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的广州创新 5G课堂、非遗教材、文旅融合……广州让非遗传承时尚又科技
5G“空中非遗课堂”现场,科技为师生架起了一座非遗知识传递的桥梁。
图为广彩瓷代表性传承人许恩福在讲解广彩瓷艺术。
举着精致的茶杯,广州市第三十七中学的陈老师正在为校内20多名学生讲授广彩课程;远在几公里外的教育路小学学生通过视频看得津津有味。这是一堂利用5G技术开展的“空中非遗课堂”。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广州再次被聚焦。继去年国家文物局在穗举办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后,广州再度作为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市民可一次览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的40个项目。
铭记历史沧桑,留住文化根脉。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不断涌现。5G非遗空中课堂、非遗教科书进校园、民宿体验特色非遗……广州“新招”频现,正为非遗推广传承打开新局面。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李欣刘丹颖冯艳丹
策划/统筹:冯艳丹
摄影:胡瀛斌
非遗+5G
实现无延时在线非遗课程教学
6月6日,越秀区举办了一节特殊的非遗课。广州市第三十七中学的陈老师,给校内20多名学生讲授广彩非遗课程的同时,通过5G网络直播,让教育路小学的学生在线实时学习。
远端在线教学并不是新鲜事,而用上5G技术则是头一回。此次“非遗空中课堂”是基于5G环境下的传播、体验创新模式。依托中国联通低延时、超大带宽、海量连接的5G优质网络,实现跨区域教学。教师通过教室内的显示设备看到远端听课点的学生,远端听课的学生可以同步参与课堂互动。分隔两地,科技为师生架起了一座知识传递的桥梁。
同一天上午,国家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这堂课很早之前就已经安排在这一天,能够与5G商用牌照正式发放相契合,真的是最完美的巧合。”越秀区文广旅体局副局长何愿飞表示,未来还将充分利用5G技术带来的低延时、超大带宽、海量链接的特点,探索“一点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智慧教学模式,实现非遗传承的体系化、精细化。
除了5G,VR/AR技术也令广州非遗活现眼前。第23届秋季广州艺博会现场,专门设有“走进永庆坊,留下城市的记忆—广州非遗展”,现场采用多媒体形式和VR沉浸式体验等高科技触摸互动形式,集中表现醒狮、南国水乡场景、粤剧等广州非遗品类,为观众提供独特的广州非遗体验方式。
现如今,高科技正为广州非遗赋予全新的活力。各种交汇着传统与现代,甚至融合着艺术与科学的作品,让传统非遗与现代人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
非遗+教育
首个非遗传承教材正式推广使用
“5G非遗空中课堂”上,学生上课的教材也是新鲜事物。这套名为《非遗玩家·广彩瓷》的教材,是由广彩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许恩福、许君茹父女与业内教学专家共同打造,也是岭南地区首个规范的、面向中小学校和全社会推广的非遗传承教材,旨在提供给非遗传承人和中小学师生在非遗课程中使用。
“在将非遗带进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当中,我们发现有必要对学校教师开设非遗培训,毕竟非遗传承人数量是有限的,需要更多教师参与到非遗传承之中。”何愿飞表示,传承人在向教师培训非遗手艺的过程中,也能学习到科学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相长。据悉,越秀非遗进校园已开展4年时间,由传承人授课,培养了200多名老师。
何愿飞介绍,该教材于去年8月在南国书香节上初步发布,本次“5G非遗空中课堂”使用的教材是正式可以在中小学通用的版本,更加符合教学规律和不同阶段学生认知水平,有利于非遗向下一代传承。
据了解,这套《非遗玩家·广彩瓷》教材总共3本,包括“识广彩”“玩广彩”“试广彩”,是适用于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九年级在校学生的地方课程教材。“每一册安排有6节课,是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标准美术教材的补充教材,9年下来学生可以做到对广彩技艺的传承有了一个扎实的基础与认知。”教材编撰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教材在越秀区10所试点学校推广使用。
“有些行内的技法,孩子们就能够在初三毕业时了解不少,走出校园便是一名"小小的非遗传承人"。”许恩福说,通过规范化教材成体系地开展非遗传承教育,能够更高效地提升孩子们的本土文化和审美知识,“说不定在他们当中会出大师呢。”
事实上,以“三雕一彩一绣”为重点的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非遗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却也面临后继无人的传承窘境。广州现有10项非遗濒危项目,其中传统工艺、传统美术项目占8项。2012年开始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历史资料片项目制作,其目的就是对广州非遗濒危项目进行抢救性保护。而教材的出版更是将非遗进一步保护好。可以期待,未来不仅仅是广彩,还将有更多的非遗教材面世。
