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同里

湛江日报 2019-05-19 07:58

◎谢锐勤(广州)

一个人来到同里,孤单却不孤独。

进入同里正是夕阳西下的最佳光影时期,波光粼粼的水面、温润柔和的青石板路面、洗尽铅华斑驳尽显的墙面,仿佛成了一幅印象派油画,诗意而温馨。目之所及,皆为“青苔上的时光/被木窗棂镂空的时光/绣花鞋蹑手蹑脚的时光/莲藕和白鱼的时光/从轿子里下来的/老去的时光”。

这样的时光,不正是我们日思夜想的故乡吗?

正如余秋雨所描述,江南的水乡古镇大同小异,同里也不例外。纵横交错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或精雕细琢或粗犷古朴的石桥,前朝老人种下的葱郁古树,傍河而筑的明清民居,这些构成了整个水乡的大轮廓。民居的楼板底下或左右前方就是水,石阶的埠头连接起民居和河道,女人正在埠头上棒槌浣洗,不远处的乌蓬船上正升起一缕缕白色的炊烟,炊烟随风飘荡在河道上空,形成一层薄薄的烟云。

仔细端详下,有神情安详的老人坐在桥上看穿梭往来的船只,有欢快调皮的小孩在里弄间玩抓迷藏,有壮硕的汉子光着膀子在做麦芽糖,有时还会传来数声婉转的江南小曲,一幅和谐融洽的生活场景,一种畅达平稳的人生状态,这些构成了整个水乡灵动的画面。

“在这种时光里/水是淡的/梳子是亮的/小弄堂/是梅花的琴韵调试过的/安静/可是屋檐和青石板都认识的/玉兰树下有明月清风的体香。”临山还是临水,从来都显示出不同的生活态度。无论是河边浣洗的农妇,还是屋前饮茶的男子,都显示出从容与悠闲,同里独特的气韵就这样悄悄从河面上浮升起来。

徜徉在同里的灰瓦白墙间,穿梭过遮天蔽日的香樟树,欣赏到五颜六色的油纸伞和飘飘的长发,我几乎被眼前的一切迷醉。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在河边坐下来,一边听水一边吃饭。这个寻常的夜晚,我吃到的是地地道道的同里菜,仿若一股流动的活水充盈口腔,仿若一股同里的文化贯穿心间,饱满而鲜美。

饭后,沿着河道漫步,走过了南宋的思本桥,走过了老人聚集聊天的美人靠,走过了拥有田园风光的耕乐堂,在最负盛名的同里三桥驻足下来。深夜的同里,没有喧闹的游人,回归本真的面目,只剩下一个静谧的古镇。

同里的宁静,是一种远离尘世的静,一种超凡脱俗的静,一种真正从心灵上求得平和与愉悦的静。一条条老街,是同里一条条流淌着生命色彩与生活暖流的小河,无论历史如何沧桑变化,它都给小镇带来沉稳的力量和安宁的希望。这一沉淀,便是一千三百多年。

分明感觉到一种诱惑的力量,就着一张临水的茶桌,一只舒适的软椅,一碗香气四溢的阿婆茶,我安闲的坐着、品着、思着。忽然天空中飘起极细的雨丝,但并不影响喝茶,于是继续在有些浪漫又有些伤感的河边安坐。“水秀山清眉远长,归来闲倚小阁窗。春风不解江南雨,笑看雨巷寻客尝。”淅淅沥沥的细雨往往能让人思绪翩跹,但也给人内心沉静之美,我该如何解读此时的江南秋雨呢?

清晨,是窗外树上的鸟鸣声吵醒了我,去看了退思园,任兰生以退为进,往返庙堂与江湖,未尝不是明智之举。这精致的退思园却为他留下了身后美名,谁人能比?“白墙上壁虎斑驳的时光/军机处谈恋爱的时光/在这种时光里/睡眠比蚕蛹还多/小家碧玉比进步的辛亥革命/更能革掉岁月的命。”

就像这个慵懒写意的午后,一束昏黄的灯光,一张宽松的藤椅,一束明艳的百合花,一首班得瑞的《雨后》,一缕袅袅升起的藏香,一杯岩韵醇厚的大红袍,一本《最好的时光在路上》,我把落地窗外的世界遗忘了,窗外的世界可能也把我遗忘了,这不就是梦寐以求的那份惬意吗?“闲居足以养老,至乐莫如读书。”

一个人的同里,一个人的天地,一个人的盈实。

新闻推荐

国际青年画笔多彩描绘“海上丝路”与广州景观

易甜甜《时光的痕迹》马伟雄《引线·新娇》近日,“国家艺术基金·国际青年美术创作人才培养作品展”在广州美术学院大...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