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造“人”
作品的原型取自于创作人——大象东方蜡像艺术的创始人周雪蓉的两位父亲,正是在家里看到父亲与家公对弈的一幕,激发了创作灵感,“好的蜡像不仅是外形逼近,还应该富有灵魂,这是一组有温度,蕴含DNA的作品,蜡像的头发均来自两位父亲,衣服、鞋子、道具等都由他们捐赠。通过这组蜡像作品,希望能够展示和谐家庭的幸福画面。”这尊蜡像在亮相2018年广州艺博会上也广受好评。
1月7日,记者走进中山大象东方蜡像艺术创作工作室探秘蜡像的制作过程。蜡像是一门被称为“立体摄影”的超级写实主义雕塑艺术,制作一个完美的蜡像并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周雪蓉介绍说,做一尊蜡像要经历前期的数据采集,后期的雕塑、翻模、上色、植发多个环节,大概需要三到四个月完工,每个过程都会有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参与,比如雕塑家、模具师、化妆师、植发师等等,细分过程,才能让每个环节更加细致。
记者站在蜡像艺术馆的作品《艺术家》前,人物形神的逼真度令人叹为观止。作品原型是世界著名的超写实油画艺术大家冷军,从头发到手纹,都来自于冷军本人。作品创作出来后,他给出了四个字的评价“天啦,杰作!”周雪蓉表示,这些年来她一直在做的造“人”计划是将蜡像赋予人的精神和灵魂,为了做黄家驹的蜡像,她连续数月浸泡在黄家驹的歌声中捕捉他的不羁和坚强,她也要求蜡像穿的衣服让真人穿过后带着自然的褶皱再给蜡像穿上,正是这种几乎极致的追求,让她们的技艺不断精进。
自1999年开始从事蜡像创作,大象东方创作超过600尊蜡像作品。其中获得袁隆平、杨利伟、姜昆等80多位杰出人士授权为他们创作蜡像。周雪蓉说英国杜莎蜡像馆的负责人提姆曾经两次访问大象,他惊叹于中国企业所具有的精湛技艺。“你们现在已经是中国蜡像界的翘楚,下一步是不是要做世界最好的蜡像?”面对竞争对手的试探性询问,周雪蓉谦虚而谨慎,“我们希望把中国市场做好,打造自己的民族品牌蜡像馆,未来不可知,但没有捷径,只有匠心。”
图/本报记者 孙俊军文/本报记者 冷启迪
新闻推荐
“美龙美环 龙环村社区营造计划”首期参与式工作坊活动举行 村子该咋发展先听村民咋说
村民们聚在一起聊村子的过去和未来。岐城活化社供图本报讯(记者李玮玮)1月20日上午,由中山市有爱青年社会创新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