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产改造显效 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广东建设报 2018-12-26 19:43

生产过程采取全封闭操作

生产厂区地面实现100%硬化

环保砂石仓

广东建设报记者谈健

在人们的印象中,混凝土搅拌站与脏乱差挂钩,尘土飞扬、污水横流是常态。然而,最近记者走访了广州市的几家混凝土搅拌站,发现此种景象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井然有序的搅拌车,干净整洁的办公楼,无味无噪音的生产车间,环境堪称优美。

记者了解到,混凝土企业形象的彻底改变,源于进行了绿色生产改造。据了解,广州市目前有91家混凝土企业全部完成了绿色生产改造,走到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行列。

吹响绿色生产改造集结号,提升产品质量

从2012年7月起,广州市住建委站在促进广州城乡建设更好、更快发展建设的高度,以壮士断腕、抓铁有痕的意志,系统谋划,统筹布局,全面规划,以打赢提升混凝土质量攻坚战的必胜决心,吹响了广州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的绿色生产改造“集结号”。

混凝土质量关系到建筑工程的百年大计。广州开展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改造的最终目的是以环保为契机来提升质量,使生产混凝土的建厂选址、选购设施设备、生产管理、运输、施工现场管理、安全管理等整个生产及投放市场的各个环节如同链条一样环环相扣。

从2013年开始,广州市住建委编制了《广州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2013年)》和《广州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专项规划(2014~2020)》。2014年4月由原市建委牵头,联合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国土房管局颁布了《广州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专项规划(2014~2020)》,确定广州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实施方案等,要求混凝土行业要加快布局调整。同年7月,再次联合颁发了《广州市预拌混凝土企业绿色生产管理规程》,明确提出广州市预拌混凝土企业厂址选择、设施设备选配、生产、运输、施工现场交付等全过程绿色生产管理要求;配套出台了《关于预拌混凝土企业绿色生产达标考核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绿色生产达标考核的具体评定方式和结果应用。一系列文件的出台,进一步加强了混凝土行业的宏观管理,有力促进混凝土企业向绿色环保方向转型升级。

制定达标奖惩措施,完善考核评定流程

为有效推动绿改工作,广州市住建委陆续出台了企业绿色生产改造的配套奖惩措施,一是定期发布达标企业名单,财政投资工程项目优先选用绿色生产达标的混凝土供应商,鼓励大业主筹建混凝土供应商库,优先选择绿色生产达标的混凝土企业;二是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文件增加选用绿色生产达标企业加分条款,施工企业诚信评价增加使用绿色生产达标企业混凝土的加分项;三是绿色达标企业按阶段达标情况进行诚信加分奖励;四是发布《关于未通过绿色生产考核企业停用广州市预拌混凝土质量追踪和动态监管系统等账号有关问题的通知》,设定绿改“时间表”,2017年底前未通过绿色生产考核的混凝土企业,于2018年1月1日起停用“混凝土质量追踪和动态监管系统”账号。一系列奖惩措施,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企业加快绿色改造步伐,目前广州市有91家混凝土企业全部完成了绿色生产改造。

为完善考核评定流程,确保客观公正评价。广州市住建委制定了《预拌混凝土企业色生产达标考核推进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绿色达标考核推进工作小组,明确工作内容和职责,专人负责,强化领导,确保企业绿色生产达标考核工作有序进行;通过网站公布《混凝土企业绿色生产达标考核工作指引》,增加核查和公示环节,确保达标考核公开透明;细化了《广州市预拌混凝土企业绿色生产达标考核评分细则》,规范考核程序;还组成绿色达标考核专家组,考核组到企业现场考核指导,专家与企业之间互动交流等多种方式。

节能降耗减排,确保绿色生产

据记者了解,绿色生产改造以节能、降耗、减排及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为目标,以管理和技术为手段,对预拌混凝土生产全过程实施控制,确保混凝土生产、运输及使用的全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化的一种生产方式。主要内容有粉尘控制、废水控制、固体废弃物控制、噪声控制、信息化监控。

通过粉尘的控制,使粉尘污染物控制在国家标准或环境相关规定的范围内向外排放。采取封闭混凝土搅拌设备、粉料储存罐全封闭、砂石储仓除尘措施、皮带输送系统全封闭、生产区卫生等措施控制粉尘。

绿色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实现废水废浆的再利用,采取在生产区设立排水沟,与多级沉淀池连接,实现废水有序引流,过滤后循环再利用,建立生活污水回收处理系统,使用压滤机对废水进行处理等措施,实现企业水污染零排放。

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如果不能有效处理和利用,将造成环境问题。固体废弃物的控制也是绿色生产改造的重要环节。因此,要使用砂石分离机对废弃混凝土进行分析,分离出来的砂石原材料可直接用于混凝土生产,变废为宝。

在噪声控制方面,采取全封闭生产方式或选择低噪音、低耗能的生产设备,从根本上控制噪音污染。

在信息化监控上,通过信息化手段监控企业生产全过程。

绿改成效明显,助力打造青山绿水

通过绿色改造,进一步提升了环境经济效益。混凝土企业通过绿色改造,实现了生产废水零排放,每年累计减少生产废水排放约160万吨;全年回收利用生产废料约40万吨,创造经济效益4000万元。实现了生产自动化、管理精细化、监管实时化。

通过绿改后,行业管理部门检查数据显示,全市混凝土企业原材料不合格率逐年降低,混凝土抽检合格率逐年提高,大大提升了混凝土质量。

通过绿改,混凝土企业形象大大提升。不仅在文化、设施、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彻底扭转了混凝土企业“脏乱差”的形象,企业内在和外在形象都大幅度提升,收获了更多效益。

混凝土企业在绿色生产升级改造的同时,接入生产实时监控系统,利用互联网对生产、检测、运输等过程进行监控,系统自动采集生产投料数据,自动上传混凝土及原材料各项力学坚持数据等,提高了行业管理精细化水平。

混凝土企业还助力河涌管理,选择搬迁改造,有效助力“河长制”的实施。

广州市混凝土行业协会李胜文秘书长告诉记者,几年来,经过宣传发动、试点先行、逐步实施、全面推进四个阶段,完成了全市95%的混凝土企业的绿色生产改造,一些企业的废料95%以上回收再利用,厂区实现雨污分流,实现100%循环再利用,道路及生产区地面100%硬化,绿化率达20%。

广州市混凝土行业已站在新的起点上,成为绿色发展的建筑材料行业。

新闻推荐

日产智行加速中国落地 2022年前将导入10款相关车型 陈昊:未来五年, 东风日产就是“卖”日产智行

18日,东风日产第七代天籁ALTIMA正式上市,售价为17.98万—26.98万元。在这场主题为“此刻,改变一切”的发布会上,东风日产还通...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