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缘何成就最佳引才之地 从创新岛看湾区人才流动的密码

南方日报 2019-12-03 06:43

随着人才的竞争实现从数量到质量双管齐下,海珠以优质企业引才,以高端产业聚集打造高端人才集群,琶洲地区集聚的阿里巴巴、腾讯、唯品会等创新企业正是未来就业人群的最大吸引力。南方日报记者符超军摄

2019中国人力资本国际管理论坛于11月30日在广州塔举行。论坛围绕当前经济挑战和机遇、商业与管理变革、大湾区人才趋势等主题,共谋人力资本管理新未来和投资广州新布局。南方日报记者符超军摄

刚刚过去的周末,一场关乎如何引才、留才的“头脑风暴”在广州上演。作为人力资源领域的权威盛会,2019中国人力资本国际管理论坛吸引了800多名人力资本领域重磅嘉宾齐聚广州塔,在当下人才竞争拓展到人才生命周期各个环节,各方关注引进人才的同时,也关注着如何让人才在城市长期留存和展现活力。

海珠创新岛正成为吸引人才脱颖而出的生动写照。几天前,在2019中国年度最佳雇主颁奖盛典上,广州市海珠区荣获了“2019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区域)奖”。近年来,海珠大力推动招商引资、引智引才“双招双引”工程,推出一系列优先保障人才“衣食住行”的贴心举措,正成为创新创业人才的新选择,最终凭借在区域人才吸引力、人才保留率、人才活力多个维度上的综合表现榜上有名。

海珠更借此次论坛推出区域人才品牌,让人才在芸芸众“城”中选择时,快速相中创新岛,在个人价值的实现中带动经济持续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傅鹏宾红霞

瞄准大湾区引进人才

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体现在哪里?此次论坛上发布的《2019中国城市引才大数据分析报告》(简称《引才报告》)提出人才广度和人才质量这两个维度,即如何能够最广泛地吸引不同地区人才、高质量人才前来。

当下,粤港澳大湾区对人才的吸引力强劲。论坛上发布的另一份报告《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及人才流动报告》(简称《人才流动报告》)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大湾区人才净流入率为1.3%,较去年同期的1.24%进一步提高。丰富的产业结构、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是其吸引人才的背后动因。

其中,广州成为了湾区人才在大湾区内跨市流动的首选地。一座城市对人才的引进,不仅要吸引到经济腹地外的人才青睐,同时也离不开经济腹地内的人才的加盟。“广州是座"内秀"的城市。”智联招聘CEO郭盛解释道,产业基础雄厚、产业改造赋能显著、城市文化多样包容都是人才首选广州的原因。

重视人才数量的同时,人才质量更为重要。人才的受教育水平是最明显的一个观察指标。《人才流动报告》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广州流入人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和10年以上工作经验占比,均较去年同期提高近3个百分点,再考虑到人才总量以及优秀人才变化幅度,广州人才优化力度位列大湾区前列。

作为广州的中心城区,海珠同样体现出在人才广度和人才质量上同步提升的趋势。以琶洲地区为例,据预测,2035年该地区就业人口将达约80万人,更重要的是这些人才将是投身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的高学历人才。

“作为研发性企业,选择落户海珠就是看中这里的产业基础和人才资源。”北京腾客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董亮说。随着人才的竞争实现从数量到质量双管齐下,海珠更以优质企业引才,以高端产业集群打造高端人才集群,琶洲地区集聚的阿里巴巴、腾讯、唯品会等创新巨头正是未来80万就业人群的最大吸引力,也驱动着区域的人才转型。

共建生态让人才“扎根”

短期引得来,还要实现长期留得住。

人才愿意“扎根”是对一座城市的认可,需要这座城市在人才关怀、人才发展等方面长期努力。对此,《引才报告》从人才保留率这一视角,通过统计当年该城市非本地户籍求职者将简历投递外地城市的人才比例,反映非本地户籍人才离开该城市的可能。当这一比例较高时,表明该城市人才流失风险较高、人才保留较差,反之亦然。

