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山区教育 做新时代教师楷模 记“中国好人”“全国优秀教师”古双存
古双存。
清晨七点,古双存走在小学校园的道路上,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和熟悉的行程,令她感觉这一切都是踏实的。回想起来,她已经在山区教育战线上走过了23个春秋,这是一份独一无二的宝贵经历。
自踏上教育岗位以来,古双存一直以满腔的热情教书育人,23年如一日,扎根山区教育事业。她坚信,只要用真心、真爱、真诚去教育学生,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即使是在偏远的农村小学、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绽放精彩。她凭借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出色的教学能力,获得了2011年“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和2014年“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坚守山区 兢兢业业
在上世纪90年代,古双存从增城师范学校毕业,先后在中新镇育才小学、福和小学和福和希望小学担任语文老师。每天早上,古双存都会首先到班级了解学生出勤、卫生打扫和课前准备的情况,然后开启教学设备仪器,准备好教具等等。“我一天会有三到四节课,上课结束后通常都会先进行教学反思,然后开始批改学生们的作业、备课、开级组或科组交流研讨会,商量教学优化和设计单元试卷等等。放学后我会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针对后进生设计另外的教学方案。”古双存说。“而晚上九点后的工作就是制作课件、批改试卷、撰写论文、读书提升自己的教学素质和能力。”
古双存在教学上一丝不苟,兢兢业业,20多年来,她已经记不清自己曾多少次为学生“开小灶”补习功课,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学生发生争执纠纷时,她给他们调解纷争,阐明道理,帮助他们和好如初;学生没作业本没笔了,她掏钱买给他们;气温骤降时,她给衣衫单薄的孩子添衣保暖,她的手机上,通话记录显示的几乎都是班级学生的家长名字......。
每当亲戚和朋友问:“家就住在萝岗,教学待遇、条件都比山区小学要好得多,为什么不回来执教呢?”古双存都会淡淡地回答说:“山区的小学更需要我,而且待在这里久了,已经跟许多学生和家长产生了感情,我如果一走了之,就是对他们不负责。”常年的坚守使她已经把山区当成了她的“第二个家”。在相对艰苦的条件下,古双存始终保持着教育初心,描绘教育工作者平凡而高大的形象。
化身知心老师 呵护学生成长
在古双存20多年的教育生涯里,有许多辛酸,有许多喜悦,也有许多故事。每个故事都是她人生宝贵的一段经历,每个故事都记录了她教学生活的点滴。她说,这些故事能给她以深刻的感悟。
2010年,有一位学生叫王明(化名),他住在比学校更偏僻的山村,每天都需要坐校车上下学。由于那一年王明的父母离异,父亲在外因犯罪坐牢。母亲在外打工,虽然牵挂孩子,但由于工作忙、离家远,所以很少回家看王明。王明缺失了父母的关心和爱护,逐渐产生了仇恨父母的心理。本来头脑聪明,学习成绩不错的他也开始变得自暴自弃,王明母亲经常打电话给古双存哭诉。于是,古双存每天课间休息的时候都主动找王明谈心,倾听他的苦恼,了解他的想法,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从帮他分析事实入手,引导他多方面去想问题,和妈妈换位思考,走进妈妈的内心世界,感受妈妈的爱,慢慢令王明懂得身为人母的不容易。同时,她经常创造机会和安静的场合让母子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内心想法,消除误会,渐渐地,这对母子的感情变得融洽了。同时,她在学习上也对王明进行引导,拓宽他的视野,帮他重建理想。后来王明重新振作起来,成绩也越来越好了。
“有些人觉得,老师只要管好学生学习就足够了,不必去牺牲自己的时间去干涉学生的校外生活,但我认为,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共同基石,相互影响,缺一不可。能够消除学生和家长之间的隔阂,无论花多长时间、多少精力,都是有意义的。”古双存说。
为人师表 率先垂范
2011年,古双存被评为“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她认为,在平日的生活里,做一名好人是多方面的,并不限于在工作中做好人。生活中不仅帮助有需要的人,教好书,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大家,还需要把自己做好人好事的真实感想和体会传达给其他人,从而帮助别人更好的提高思想素质,而自己也能在交流中认识自己的不足,改正错误,从而做一个更好的好人。
古双存向记者讲述了一次在广州乘坐公交车的经历:那时候车上人很多,她无意中发现一位站着的男青年正试图用手指夹出坐在她前面睡着的女乘客包里的手机和证件。眼见物品已经被弄出一部分,可女乘客毫无反应。她十分着急,却不敢声张,因为她害怕小偷随时会拔刀捅人。后来她灵机一动,悄悄伸手拉扯女乘客的衣服,女乘客醒了之后低头一看,才发现行李袋拉链被人拉开了,于是赶紧把东西塞回去,拉好链子,再不敢睡了。而小偷早已把手收回,若无其事地望着窗外。
古双存时常将这段经历分享给学生。“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引领学生如何做人,要通过自己的思想言行、实际行动影响他们,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她说,既然为人师表,就要率先垂范。
新闻推荐
比赛现场。9月21日,2019年增城区中小学生篮球赛在增城第一中学篮球场拉开帷幕,来自各镇街中小学的120支代表队、1440人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