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画派传人何永祥 广州举办个展 跟随时代不忘传统讲求骨肉多元为美

广州日报 2019-04-07 03:54

何永祥 《英雄极目在江山》他不是一位多产的艺术家,但他是一位多元的艺术家。近日,“逸峰祥云——何永祥书画展”在高剑父纪念馆举行。六十多件作品皆为岭南画派第三代门人何永祥多年来的心血力作,题材囊括了山水花鸟、鱼虫走兽、竹石蔬果……且凌霄花、蝴蝶兰、洋白木兰等少见于传统国画的岭南花卉,也都一一璀璨地形诸画面。

1949年出生于中国香港的何永祥,曾在20世纪70年代先后师从岭南画派名家潘德修和赵少昂。在何永祥看来,岭南画派有很活泼的主张,既尊重传统,又着力于发掘有时代气息的题材、内容。因此,他很愿意继承和发扬岭南画派,在讲求笔墨的基础上,努力追求个性和多样化。这也是他的作品能够在中国台湾和日本、美国等地获得认可的原因。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江粤军

画家需要自编自导的造境能力

从小就喜欢画画的何永祥,最初跟随高奇峰先生的弟子潘德修学画近一年时间,打下了较为扎实的传统基础。而后,又在赵少昂的指导下,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经营画面。更重要的是,对岭南画派“折中中西,融会古今”的精神,有了深入理解。“现在有些人提倡新画法,开创新画派,但根基不够牢靠,很快就湮没无闻了。岭南画派就不同,在跟随时代的同时,保留传统作为骨干、根基,所以至今一百多年了,仍能屹立不倒,尤其是在海外传播面极广。”

岭南画派非常注重写生。何永祥的花鸟画,就是在写生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创作。譬如他画了一幅《狸猫戏线》,首先会反复观察猫怎样跳跃、怎样玩耍,将猫动态、神情在画面上精确地传达出来。而戏线球的场景则是何永祥自己想象的,并题词曰“此日家中无一事,花前粉蝶亦渺然”,让画面显得趣味盎然。他强调:“画家需要有自编自导的造境能力,但观察是基本功,不然就画不出动物的骨和肉,只能画个表皮。”

他笔下的鹰,也是用独有的兼工带写方式,将鹰的羽毛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让人看到落笔时的准度,更让人感觉到羽翼包裹下的骨肉是多么强壮有力。同时,注重画面意境营造的何永祥,在鹰的背景上,搭配的是苍茫的云海和枯劲有力的树干,并题写了“英雄极目在江山”的句子。“如果画一只鹰在抓兔子,那境界就低了。画家就是要把自己的认知,自己对真善美的弘扬寄托在画面上。”

因此,哪怕是画两条鱼,何永祥着力表现的也是鱼儿从水中跃起,冲破水面的力度美和弧线美,鱼鳞则略去不画。“当我们关注鱼的动态时,我们肯定不会去留意它的鱼鳞。”画花卉,也往往是两三朵,就让人感觉到生机勃勃,春色撩人……

内心始终怀着岭南画派

早在20世纪70年代,何永祥就以名为《御苑丹青》的芙蓉花鸟画,参加了中国台湾青年国画大展,并获颁台湾历史博物馆优质作品奖状。

几十年来,他又多次举办个展和海内外邀请展。譬如,2016年3月,他在日本东京都美术馆参与“第33届日本、中国水墨画会同展”,作品获“可成屋”大奖。第二年他又推荐了学生到日本参展,也获得一致好评。因此,在该展上,何永祥已具备审定权,“只要我推荐去的作品都可以直接参展”。

但何永祥最看重的,是2013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美术馆举办的个展。“展览的机缘来自于一位素不相识的藏家,在某个群展上看到我的两幅作品后,非常喜欢,不仅找到了我,还热心帮我张罗了个展。能到祖国的首都办展,这已经让我很兴奋了。后来一位在北京师范大学读硕士的香港朋友告诉我,连日里,他在饭堂都会听到观众的评价,说我很全能,什么题材都画得了。这正是岭南画派的特色,对我的鼓励就更大了。”

而从去年参加高剑父纪念馆举办的“回家”联展以后,何永祥便觉得找到了岭南画派的根,经常和学生们一起来广州。这次回到岭南画派的祖庭举办个展,他更觉无限欣慰。

新闻推荐

广州科普大讲坛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本报讯(记者莫文艺通讯员穗科普)近日,广州科普大讲坛第158讲——“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思考”在广州市...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