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模式试水商业地产 广州地铁复制港铁开发模式?
羊城晚报讯记者许悦报道:对城市而言,地铁的开通不仅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更能改变城市的商业格局。2月26日,广州地铁集团与天河城集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宣布合资成立广东天与地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打造“轨道+商业”合作新模式。公司成立后,首个运营的地铁上盖项目南海天河城正式启动升级招商。这也是广州地铁集团自2017年以来试水商业地产的第三种模式,能否复制甚至突破港铁公司著名的“轨道+物业”开发模式,引起广泛关注。
据介绍,双方将以“地铁轨道商业物业+天河城商业运营品牌”的模式开展战略合作,携手运营具影响力的地铁上盖商业地产项目。
事实上,这是广州地铁集团自2017年以来试水商业地产的第三种模式。2017年1月,由广州地铁集团一手打造的万胜广场购物中心,以广州地铁博物馆为主力店,打造出广州首个以博物馆为主力店的社区生活Mall。今年1月,广州地铁集团开发的第二大商业地产荔胜广场开业,是与广百股份合作,由广百股份负责整体项目的招商、运营。
到了这一次南海天河城的运营,广州地铁集团与天河城集团直接成立了合资公司,要打造轨道交通商业的行业风向标。
三种不同模式试水商业地产,对于手握大量储备用地的广州地铁而言,更多的是一种探索。从中总结出一套商业运营黄金法则,或许才是当下的首要任务。
这就要提到成功打造出“轨道+物业”模式的香港铁路有限公司。港铁公司2000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截至2016年底,盈利达164.47亿港元,是全球极少数不依靠政府补贴而盈利的地铁公司。
“轨道+物业”的开发模式,让港铁公司在主营业务运营轨道铁路外,还主导了地铁与周边商业地产的规划、设计、策划、建造、销售和物业管理。成为地铁公司中最会建楼的开发商,房地产开发中最能自带人流的对手。
广州地铁集团此次和天河城携手打造的“轨道+商业”合作新模式,明显复制了港铁“轨道+物业”的模式。对此,广东流通业商会常务副会长黄文杰表示:“非常看好。李嘉诚时代商业地产的选址除了地段还是地段,到了现在的人口密集型城市,商业地产的选址除了地铁还是地铁。开发商不仅需要具备资金实力,还很考验其城市综合规划能力和长周期的运营能力。”
新闻推荐
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召开“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专家解读会”。锐科技图片本报讯(记者蔡敏霞刘雷)近日,科技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