目前,广州共认定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非遗名录体系。截至2019年2月,广州共有107项市级以上的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其中包括人类非遗代表作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7项,省级非遗项目81项;180名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13名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3名。
非遗+时尚
向大学生开展非遗活态传承
“传统并不是死板的摆设,传统也可以是很好玩的活化石。”作为广州戏服制作技艺新生代力量,何凤婷师从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董惠兰,是如今状元坊广州戏服的掌柜。在5月底,她联合华南农业大学“粤看粤有戏”调研团队举办一场“广州戏服艺术展—时代的衣境美”展览。
这个由“非遗二代”和大学生共同策划、操作的展览,既有实物展示、现场体验,还推出了相关纪录片、Vlog、论文等衍生产品,成为对广州戏服的活态传承,“我们相信非遗存活发展在生活中,需要走进年轻人,绽放更多创新色彩。”调研团队领队黄慧佳说。
粤剧是岭南文化的一张名片,粤剧的表现形式促进了岭南文化生活。在本月8日,位于荔湾区的粤剧艺术博物馆就上演了一场“粤剧快闪”,来自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的34名师生,现场带来传统旗袍展示、民乐演奏和粤剧展演,令前来参观的游客和资深粤剧票友们,都大为赞赏。
“粤剧要有发展的生命力,需要吸引知识分子和年轻人这两类人群的关注。”粤剧中国保护中心副秘书长钟哲平表示,广州在非遗活态传承方面非常注重高校的传播。以粤剧为例,经过数年努力,粤剧从展演、普及乃至研究等方面均已深入高校和大学生群体。
“非遗保护和传承不仅是在学术上,还要走入百姓家。”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新技术、新渠道、新人群与非遗深度融合,各类文化新业态涌现如雨后春笋,活力与日俱增的广州非遗正成为共建“人文湾区”的文化纽带之一。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广州策划组织了70多项非遗体验活动,分布在各区的70多个非遗点在“非遗开放日”的10天时间里免费让市民参观。除了举办非遗体验课、传统工艺展导览、民俗活动导赏等活动外,实用而互动感更强的非遗项目推广,如传统中医义诊及非遗文创产品定制等活动则激发了市民的参与热情,人数及活动场次屡创新高。
非遗+旅游
广州携手三地开启非遗旅游示范项目
一直以来,展览、课堂还有工作室都是非遗推广传承的主要载体。这些场所比较固定,相关活动多为提前策划、宣传居多。如何将非遗推广传承真正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打破围墙入民间”?旅游和越来越流行的民宿,为非遗提供了全新载体和思路。
当你漫步在拥有400多栋中西结合低层院落式近代建筑院群的东山街,有专业的旅游达人为你讲解历史点滴;在培正路上邂逅“五大侨园”,途中还能亲自体验广州饼印、通草画、广东醒狮、广州剪纸等岭南独特民间技艺……这样的场景,很快将能在越秀区体验到。
该区将借助Airbnb爱彼迎的国际化平台,将非遗、民宿、创意、休闲等业态注入历史文化街区,使百年洋房别墅院群焕发新生,让历史街区充满活力和文艺气息,感受浓厚的文艺氛围和最地道的“广式生活”。
“体验匠心”是爱彼迎携手文化旅游目的地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品位的项目。在今年4月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上,越秀区政府与爱彼迎正式达成《文化旅游领域深度合作协议》,通过整合资源、推动品牌营销、规范民宿发展,将历史文化街区与非遗体验有机结合,借助爱彼迎国际化宣传优势,把东山新河浦独特的文旅资源体验产品向世界推广,共同促进文旅融合,提升街区影响力。
除了越秀区,本次项目还会在北京市东城区、成都市、黔东南自治州上线,越秀区将联动三地共同引爆体验式旅游活动,以非遗文化和传承人为主题进行旅游目的地宣传,焕发越秀区百年历史街区的生机与活力。
不止是越秀区,番禺区也正将非遗与旅游相结合。该区近年来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文商旅融合为目标,建立了国家、省、市、区四级非遗保护传承体系,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数量位居全市前列,并借助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契机,探索更多文商旅融合的模式,提高“岭南古邑、粤韵番禺”在粤港澳地区的知晓率和美誉度,打造湾区岭南文化传承新高地。
事实上,继2016年广州设立非遗创意大赛以来,广州正通过“非遗+旅游”创新模式,不断推出“广州非遗体验游”文化新品牌。目前,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已整合多家旅游企业,策划以非遗为主题的亲子游、研学游、家庭游等项目,未来还将推动建立穗港澳文化旅游常态化交流机制,重点加强与港澳地区的非遗交流与合作。
■特写
申遗成功十周年
粤剧保护走向何方?
