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学生变开朗 当选“羊城小市长” 流溪小学班主任郑永强创建班级特色文化,让学生在“水文化”熏陶下成长
本版撰文信息时报记者孙小鹏见习记者欧嘉福
课外活动浪费学习时间?看课外书耽误学习?当人们还在思考这个问题时,从化流溪小学班主任郑永强已将两者都纳入其班级文化建设。
课室内养金鱼种花草,课堂外搞野炊做糖水;课上开设阅读课,一年让学生看20来本课外书,课下鼓励学生多参加征文比赛,亲自带队做社会调研……作为小学中少数的男班主任,郑永强提倡“好环境能培育好人才”,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四方面入手,打造班级特色文化。在他的“水文化”班级建设熏陶下,内向学生变开朗,口才了得还当选“羊城小市长”;经常与同学打架的“小霸王”爱上阅读,转性成为“读书人”,笔墨一挥就能在征文比赛中获奖。
参加活动打开心扉 寡言学生变开朗
若说女班主任像是学生的母亲,那么郑永强便是学生心目中的父亲,有慈爱也有批评。当了学生20年的“父亲”,他熟知育人的重难点应在班级文化的打造,“班级文化是学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班主任工作中很重要的环节。因为环境育人,要有一个好的环境才能培育好的人才。”
步入郑永强的“水文化”班级,四周墙壁都已“开垦”,与水有关的名人名言和字画让教室“会说话”,养金鱼种花草让教室生机盎然。同时,还在图书角放上有关水的书籍、班服印着可爱的水博士、与学生商量制定“水文化”班名班训班徽等等。
在这样“像水一样团结包容”的班级里学习,小张(化名)感觉舒服,但长久以来养成的文静内向性格,让她上课不敢举手发言,即便说话也是声小如细蚊表达不清;下课坐在座位上看书,从不与同学聊天。班上像小张的学生不少,为让他们有所改变,“活泼开朗适应社会人才的需求”,郑永强常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如到乡下磨豆浆、开展“水文化节”、自制汽水凉茶茶水……一个月最多有两次课外活动。
在一次野炊活动中,郑永强发现,小张虽在他和家长引导下答应参加,可她没办法融入,独自干坐在石凳上看着别人欢乐。郑永强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陪着小张过去小组那边,教她怎么生火、怎么做饭;另一方面,他偷偷找其他同学,让他们多和小张聊天。
那次活动过后,小张在作文中写道:“我跟同学有了进一步交流,才觉得活动那么有意义。以后多点参加活动,才不会这么闷。”她逐渐打开自己的心扉,慢慢变得开朗,不仅报名参加了校园十大歌手大赛,还经常参加郑永强组织的美食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水厂污水处理厂访问调研活动等。在郑永强的班级文化熏陶下,沉默寡言的小张当选了“羊城小市长”,成绩也不断提升,最终考上广东省重点中学。
虽然有人认为课外活动浪费学习时间,郑永强却认为,“活动是个载体,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活动当中去达到育人的效果”。
迷上阅读 “小霸王”变成“读书人”
在郑永强看来,创建班级特色文化要从四方面下手,分别是班级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这其中,精神文化自然离不开阅读。学习散漫、纪律不强的小豪(化名)的转变过程也离不开阅读。早读常迟到,又常与同学发生口角甚至打架,小豪曾是个“小霸王”。进入高年级,行为习惯很难改变,郑永强也着实感到为难。但他深信一个道理:书读得多了,就会懂礼,也懂理。
郑永强留意到,调皮的小豪也有闪光点,那就是对阅读有兴趣,于是他便想出了一个好法子——送书。有一天,郑永强将小豪叫到办公室,正当小豪以为班主任要训斥他一顿时,只见郑永强在抽屉里拿出一本书,递到小豪面前,“你是一棵好苗子啊,送你一本书吧。”小豪回去认真看了那本书,里面的一个情节让他很有感触:周总理在理发时被理发师刮伤了脸,非但不责怪理发师,还很宽容地对理发师说不要紧。“周总理都能这么宽容理发师,以后我也要做一个宽容的人。”看完书的小豪对郑永强说道。郑永强知道,自己的方法见效了。