据分析,千万级城市的人才流失率约为14%。而广州的这一数据为13.12%,人才流失风险低于总体情况。

聚焦海珠,当下其正从传统老城区向现代化中心城区转型。广州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17年末至2018年末,海珠区常住人口从166.31万人增长至169.36万人,户籍人口从104.03万人增长至105.59万人,在海珠留得住的人变得越来越多。

今年,海珠重磅发布了“海珠创新岛十八条”及《广州市海珠区支持创新人才集聚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突破性政策,全方位覆盖各类创新创业主体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交通等需求,进一步增强了对人才的黏性。

其中,海珠更以人才公寓为突破口解决就业人群普遍面临的住的问题。该区计划出台《广州市海珠区人才公寓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2022年)》,探索中心城区人才安居新路径。为提供多元化人才安居方案,海珠积极引导专业机构整合市场房源、盘活存量房源,计划至2020年底筹集人才公寓2万套,至2025年底筹集超过3万套。

此外,海珠正组建CASO(全称ChiefApartmentsServiceOfficer)人才安居服务官队伍并开发人才安居服务数字地图,一揽子跟进产业人才住、行、学、医、税等个性化安居服务需求。

重视人才工作还体现在品牌塑造上,海珠在广州率先面向社会推出区域人才品牌形象定位,以“群贤毕集,共赢未来”为品牌宣传语,以“扇形图案”为品牌主视觉画面,彰显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的决心与诚意,以形象创新促进品牌传播。

“赋能人力资源机构有助于推动人才生态的良性循环。”在博尔捷企业集团执行总裁刘鹤君看来,位于琶洲核心区域的中国广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先导区正通过共建生态、融入生态、共享生态,发挥市场的力量留住人才。

借成就人才激发区域活力

城市人才活力是城市经济活力的有效体现。《引才报告》指出,当经济发展良好时,会产生更多的就业机会,人才流动和活性就会更高。今年前三季度,海珠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0.34亿元,同比增长8.1%,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更具体来看,海珠的活力首先体现在城区面貌的“年轻化”。比如远近闻名的广州T.I.T创意园,其前身正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广州纺织机械厂,经改造后于2010年正式开园,多年发展集聚了以微信、MO&CO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成为海珠创新的一大地标,也成为年轻人慕名而来的“打卡点”。

目前,海珠区共有50.22万平方米的村社集体旧物业、超过30万平方米的国有企业旧厂房、近20万平方米的商务楼宇正在改造或改造成为科技创新园区。海珠同创汇、O2PARK创客公园、保利·1918智能网联产业园……新的创新地标正在形成,海珠新面貌更显“年轻”。

海珠的活力也体现在产业形态的“年轻化”。今年前三季度,海珠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高端商务、现代商贸会展、文化旅游等五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783.94亿元,同比增长8.3%,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六成。其中,数字经济发展迅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营业收入、数字新零售模式销售额、互联网+旅游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高达54%、44%、33%。

海珠的活力更体现在人口结构更年轻。在B.I.G海珠湾艺术园区,创业青年李小龙希望借自己的公司提升大众重新审视美学,在海珠同创汇,设计师王小灿正通过互联网手段让设计师可以共享全球面料;在海尚明珠智慧园,香港城市大学博士白天翔正通过激光制造检测及控制尖端技术的研发推动工业信息化……目前,海珠人口平均年龄为43岁,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群的到来,其平均年龄将持续“减龄”。

人是城市的灵魂。对人才来说,选择一座城,也是在选择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甚至是人生方式。对于城市来说,城市成就个体的人生,个体也在塑造着城市的基因和气质。海珠创新岛正吸引着人才的持续涌入,有活力的人才也正造就着海珠的创新气质。

新闻推荐

小学生学历史,以激发兴趣为主

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其中“部编本”语文教材显著的特...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