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乡风吹进了西塘村 从稻草节到少年醒狮队,乡土文化塑造乡村精神新风貌
第三届广州西塘稻草节现场。
夜幕初降,灯光点亮。坐头、上膝、踢腿……几个小孩穿着练功服,正在熟练地操作起醒狮,周围不时发来阵阵掌声和喝彩。今年6月以来,类似的场景经常在从化西塘村的文化广场上演。
这支由20多名中小学生组成的少年醒狮队不仅承担着西塘村重大节庆的表演任务,还让传统文化传遍乡村的每个角落。
第三届广州西塘稻草节11月3日开幕,这张来自乡村的文化名片,吸引了来自珠三角的游客关注。在青山绿水、田园花海之间,妙趣横生的稻草作品伴随着蓝天白云、蝶舞纷飞,品味着稻田音乐、广府美食,让人们记住乡愁,流连忘返。
从稻草节到少年醒狮队,乡土、乡情、乡风塑造的精神风貌,逐渐成为西塘乡村发展的根与魂。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如果说龟博园、农耕田缘、大富贵果业的进驻为乡村塑造了未来发展的形态,那么乡土文化的复兴则为乡村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而这正是广州努力在全省乡村振兴中当好示范和表率积蓄的蓬勃动力。
●南方日报记者周甫琦朱伟良摄影符超军
文化创意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西塘村位于从化区鳌头镇,面积约4.2平方公里,距离从化城区约13公里。稻草节在西塘村连续举办三年,这个原本是当地学校的乡村美术教学实践活动逐渐升级为具有全市乃至珠三角影响力的品牌,每年都会吸引数以十万计的珠三角游客前来参观。
“我们将新的创意元素和资源带到西塘,结合当地民俗,激发文化的生命力。”本届稻草节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稻草节继续升级,除了稻草作品的展示,还将音乐、舞蹈、美食等创意融入其中,广府美食节、童话花海、宫崎骏主题音乐会、乡村民谣将在稻田里陆续上演。
“按照城市的标准来举办稻草节,让丰富的创意吸引人的关注,带动乡村文化的发展。”该负责人表示。
早在2016年,从化区就决定以“童话小镇”为创意主题,将西塘村纳入第一批特色小镇建设试点。
“西塘村地处山区,农村覆盖面积广,孩子们能接触到艺术的机会不多。通过打造童话小镇、举办稻草节,不仅能利用自然资源开展艺术教育,制作成不同造型不同类别的作品进行展示,还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想象力,从小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鳌头镇有关负责人说道。
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和自豪感的寄托,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
“小手拉大手,小孩带大人。”在鳌头镇有关负责人看来,一方面通过创意活动提高孩子们的文化艺术水平,可以间接改变作为家长的村民们的固有观念。另一方面,还能丰富村民们的业余生活,让他们自愿融入小镇建设中,从而提升整个村的素质修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不断丰富乡风文明新内涵,深入挖掘继承、弘扬发展稻田文化、编织艺术、传统饮食、稻草文化等优秀乡土文化,将“广州西塘稻草节”打造成有口皆碑的乡村振兴农耕文化展示典范。数据显示,前两届稻草节共吸引游客近30万人次,带来经济效益约800万元。
让民俗文化融入农村生活
醒狮、猫头狮、客家山歌、麒麟舞……一个多月前,从化西塘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表演拉开了广州市(从化)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大会的序幕,充满地方文化特色的表演引得掌声不断。
“丰收节、稻草节给西塘带来了乡风文明的精气神。”西塘村驻村干部何岚表示,乡风文明建设关键在于让文化依托醒狮等传统民俗,融入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中。
“醒狮是我们西塘村乃至整个鳌头镇的传统文化遗产。”谈及成立时的初衷,西塘少年醒狮队负责人陈志文表示,通过醒狮表演不仅能锻炼强壮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还能加强沟通团结村民的凝聚力,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今年6月成立的少年醒狮队,成员全部来自西塘村的中小学校,年龄大多在10岁左右。每逢周五和周六的晚上,西塘村聘请了专业醒狮人过来村里给这些孩子教学,通过一周两次的教授和平时的训练,不到两个月,醒狮学员们便学有小成,可以登台表演。
在村里贺寿、结婚等喜庆日子,醒狮队便出动表演,成为加强村民之间沟通交流的载体。与此同时,这些表演者都是村里自家的孩子,自然得到了不少村民的支持和关注,这样就把传统文化融入到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以前,这是无法想象的。”陈志文感慨道。