“2009年10月,粤港澳三地联合申报的粤剧正式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标志着粤剧发展正式进入遗产保护时代。”日前,在“粤剧保护的广州经验”学术论坛上,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巡视员朱红兵对近年来广州粤剧保护传承工作如数家珍。
目前,广州拥有粤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2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和8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承载着粤剧起源地保护与传承重任的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背景下核心地位愈加凸显。在国家一级编剧何笃忠看来,得益于广州市政府大力主导,粤剧保护传承工作孕育出了成熟的粤剧保护“广州经验”。
打造国家粤剧文化中心
据朱红兵介绍,广州近年推动实施《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总体工作方案》,5年间使粤剧艺术博物馆为代表的五大工程,10项重点任务得以如期推进。粤剧保护工作在文化攻坚、传承传播、保护记录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国家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广州复排公演传统粤剧《审死官》《虎将马超》,其中由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欧凯明领衔主演的《审死官》更赢得满堂彩。
作为广州粤剧保护工作最直接的主导者,广州市政府及市文广旅局在今年5月出台的《广州市振兴粤剧事业的工作方案(2019—2021)》中提出7大工程,以及三年内实施的15项重点任务。方案称,至2022年,将在珠三角地区形成以广州为核心的中国粤剧文化中心。
广州投入8亿多元建设的粤剧艺术博物馆和广州粤剧院新址在此次论坛上也引起关注。粤剧艺术博物馆自建成以来,这座集岭南风格、水乡特色的中国园林式专题博物馆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展示、体验粤剧艺术的公共文化空间;广州粤剧院新址也将于2021年竣工,依托两座匠心独运的文化场馆,振兴粤剧的基地和世界粤剧文化中心将落地广州。
创新非遗保护理念
在广州西关,坐落于恩宁路的粤剧艺术博物馆、昔日粤剧票友活跃的荔枝湾涌一带见证着粤剧申遗十年的探索与成果。正在创建省级粤剧粤曲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荔湾区,文化资源、生态环境、群众基础的优势可视作“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齐备。
如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所言,逾万部粤剧剧目、上千部粤剧电影的体量背后,能够看到粤剧庞大的艺术遗产,“而在这10年的非遗保护工作中,粤剧实际上得到了尽可能的恢复和传承。”
粤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工程,广州起步很早。何笃忠回忆,20多年前广州率先成立振兴粤剧基金会,随后创办羊城国际粤剧节。在何笃忠看来,粤剧申遗成功的十年里,正是得益于广州市政府大力主导粤剧保护传承工作。
“广州始终围绕粤剧生命力为本体,在保护路径上坚持政府主导、直接传承人群为主体、间接保护人群为辅的保护共同体,主要就物化记录、活态传承开展非遗保护,伴以创新发展和教育传播。”中山大学教授宋俊华分析。
“粤剧跟岭南文化是联系在一起的,岭南文化的特点从风格上来讲,既深奥又淡定。正如地道的广州西关人讲究了一辈子的饮食,仍然在不断的创新中前进,粤剧也要在兼容并蓄的道路上敢于创新。”中山大学教授黄天骥说。
数字化让粤剧永葆青春
