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体育名人堂星光熠熠 借助自身资源优势 本报一直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不遗余力
我从西瓜园走来
坐落在广州老城西部的西瓜园是一处传奇之地。20世纪50年代,《广州日报》在这里诞生,随后走过67年的辉煌岁月,一次次刷新中国报业的纪录。
2019年1月18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搬迁到琶洲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与数字试验区,如同一艘新闻巨舰矗立在珠江边,开始了全新征程:着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积极整合内外资源,以多元化发展丰富产业链,全力打造一个传播立体、经营多元、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型主流传媒集团。
初心不忘,使命在肩。为此,本报推出大型系列报道《我从西瓜园走来》,回望西瓜园内走过的岁月,牢记广州日报人的情怀与担当。
感恩西瓜园,踏上新征程!
策划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梁倩薇、王晓云
采写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蓉芳
广州日报采访过的体育名人可谓不胜枚举。从历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罗格、巴赫,到著名的世界冠军、体育名将,以及众多从广州走出来的明星……他们的名字,如今都镌刻在《广州日报》的体育名人录中。更有一部分大咖一直与《广州日报》共同成长,也在报纸上写下了自己人生中的辉煌时刻。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申卉、张姝泓
《广州日报》体育新闻的报道起步很早,在采访中也和不少体育名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份人脉资源,也成为《广州日报》助力体育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采访到“最难独家采的VIP”
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法赫德·萨巴赫亲王,无论到哪里都是最高安保级别,但他却向《广州日报》记者伸出了大手。
“非常高兴在你的家乡又见到你,请代我向广州人民和贵报的读者问好!”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当本报记者与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亲王相遇时,这位被称作亚运会头号主角、却几乎不会为媒体停留的亚洲体育掌门人,向《广州日报》体育新闻中心主任、记者陈伟胜伸出了温暖的大手。
当时有一个说法是:在亚运会,想采访运动员还不难,但亚奥理事会主席却是亚运会上最难独家采访到的VIP。自从飞抵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开始,艾哈迈德亲王无论到哪里,都是最高规格的安保级别,不要说采访,甚至连拍照的机会都没有。
然而,本报记者却瞅准艾哈迈德亲王旋风式南沙之行的空隙,独家采访了这位47岁的亚洲体育掌门人——原来,陈伟胜之前在国外多次采访过艾哈迈德亲王,正是因为如此,才获得了这次最难的独家采访。
当时,艾哈迈德亲王特别指出,广州亚运会的空前成功,证明了亚奥理事会7年前选择广州的明智和正确。广州亚运会必将成为传播体育精神与推动城市发展的成功范例。
最早采访到萨马兰奇的国内媒体
2008年3月,萨马兰奇大病一场。许多媒体想采访却均被婉拒,但最终,萨翁办公室向广州日报记者敞开了大门。
事实上,从亚运到奥运,《广州日报》与世界体育名人的友谊源于深厚的积淀。作为最早采访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的国内媒体,《广州日报》从上世纪80年代就与萨翁结下不解之缘。
陈伟胜曾于1987年在广州举行六运会、1993年赴蒙地卡罗采访北京首次申办奥运会及2000年悉尼奥运会,先后多次采访萨翁并向他赠送礼品。在这个过程中,萨翁与本报结下深厚友情。2008年3月,由于此前萨马兰奇在巴塞罗那参加一次公众活动时突然晕厥,大病一场。当时,中国多家媒体,甚至包括一些中央新闻单位也曾想采访萨翁,但均被婉言谢绝,而萨翁办公室的大门却向广州日报敞开了。