“以前,村里不仅环境差,文化生活也很贫瘠,引发了不少问题,村里发展也受到阻碍。”何岚说。
解决困境要在供给侧发力。这几年来,西塘村委开展了绘画、书法、文化知识等义务大讲堂和相关赛事活动,并组织村民集体参加学习。在今年五一劳动节,西塘村还新成立了“农民夜校”,每月开办一到两次课,通过继续教育的形式,将家风家规等文化知识传授给村民们。
此外,西塘村还通过组织本村富余劳动力100多人,成立了“城乡清洁服务队”“工程建设服务队”“园林绿化服务队”“绿色娘子军”四支队伍,让村民们在开展文化活动的同时,还能在空闲之余发挥自己的特长,参与相关的管理服务。
乡村文化活力源源不绝。西塘村计划打造一批新的文化景点,其中,沿河打造约景观栈道、建设亲水平台,修缮西塘门楼、积安陈公祠、复初书舍等历史建筑,丰富童话小镇的历史文化内涵……
“现在西塘村一个月至少要举办一场活动。”何岚表示,通过组织举办一系列的文化表演活动,不断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让他们过上有文化味的乡村生活。
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今年暑假,来自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的20多名师生来到西塘村开展为期一周的青少年素质拓展训练营活动,为西塘及周边村落的100多名孩子带来了舞蹈、绘画、手工、武术、朗读、户外拓展等课程。
“支教活动为孩子精心准备了融专业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课程,培养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能促进孩子们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也让文化的种子在他们心中萌芽。”何岚认为,乡村振兴是全方面的振兴,不仅要在村容村貌“面子”上下功夫,更要注重“里子”的发展。
这几年来,乡村振兴带动了西塘村基础设施的升级,柏油村道、导向标识、停车场、公厕等配套设施基本完善;西塘村村容村貌得到了改造,以江南建筑风格和欧式建筑风格为主题,对民居外立面进行统一整饰。
“如今的西塘,村容村貌干净整洁,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已初步达到特色精品村标准。”鳌头镇有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乡村的面貌,乡风乡俗、家规家训、民俗技艺都是乡土环境孕育的瑰宝,是乡村文化的现实体现。
今年以来,西塘村开展弘扬“家风、民风、村风”三风建设。西塘村委举办多场三风大讲堂,村委干部带头学习。同时,邀请各领域专家就家规家训、孝道文化等内容前来授课,并组织村民参加学习教育活动。
在村委综合服务楼一楼,被发展淡忘的“乡愁”这几年又回来了:成了村民、游客追忆往事、感怀农耕文化的绝好去处。剪纸、纸雕灯……在这个面积有500平方米的大厅里,丰富的非遗文化作品让人们找到乡愁印记。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副教授杜金沛指出,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也是乡村振兴的长效支撑力。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文化振兴能够建立良好的乡风民风村风,广泛地形成共识合力,给予民众心灵的力量,共建美好的乡村家园。
现在的西塘村从里到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何岚说:“乡风文明带来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村民的穿着形象上,个人的内在素质、言语谈吐也都有了跨越性的提高。”
“人们从城市来到乡村,在这里记住乡愁。”在从化区有关负责人看来,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注重文化传承、文化延续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乡土文化在提升村民精神风貌和凝聚思想共识方面的独特作用不容忽视。
以文化振兴促乡风文明的建设仍在路上。接下来,西塘村重点建设的宪法馆将在12月正式开馆,而作为廉政教育基地的家风馆也将在明年春节前后启用。
文化是乡村振兴最好的催化剂,在以西塘村为代表的广州北部乡村,乡土文化正在城乡融合、协调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新闻推荐
上周末,白云某盘,人气和平常差不多风头趸述评/图羊城晚报记者詹青沉寂许久的广州楼市在上周末被一颗“重磅炸弹”搅得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