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36条村达标省定“干净整洁村”,74条村达标“美丽宜居村” 番禺今年要创建15条特色精品村

信息时报 2019-03-23 00:57

甘棠村法制文化公园。 ▲水坑村改造翻新的祠堂和水池。 甘棠村休闲文化广场现代化的凉亭。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黄熙灯通讯员 穗振兴宣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叶伟报

超过20万元的开支必须进“党群议事厅”,村“两委会”会议等会议记录会后24小时之内就放上平台供村民随时查询;每年投入500万元用于环境卫生整治,让村民获得幸福感;“飘色”艺术进幼儿园、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小在孩子心中扎根。21日,广州市委乡村振兴办组织媒体记者到番禺区的东环街甘棠村、大龙街新水坑村和沙湾镇沙湾北村实地采访,近距离“感受”番禺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带来的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今年确保177条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

据介绍,2018年,番禺区共有177条村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完成率为100%;136条村达到省定“干净整洁村”标准,完成率为76.8%;74条行政村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完成率为41.8%。

今年,番禺区自加任务,按照最新标准、最高要求(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持续开展农村环境卫生巡查督导,及时整改环境卫生问题,确保2019年底前全区177条行政村均达到省定干净整洁村标准,7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为打造特色精品村打牢基础。据了解,番禺区今年确保完成全年度创建15条特色精品村的任务。

2019年底前,基本完成小微水体整治任务;加快推进“厕所革命”,年底前完成82座各类公厕的新(改)建任务,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坚持办好每月一次的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一行动日活动,指导各村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关要求纳入村规民约,落实长效管护。

甘棠村开会有“直播”,会议记录村民可查

“2008年前我们这里还是问题村。”简单的寒暄后,甘棠村支部书记苏庆全一开口就自揭“家丑”,说那时因为村务不公开等问题上访的特别多,2008年开始打造“阳光政务”取得较好成效。

“超过20万的开支都要通过村民代表。”苏庆全介绍说,他们村严格实施“六步工作法”,推行“党员首议”制,凡是未获党员会议审议通过的事项,不能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时声画同步播出,未参与表决的村民可在楼下通过视频及时了解会议的进程和结果。同时在村委大堂设置一台村务电脑查询平台,村“两委会”会议等会议记录在会后24小时之内就放上平台供村民随时查询。

为改善德治环境,促进邻里和谐,村里举办“三苏文化节”“十乡会”、敬老日、奖学日、分鱼节、成人宣誓仪式等活动,打造地域特色明显的优良家风,养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农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配置道德讲堂、农家书屋、绿色网园、健身中心、文化长廊等文体设施设备,定期开展德治教育和法治讲座;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问题,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甘棠村先后获得广东省卫生村、广东省精神文明村、广州市第三批美丽乡村试点村等荣誉称号,2018年获得广州市综治中心培优联创点。

新水坑村 整治环境 住得舒心让村民获得幸福感

“收入不比城里人差甚至还要更好,(村民)却没有幸福感。因为环境恶劣,居住条件差。”谈及环境卫生的重要性,新水坑村支部书记陈伟文有着清醒的认识。

陈伟文告诉记者,2008年以前的新水坑村里破旧,“唯一的一条村公路也是坑坑洼洼的。”为此,在2008年村领导班子换届走马上任的陈伟文决定“先整治环境后发展经济”,“让村民获得充足的幸福感。”

为此,新水坑村以人居环境建设为突破口,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改善村容环境和各项基础配套设施。其中,包括兴建一条3公里长的环村路,改造内街内巷,以及村民户厕、自来水管网、公共照明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将昔日的污水塘建成荷塘景观和主题生态园,并将容易藏污纳垢的闲置地、边角地进行围蔽,见缝插绿,建成小型绿化休憩区;建成了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五星级计生服务站、大型文化中心及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无害化公厕、篮球场、休闲绿道等10多项民心工程。还高标准打造村民议事厅,升级改造村级学校和幼儿园,并开通了5条公交线路。“这些举措为群众生产、生活、学习、出行提供便捷服务,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陈伟文感叹。

陈伟文说,环境整治的良好效果让领导班子获得了村民信任,于是他们开始整合资源,发展经济惠民生:集约利用土地,整合村组二级经济,并充分利用城市更新改造政策,盘活旧有厂房和工业园区,建成临街商铺和标准化写字楼,大大提升了租金收入。此外,新水坑村还建设环村自行车绿道,大力发展饮食、娱乐等休闲产业。经过努力,2017年,新水坑村固定资产已突破2.43亿元,村集体总收入达3673万元。先后获得广东省卫生村、广东省宜居示范村庄、广州市美丽乡村等称号。

沙湾北村 “飘色”进校园 让孩子从小接受艺术熏陶

晚清时期的灭火水枪,土改时期的土地册子,“沙湾飘色”的艺术造型……走进沙湾北村村史馆、飘色艺术展览馆,一股浓厚的历史感和传统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感到沙湾北村不一般。

其实,穿行在沙湾北村,无论整齐有序的青石板路还是古色古香的建筑,都能感觉到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沙湾北村支部书记朱伟球介绍说,他们村内保留了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民居住宅,现存的古建筑主要有留耕堂、三稔厅、安宁路的衍庆堂等,其中最著名是留耕堂(何氏大宗祠)。留耕堂是番禺区现存年代最久远、布局最严谨、规模最宏大、造工最精巧,至今保存最完好的粤中宗祠的经典之作,有“岭南综合艺术之宫”的美誉,是沙湾古镇的标志性建筑。另外,沙湾北村是众多的音乐高手的聚居之地,创作出《赛龙夺锦》《雨打芭蕉》的广东名曲,沙湾北村的飘色造艺精湛,色板《哪吒伏魔》《嫦娥思乡》等美名远扬海内外。

“我们每年三月三都会举行活动。”朱伟球说,三月三北帝诞民间艺术巡游活动期间,沙湾飘色、广东音乐、龙狮、鳌鱼、鱼灯、乞巧和凤舞等传统民间艺术汇聚一堂,举行巡游活动。而为了让这些传统民间艺术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他们还会从幼儿园抓起,让村里的孩子从小就接受这些艺术的熏陶。譬如,让沙湾飘色走进校园,通过各种硬件和软件让孩子们接触、接受、学习;开办广东音乐班,每天下午4点30分到5点30分组织孩子们学习。此外,还组建了龙狮队、鱼灯队等。

新闻推荐

去年全省7.2万肺结核病例 肺结核发病数同比降11.85% 钟南山:持续咳嗽低热快就诊

钟南山院士带领防痨志愿者宣誓。23岁从事IT业的小伙子咳嗽了3个月没理会,结果一查是肺结核,救了一个月性命是保住了,但...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