《广州日报》体育记者邬恺山回忆,当时原定20~30分钟的采访,随着话题的深入,萨翁最终与记者畅谈了近1个小时。“87年9个月共32000多个日日夜夜,或许会在一个人的脸上留下清晰的印痕,然而岁月的风霜却未必能够同样轻易地侵蚀一个人的头脑——这就是记者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对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进行专访之后产生的最强烈的印象。”
采访巴赫差点吃特工子弹
记者制定了5套接近巴赫的方案。然而,当他走近时,反应敏捷的俄罗斯特工马上拔枪……
如果说到采访经历的惊险程度,就要数采访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那一幕了。
2014年索契冬奥会前夕,俄罗斯不得不采取“超级安保”来应对极端恐怖袭击的威胁,4万军警如临大敌。这意味着,前往俄罗斯采访,随时都面临生命危险——既有可能成为恐怖袭击的目标,也有可能被高度紧张戒备的俄罗斯军警“防卫过度”射杀。
“越是艰险越向前”。为了能够专访到巴赫,陈伟胜精心分析研究了巴赫的所有行程,先后制定了5套接近巴赫的方案。
“当天,我通过国际奥委会的私人关系,获悉巴赫会出席韩国平昌2018年冬奥会4年倒计时庆祝活动,但没有告知时间和地点。经过多方打听,我终于掌握了活动将在索契奥林匹克公园平昌馆举行,于是我提前踩点,等候巴赫的光临。”
巴赫当天兴致颇高,当看到韩国美女组表演“江南STYLE”的骑马舞时,他也手舞足蹈跳了起来,引起全场轰动,紧张的气氛得到了缓和。庆祝仪式结束后,韩国组委会官员一路相送,由于记者同样是东方人的面孔,俄罗斯安保人员就放松了警惕。于是陈伟胜一路尾随,终于在巴赫即将上车前一个闪身,抢到了巴赫身边——没想到,反应敏捷的俄罗斯特工马上拔枪!
幸好,陈伟胜反应也不慢,连忙出示记者证。鉴于陈伟胜早在悉尼奥运会采访过巴赫,所以巴赫也主动与记者握手,并向俄罗斯特工摆了摆手。陈伟胜才以“险过剃头”的方式获得了用命搏回来的独家专访巴赫的机会。
在采访中让世界了解中国
1994年,记者携带笔记本电脑赴美采访世界杯时,美国人看到他打英文字母键,屏幕出现的却是中文,于是纷纷上来围观,询问他是怎么做到的。
“《广州日报》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一直很有国际眼光,本报也是最早参与国际新闻竞争的中国媒体。在报社的培育和支持下,我采访过多届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体育盛事——世界杯和奥运会,亲身经历了中国媒体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软实力的历程。”
陈伟胜坦言,在国际舞台上采访世界级体育赛事、体育大咖的经历,也见证着以广州日报为代表的中国媒体的变迁史:“1994年,当我带着当时在美国都不多见的笔记本电脑,赴美采访世界杯时,当时对中国知之甚少的美国人惊讶得不知所措,尤其看到我打英文字母键,屏幕出现的却是中文,美国人竟然上来围观,纷纷询问我这些中文"天书"是如何打出来的;4年后,我又以当年世界上最先进的无线传输技术,在法国的高铁上,第一时间将稿件发回报社,让欧洲同行改变了中国落后的印象。”
化解一场国际体育危机
利用长期积累的经验,本报记者努力斡旋,为化解“抵制”的危机贡献了一分力量。
如果仅仅在硬件上与国外媒体比肩,并不能真正全面展现中国媒体的影响力——陈伟胜回忆,2010年,广州正处于筹办亚运会的关键时刻,他了解到一则爆炸性新闻:时任亚足联主席哈曼因与亚奥理事会关系恶化,声言要抵制广州亚运会。他说,当时,如果刊登这样一则新闻,绝对能造成空前的全球效应。“但是,我第一时间想到,刊登后只会激化矛盾,最终受损的是中国的国家形象,受损的是广州亚运会。”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体育新闻工作的新闻人,陈伟胜认为,比起追求爆炸性新闻,他更希望通过自身的能力和努力,促成矛盾的化解。
“在南非世界杯采访期间,我充分利用自己独家采访国际足联代表大会的机会,首先通过采访布拉特,争取到布拉特支持广州亚运会的坚定立场。然后,我马上请哈曼表态,使得哈曼在这种国际场合,不得不转变抵制的态度,并指示亚足联官员与中国足协进行会谈,解决双方的分歧,成功化解了这场可能震动全球的国际危机事件,也为广州亚运会的圆满成功举办,奉献了《广州日报》的力量。”
