有好处。

数学学习不建议重复刷题,平时要注重思维培养。说题就是一种很好培养思维的方式。具体一点说,就是面对一道题,孩子说解题思路。第一步解决什么,第二步解决什么,把解题步骤说清楚,才算真正懂了。说题在数学学习上非常重要,却往往容易被忽视。

关于心理

Q:小初衔接,孩子需要做什么心理建设么?

A:很重要的一点,无论孩子在什么学校、什么班级,都要引导孩子喜欢学校、班级、同学、老师,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对此有抱怨。孩子从小学到初中,会经历人生第一个叛逆期。他们对人对事的判断和喜好,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情绪,而情绪又会直接影响学习。如果孩子成绩不理想,不要引导他从外界找原因,例如老师不好、同学不好等。要让他看到身边的榜样,激发他要求进步的内在动力。

在家里,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环境,不要总是聊学习,可以探讨一些学习以外的事情。建议多看新闻,一起探讨。对于新闻里的一些不懂的内容,鼓励孩子自己查资料,无形中培养孩子研究问题的能力。从小学开始,孩子就要学会关注社会、关注身边事,有研究问题的动力和需求。这样的孩子,到了初中后视野会更开阔,站得更高,写东西也会更有深度,而且在历史、政治的学习上也会更游刃有余。

关于习惯

Q: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初一孩子特别重要?

A:初一孩子学习成绩不佳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事实上,大约有70%到80%的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然而,遗憾的是,问题的严重性并没有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在初中阶段,要特别注意培养主动学习、积极进取、善于动脑动手动口的习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一是预习,预习是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种学习习惯,几乎每一个优秀的学生都有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不是简单提前看一看书而已,预习能让自己在听课的时候有目的性。预习会让学生获得一种心理上的优势,这种优势会转化成为信心,从而超越其他学生。二是要培养良好的上课习惯。精神饱满进课堂,有着一种强烈渴求知识的愿望,这是上好一堂课的保证和动力。上课要“听、记、练”。把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放在课堂上着重听,必要时还需做好笔记,并通过一些习题加强巩固。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也是吸收知识的有效途径。同时,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课上刚讲过的一些关键的思路整理一遍,保证思维的连贯性。

新闻推荐

5G助力教育帮扶 穗毕两地共享优质教学

通过5G网络,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小学和毕节市第六小学实现同上一堂课。信息时报记者陈文杰摄信息时报讯(记者王智汛郭...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