正所谓趁热打铁,郑永强各种提倡阅读的举措多管齐下。一方面,每周开设两节阅读课,根据课本内容推荐课外书;另一方面,课前五分钟为“静阅读”时间,每天一位同学上台推荐书目谈读后感;再一方面,指导学生多参加征文比赛,促进写作能力。这样下来,一年整个班每人平均读课外书就20多本,最多的都有三四十本。
就这样,小豪迷上了阅读,在郑永强的鼓励下参加了许多写作比赛,区、市、省、全国等比赛都拿了奖。之后,他不仅按时上学,与同学争吵打架成为过去式,成绩也突飞猛进。曾经中等水平的他一跃成为年级前三,最后还考上了广州市重点中学。
作为广州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郑永强还不断发挥工作室的带动作用,将班级特色文化的做法传承扩散出去。
专家点评
从化流溪小学副校长黄丽芬:
“水文化”班级建设既是教育理念也是生活哲学
“水文化”班级建设不但是一种教育理念,其实也是一种生活哲学。古人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水文化”理念的影响,可以帮助孩子培养接人待物的德育,比如认真学习、做人向善、做事有法等等。具体到班级的做法,每个班级的文化建设都有各自的特色。比如让孩子设计班服、班徽等等,这其实是老师指导,家长协助,孩子发挥的集体创作过程,也是启发孩子思考,引导孩子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但可以学习到额外的知识,还能学到谦让、尊重等品德,所以也是一个德育教育的过程。集体由个人组成,个人离不开集体,郑永强的“水文化”班级建设,凝聚集体,促进孩子德育发展,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探索方式。
本期话题
如何处理学生调整座位后,学生和家长出现的不满情绪?
小学阶段,分座位是班主任经常会遇到的重点难点。毕竟众口难调,要想让每位学生及其家长满意,似乎是个大难题。那么,在班级分完座位后,若是学生和家长出现不满情绪,应该如何处理呢?欢迎广大班主任、家长和关心教育的人士在信息时报官微留言。
上期讨论
如果孩子不喜欢科任老师或班主任,身为家长应该如何做?
上期报道中,执信中学教师董燕提出问题(详见《信息时报》2018年11月19日A3版),身边的老师们对此展开了讨论。
执信中学刘丽群老师:作为家长,你可以这样告诉孩子:首先你要分清楚,你不喜欢这位老师或者班主任的原因,是不喜欢他的教学风格,还是不喜欢他的为人处事方式。如果是前者的话,那孩子必须要慢慢适应老师的风格,因为一位老师的教学主要的针对面是大多数学生;如果是后者的话,你也没有必要和老师针锋相对,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执信中学郑莹老师:面对这种情况,身为家长首先应有一个基本认识,避免孩子与老师的关系进一步恶化。然后就是沟通问题,找恰当的时机与孩子心平气和地进行一次谈话,了解症结所在,并有意识地帮助孩子理解老师的立场和出发点。接下来可以与老师进行沟通,说明孩子最近积极性减弱,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抓住孩子的亮点进行鼓励。
执信中学冯剑辉老师:可通过启发式提问和循序渐进地引导,让孩子明白任何人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让孩子多了解老师的优点,接受不完美的老师,并且主动去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再告诉孩子怎样和老师相处,鼓励孩子多找老师聊天,增强师生间的亲近感。另外,也可找老师聊天多关注孩子。
新闻推荐
首届世界生态设计大会下月在广州从化举行 探讨绿色发展模式 将发布《从化倡议》
南方日报讯(见习记者/周甫琦通讯员/刘永胜)首届世界生态设计大会定于下月13日至15日在广州从化区良口镇举行,大会主题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