陈伟胜表示,通过这一事件,让他对媒体的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就必须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气概和精神;同时,我们更要有一份使命感,要充分展现中国媒体对复杂国际事务的洞察力和影响力。”
陪伴本土运动员成长
广州第一位花游全国冠军,如今与《广州日报》携手推动健康科普。
刘剑虹是1987年广州全运会花样游泳冠军。从本土体育明星到“健康广州”的捍卫者,她一路走来,《广州日报》一路陪伴,也见证了她的成长与华丽转身。而在她之后,谢杏芳、张洁雯、易建联、苏炳添等从广州走出来的体育明星,都成了《广州日报》长期追踪报道的对象,也成为共同成长的好伙伴。
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首次来到广东广州。这一年,中国首次将花样游泳列入全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刘剑虹和广东队队员一起,奋力摘得花样游泳集体项目冠军。
《广州日报》的报道曾记录下她的“追梦故事”:从广州市第一中学初中毕业后,14岁的刘剑虹因为从小喜欢跳舞和音乐、擅长游泳,对花样游泳“一见钟情”,主动申请到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训练。1985年,表现优异的她入选中国花样游泳队,成为国家队里第一批花游队员,也是广东首位进入国家队的花游队员。而在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姑娘们的优异表现为广东队夺得金牌。《广州日报》也以《南粤姑娘舞姿袅娜》《花样游泳花样多多》等文章报道了她们的故事。
在刘剑虹参加完自己的第一届全运会后,正值运动生涯巅峰的她毅然退役,转身投入到体育科研事业中。如今,32年过去,刘剑虹成了广州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陈伟胜也成了《广州日报》体育新闻中心主任。
“每个运动员都有一个冠军梦,我很早就规划好了自己的未来,当我们拿到冠军后就应该考虑将来在哪一个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退役后,刘剑虹曾当过广东队的花样游泳教练,后来觉得体育科研更有挑战,于是她决定转行从事体育科研工作,既可以拓宽视野,又可以为自己喜欢的花样游泳事业继续出一份力,让更多教练和运动员受益。
她说,如今,广州体育科学研究所的主要工作分成两大板块,分别围绕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展开。而在《广州日报》上,刘剑虹的身影更多地出现在海珠湿地竞走健身活动、在广报中心举行的运动健康公益科普讲座及体质测试等活动报道中。
刘剑虹说,她希望将来能和广州日报继续推动体质测试宣传和健康科普的工作。“希望能让大家知道体质测试是什么,让市民了解自己的体质状况,从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科学锻炼。”全民健康的目标,也成为像刘剑虹这样的体育科研人员如今奋斗的动力。
■媒体人说
采访伊足协主席
源于一次“意外”
讲述人:陈伟胜,广州日报记者
外出采访久了,就会明白,记者面对的情况往往是千变万化的。有些机会,你怎么求都求不来;有些却会突然出现。如果你有准备,就能抓住它。
上世纪90年代初,我作为中国足球队的跟队记者,曾经跟随施拉普纳率领的中国国家足球队赴约旦征战。当时,中国队的高洪波因表现出色,被评为了其中一场比赛的MVP,不过,那天出了一个意外——由于评选结果出得太迟,所以,当组委会宣布高洪波得奖时,中国队已经离场了。
组委会见状,连忙找到我,因为我是广州日报记者,所以对方希望我能够为高洪波代领奖杯。有趣的是,当地媒体还把我当成了高洪波,刊登了图文报道。然而,由于领奖仪式结束时已经很晚了,所以,当我捧着奖杯从球场出来时,才发现体育场周围已经空空如也,没有任何车辆可以返回驻地。
我正在焦急之际,一辆白色的豪华轿车悄然驶到我身边。车窗摇下,只看见伊拉克队领队伸出了手,招呼我上车,热情主动地表示可以送我回酒店。
没想到,上车后,我意外地发现后排还坐着一位风度优雅的官员。经领队介绍,原来此人就是当时的伊拉克足协主席乌代——我能这样偶遇到他,也算是奇遇了。当时,我抓紧时间对他进行采访。乌代说,由于伊拉克战争不断,许多教练和球员都曾经从球场走上战场,也有不少球员牺牲在战场上。这也让他感叹,体育比赛更需要和平。