对于粤剧的保护与传承,不仅要有人唱,更要有谱唱。特别是对于历史上粤剧剧本的梳理与保存,如今显得越来越重要。
日前,中山大学非遗研究中心和戏曲研究团队在粤剧剧目与文献编撰过程中有了新的发现。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中山大学教授黄仕忠及其团队发掘出多个几近绝迹的剧本,这让他们备受鼓舞。他们不仅初步梳理现存于世的粤剧剧本,还考据粤剧的兴起时间,广东地区的演出状况与文化传承当中的关联。
事实上,粤剧的理论基础并未因年代的久远而流失殆尽。提议编纂《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的粤剧名家倪惠英透露,2017年至今,有400多人直接参与编撰这本专著,抢救、挖掘、拍摄的传统的粤剧表演现已积累400多套。在倪惠英看来,此时系统规范地用图文、音像整理出来的传统艺术,借助标准化、数字化的技术手段保存,历史价值不可估量。
“百年以后的人要学粤剧,拿起这套东西,就不会遗忘。”著名粤剧表演家倪惠英感慨道。
■声音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段淳林:
非遗传承要树立品牌意识
记者:近年来,您观察到广州在非遗推广传承工作上,有哪些亮点?
段淳林:亮点很多。首先是非遗品种多,广彩、广绣、醒狮、打铜等,非遗内容丰富。同时,以广府庙会为代表的活动正成为承载和传播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呈现形式,这些活动为非遗传播搭建平台,聚焦全社会广泛关注,扩大了非遗影响力,推出了许多不错的非遗衍生品。
其中,政府对非遗推广传承发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最重要的就是为非遗推广传承“搭台”,主动组织活动、搭建平台、鼓励创新,避免非遗传承人陷入“各自为战”的状态,真正做到把非遗传承人和社会各方力量汇聚一起,共同探讨保护、传承和推广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全社会都越来越关注广州非遗推广和传承,一个很好的趋势是学术界、文化界甚至科技界都开始与非遗传承人接触,多方力量跨界合作。
另一方面,非遗传承人也开始更加重视对非遗技艺的传播,尽管在整体上,仍然是基于对传统技艺的传承推广阶段,但已经逐渐重视挖掘非遗本身的文化内涵,更加注重凸显广州非遗技艺的独特性、地域性特征。应当认识到,越是传统,就越有特色,就越有能力走向世界。
记者:当前广州在非遗推广传承上,还存在哪些不足?
段淳林:广州尽管有着丰富的非遗品类,但大多都只停留于技艺、技能,很少出现非遗品牌。这一方面是许多非遗传承人不知道如何打造品牌,另一方面也源于其缺乏品牌意识。
广彩、广绣、打铜等广州非遗品类,都有非常独特的地域特点、技法特色,但是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手工作坊概念,缺乏专业人士参与到品牌打造。比如近年来故宫文创产品大热的背后,就是将文化与创意结合,将特色打造成IP,才能赋予非遗技艺本身以高附加值,从非遗品类上升为非遗品牌。
当前广州非遗传承推广仍处于粗放型阶段,还缺乏准确的定位和针对性,缺乏有趣且富有内涵的包装,简单来说就是还不会讲非遗故事。必须要以非遗传承人为支点,将包括文化、商业、平台等各方面都运作起来。敢于以现代方式运作,非遗才能够焕发新生。
目前,广州非遗品类虽然数量多,但是精品少,艺术品更少。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非遗和其衍生品也要随之升级,现代化、年轻化或者艺术化都是可以选择的方向,年轻一代的非遗传承人要敢于创新,敢于把传统技能、技法提升到艺术、时尚这一更高层面,同时这也需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鼓励更多艺术领域专业人才参与非遗品牌建设。
新闻推荐
广州的夏季特别闷热,即使是在凉快的夜晚,也避免不了地区特有的蒸炉型粘腻感。对此,许多护肤达人都忍不住呐喊:“夏天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