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十一年 父女终团聚
事情追溯到2018年9月5日,本报曾登出一则寻亲启事:9月3日,一位年约65岁的老人在沙溪镇大石兜村被发现,经沙溪镇社会事务局转送到市救助站。据救助站工作人员透露,老人被发现的时候,腿部痛风,无法正常行走,由工作人员送往博爱医院治疗,康复后再被送往救助站。可由于该老人属聋哑残疾人,无法提供个人具体信息,于是救助站工作人员便将受助人信息整理后登报寻求线索。
“我们把老人的信息发布到全国寻亲网,也采集了DNA进行比对,但是都没有结果。”中山市救助管理站站长何锡华表示。事情的转机出现在12月9日,市救助站通过跨省人脸识别技术,成功与老人的女儿张女士取得联系。得知父亲的下落后,张女士立即从广州赶到中山,与失散11年多的父亲团聚。
张女士接受采访时表示,父亲是辽宁沈阳人,今年63岁,2007年3月6日下午在广州走失,当时身上没有带任何证件,因是聋哑人,也没有读过书,所以没办法跟外界交流。这么多年张女士没有放弃找父亲,一家人亦曾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寻亲,但一直没有音讯。“这么多年了(能找到)是一个奇迹。”现场,这对失散了11年多的父女相拥而泣,场面感人。
市救助站工作人员何先生告诉记者,张伯是今年中山市第五位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找回亲属的案例。“只要在公安办理过二代身份证,在身份系统中留有照片、指纹,就能通过公安的技术手段,识别出个人信息,帮助流浪人员找到家属。”在此之前,救助站主要的手段还是通过媒体宣传,精准度较低,现在有了人脸识别技术,大大提高了识别率。
另据了解,进入12月以来,市救助管理站已开展流动救助6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46人次,派发救助物资46份,棉被10床,棉袄26件,长衣长裤30套。市救助管理站将持续开展“送温暖”专项行动,每天派出救助车到市区巡查,发现流浪乞讨及其他临时困难人员及时劝导入站或派发御寒物资。
市民若发现街上有流浪乞讨人员,可以联系公安部门(拨打110)或者致电市救助管理站(24小时值班电话88201184),帮助他们及时得到救助,平安过冬。
新闻推荐
新个税法开始实施,市税务局解读专项附加扣除方式 做好三点可轻松享受个税红利
对于广大纳税人而言,最关心的便是自己如何办理抵扣,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纳税人只要做好以下三点,就能轻松享受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