在我的采访生涯中,类似的“奇遇”不算很多,但每个机会都是需要平时用心才能把握的。采访名人大咖肯定很不容易,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站在国家和城市的角度,展现中国媒体对复杂国际事务的洞察力和影响力。
此外,我觉得,新闻从业者也需要提倡“匠人精神”,要沉下心来做精品。面对社会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和互联网“快餐文化”的席卷式冲击,媒体从内容到模式,雷同化、山寨化、碎片化的现象比比皆是。媒体人自然也难以静心修炼“真功夫”。然而,这是危险的。如果对自己的事业丧失了热情和感情,只是应付了事,这是很难获得成功的。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每个媒体人都应该保持好这一份初心。
■经典摘录
2019年篮球世界杯预选赛抽签仪式期间,姚明接受《广州日报》记者独家专访。
广东民间篮球值得借鉴
(节选)
广州,姚明来过很多次。但以中国篮协主席的身份在广州出席2019年篮球世界杯预选赛抽签仪式,这还是第一次。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姚明感谢了广州方面对这次抽签仪式全力以赴的承办和支持,并且谈起了2019年世界杯上中国男篮的目标:拿到东京奥运会入场券。除了篮球的竞技层面,姚明还特意提到了民间篮球的“广东模式”,表示非常值得借鉴。未来,姚明和新的篮协领导班子将给中国篮球带来更多更深远的变化……
广州日报:从2月23日履新篮协主席之后,是否对新的工作岗位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姚明:我还在适应的过程之中。很多工作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内容,包括这次的抽签,包括前两天在香港开国际篮联中期代表大会……我都没什么经验,到现在还不能说已经习惯了这个职位。
广州日报:走上现在篮协主席的岗位之后,你现在再在场边看球,感觉是不是和原来不一样了?
姚明:以前关心的就是比赛,表面能看见的。如果一项赛事是一道菜,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原料,现在更关心的就是做菜的办法,而不是菜端上来后好不好吃、好不好看。看了奥运会、世界杯的比赛,觉得很精彩吧?那么背后的组织、管理的机理是什么样子的,这是现在我所关心的。
广州日报:这些年一直有报道批评国内球员的职业素养不过关,专业精神会差一点,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姚明:我举个例子,在我十几岁刚打球没多久的时候,当时的情况是教练员得盯着球员不准抽烟、不能喝酒。随着我们的联赛职业化和篮球产业的成长之后,球员抽烟的现象现在已经很少了。我们也许和欧美球员相比还有差距,但我们已经有进步了。这几天大家很高兴的事情是,C919上天了、我们自己的航母下水了。如果和世界最先进的水平相比,我们当然有差距,但和过去比已经有很大进步了。
广州日报:举办篮球世界杯是一件竞技体育的大事,但作为中国篮协,更希望推广篮球运动,如何在民间和基层做好这一点?
姚明:我感觉现在有很多地区在民间篮球方面做得很不错,各有特点。比赛办得好,要有人带头,所以地方篮协的作用相当重要。怎么样去为地方篮协提供更好的指导、服务和资源?我们的工作需要更有系统地去开展。如何把社会上的力量组织起来,这要靠地方篮协。如果仅仅靠中国篮协的力量的话,拖得太远了,要有落地的组织来做这个事情。
广州日报:据我了解,广东省在民间篮球方面做得非常不错,能不能谈一谈这方面的情况?
姚明:广东省有一个做了3年的省联赛,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广东在这二十余年以来都是篮球的一块热土。我觉得,能够做出有组织的高水平比赛,和广大篮球人的热情、联赛管理人员的高素质紧密相连。
我相信,篮球这项运动在任何地方都有非常多的爱好者,但要有效组织起来做一个统一比赛,那就是对运动协会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广东篮协做出了一个榜样,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原载于2017年5月8日10版
作者:黄维
新闻推荐
信息时报讯(记者卢杰通讯员陈之琳梁敏瑜)昨日上午,由海珠区投资促进局、南石头街共同举办的“老城市,新活力——海珠创新湾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