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凭票证购物的日子(下)
按居民粮油供应证的序列,粮为首,油次之,但均由国家统购统锁定量发售,可见两者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城镇居民每月的食油定量都较低,且随油料作物收成丰歉浮动,年景好时可高至4两,若天公不作美则会下调至3两甚至2两。本来我广府人世代以食用花生油为不二之选,但那时期粮站并不一定每月全额供应生油,或者半是生油半是豆油、麻油或菜油不等。广府人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民俗大多至今仍被发扬光大,其中之一是“年晚煎堆”,就是农历新年前几天,家家户户都忙着“开油镬,炸煎堆”,少则一两镬,多则三四镬的煎堆油角,全是生油,若问油从何来?答案中可谓五味杂陈——平日,买猪肉多拣肥少要瘦,这么便可在煮菜时少放甚至不放生油;猪肉蒸咸鱼更是盐油全免;另一途径是通过港澳同胞关系适时将所需物品(主要是粮油衣服等)带回或以邮件寄递回来;还有一条“便道”是到农村或农贸市场的“半明半暗”处以较高价钱买得。那时代,农村已是公社化,农民要在集体土地上进行分级别记工分的方式耕作生活。年终以生产队为单位,按劳动力级别结算分配生活物资和现金,生活水平也不高,可他们却有着一块令城市人羡慕不已生财得物的小天地——人人一份的“自留地”。他们可按自己的意愿在这“小天地”里种养各种作物、生畜或到河涌里摸虾捉鱼,可将其产品和鱼虾与城镇居民进行议价交易,这就能及时兑得现金购买生活用品。再就是托跑长途运输的司机大佬、押运人员,深入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以比牌价略高的价钱买回来。于是,尽管粮油短缺,但能“对策百出”的珠三角群众就是如此这般的使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能“煎堆碌碌,欢乐满屋!”
凭票购买必须的衣食物品在那时已是常态不足为奇,怪就怪在生活中无足轻重的小物品也要凭证票方可使用,如买瓶装啤酒须凭一个空啤酒瓶才能买一瓶啤酒,不然的话,你就要交三角钱按金,店铺会给你一个按金牌,他时你可以拿空酒瓶连同按金牌兑回现金。更令你想不到的或许是到医院看病也要自带有份量刻度的药水樽(瓶)!当时,县城市桥镇有两间大医院,番禺人民医院和市桥中医院,另有一间番禺妇幼保健院。两间大医院都能自制内服止咳药水和外用皮肤药水,可都缺乏有份量刻度的装药水的玻璃樽。当医生为病人开出有止咳药水或外搽皮肤药水剂方时,收费人员会问患者有否带备药水樽,倘若无带备即要多收5分钱一个的按樽费并发给按樽牌一个,日后可将空樽连同按樽牌退回。此外,一些贵重药材也很稀缺,如当归、北芪、党参等,因治病需要时得由本科主治医师加开一张贵重药材之“XX,剂量XX”的卡片连同处方交药房方能配药。如果病人患肝病需要蔗糖配合药物治疗(当时的流行疗法),也需科主治医师开具特供糖票(一张限购二两)到指定部门购买;若患了肺病,主治医师会在开出药物处方后为病人加开一张可一次性购买猪肉二两的特供票,由食品公司负责供应。
住房历来都是民生大事。上世纪中期,城镇居民并非人人有属于自己物业的居所,约四分之一的人只是租房栖身过日子。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和服务社会的企事业部门的开办,使屋宇的供求失去平衡,而一些楼宇却因某种原故竟长期闲置着,其中有华侨华人、港澳同胞的物业,更多的是被定为“对立阶级”或“资本家”的房产。政府为及时解决群众的住房困难,指示房管部门(因其隶属于地方财政系统,群众将其简称为“地财”)将这些闲置的大部份楼房进行统一管理,按公租房价格向有实际需要的群众出租。这种居者向“地财”交纳租金,由“地财”负责维修房舍的方式称之为“经租”。凡经租房的门前均钉有“经租,第XXX号”的铁质牌,以示与钉有“公产XXX号”牌和没钉产业权属牌,只有街道门牌号数的私人物业屋宇相区别。在房管部门强力合理有效的调剂余缺措施管控下,加上不断努力争取财政支持陆续新建、改建了不少民居,使得全城居民基本上得以乐业安居。
彼时,凡需在外边的旅店、招待所住宿,必须要有工作单位或镇街相关部门开具的证明,否则会被拒之门外并要被治安执法人员的多方盘查。上世纪60年代,番禺县的黄阁、万顷沙、南沙等公社(镇级)被划为“边防区”,所有人员无论因公出差或办私事,须出示相关部门的证明方能购票乘船和上岸“入境”,其时市桥至黄阁等地的边防重地并无公路相通,人员往来和物资运送全靠水路船只。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自然人都会有多种社会关系,如叔伯婶娘、姨妈姑姐、表亲同学等等,也说不定什么时候赴喜宴奔丧事及必要的探访,可凡是要留宿过夜者,必须持证明到当地公安派出所或乡村治保会“报户口”,离开时也要到上述部门注销。若来访的是港澳同胞等境外人士,必须出示入境人员的相关证件登记备案。
在那时,坐飞机应该算是一桩“奢侈事”。须知,首先机票太贵,一般人坐不起,其次是并非你有钱就可以像今天一样,持身份证或者上网即可买到飞机票。那时,无论在公在私,都得先由购票者所在单位开具证明到县政府办公室登记备案后再转开有存根编号的县政府证明,持有了这张“权威证明”才能到航空部门购票搭飞机。
(莫兆棠)
新闻推荐
重现欢腾,学生们也收心开启新学期的学业。那么,有个问题,小学生要不要调整和规划好新学期的学习计划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