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 自主探究 合作共赢 对增城中学课题《高中数学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实验研究》的访谈

增城日报 2018-09-25 21:40

课题组成员到珠海一中交流。

“探究式学习”课堂。

由增城中学肖海英老师主持的课题《高中数学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实验研究》,其“探究式学习(inquiry learning)”,广义的理解是泛指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在本课题中,主要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它是与接受式学习相对的,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学习活动形式,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探究活动包含着学生间的讨论以及师生间的互动,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初步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参与“探究”知识。探究式学习模式的操作过程是“问题引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评价”。

本报讯 (记者陈振华)近日,与增城中学肖海英老师的访谈,了解到由她主持的课题《高中数学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实验研究》的独特内容,在此刊出,与大家分享。

记者:你的“高中数学探究式学习模式” 是在什么背景下以及出于什么目的提出来的?

肖海英:杜威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认知学派的代表人物皮亚杰从建构论的观点出发,认为认识的建立是一个由主体与外部世界不断地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的结构的集合,也就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教学观应该是建议式的、开放文本式的,是源于生活实践的学习的思考。

本课题以“探究式学习模式的验证研究”为题,符合我校教学改革的总目标,服务于我校的总课题研究。其目的是:其一,改变学生“接受学习”一统天下的单一学习方式,由依赖性的学习变为学生有个性化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其二,在“探究学习”模式下教师和学生都是问题学习的主体,教师主体由显性主体逐步走向隐性主体,相应地,学生主体由隐性主体逐步走向显性主体。

其三,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中缺少创新与探究,死记硬背、机械重复的现状,形成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新局面。

记者:就数学学科的特点而言,是一种“成型”的科学,一直以来其学习似乎都是“接受性”学习。“探究式学习”的提出有什么理论依据?

肖海英:“课标”强调“体验”,如要求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它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等。

《数学教学理论》一书的观点认为,通过自身活动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远比别人强加的要理解得透彻、掌握得更好,也更具有实用性,一般来说还可以保持更长久的记忆。探究是一种发现,而发现是一种乐趣,这种乐趣是激发学生深入研究的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多少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怎样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知识。

记者:请结合具体课堂实例,介绍一下探究式学习的具体方式或步骤。

肖海英:以必修5第二章2.2等差数列(第2课时)为例,介绍一下探究式学习模式的步骤:分为(1)问题引领——(2)自主探究——(3)合作交流——(4)成果展示——(5)总结提炼,等环节。

在(1)问题引领环节中,提出:

问题1:等差数列的定义是什么?

问题2、请同学们默写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自主探究、(3)合作交流环节交给学生。

学生通过“探究一”,发现等差数列中任意两项之间的关系,掌握等差数列中的“通式通法”。

从而引出“探究二”:数1,5能构成等差数列吗?为什么?

通过探究、交流,达到了目的:以最简单的数字入手,通过“特殊到一般”的设计引出等差中项的定义,让学生容易理解该定义。

进而“探究三”以实现“设计意图”:以“探究一”中出现过的一个特殊等差数列入手,让学生掌握如何通过定义去证明一个数列为等差数列,再通过变式探究过渡到所有形如的数列为等差数列的证明,让学生能利用通项公式的形式快速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以及如何严格证明一个数列为等差数列。

记者:在“探究式学习”模式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惑,又是怎么解决的?

肖海英:一方面是学生很难自己探究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该如何恰当引导?另一方面是还不能完全放手给学生去探究,老师干预过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明确探究目的:教师在组织课堂探究前尽可能要做到心中有数: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

2.确定探究问题:必须是教材的核心问题,即重点,难点,关键;其次,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挑战性”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再次,问题应有适当的难度,处于大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3.营造探究氛围:激励给予学生自信,让学生乐于探究。

另外还要注意创设探究情境;控制探究节奏;保证探究时间,等。

一堂课的好坏关键是看学生动脑子没有、动手没有;只要学生探究的问题有价值,有兴趣,不妨多花点时间,让他们去争论。

记者:课题研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学生的学习。请介绍一下该课题取得了什么样的教学成效。

肖海英:学生学会了主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养成了探究式学习的学习习惯,对知识的获取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的东西,而是一个主动探究获取的过程。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显著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2016年7月参加增城区期末数学统考中,我校学生以平均分高于第二名28.5分的成绩创历史最佳水平。在2016年广州市高二数学学业水平测试中A率达到33.69%,是近几年来我校的最好水平。在2017年4月举行的广州市高二数学竞赛中我校同样取得了优异成绩,共有32人获奖,其中一等奖3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19人,是近几年我校取得的最佳水平,尤其是一等奖有三人,打破了近几年来增城区无一等奖的局面,在作为课题负责人的我所带的课题实验班分别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人。2015年12月课题组所在备课组所带学生在2015年高考中成绩突出,被评为“广州市2015届高考突出贡献奖”。在2018年高考中课题组主要成员钟康生老师所带学生刘洋以数学单科148分取得增城区数学单科状元,同时以总分685分的高分被清华大学录取,刷新了我校历史数学与总分最好成绩。

记者:就课题成果的交流、学术影响等情况,作一下介绍。

肖海英:我们采取边研究边推广的做法,及时验证研究成果的可行性。一是把课题研究与常规教学、教研结合起来,在日常工作中开展研究。二是定期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对各种活动类型的课型设计进行集中研讨与反思。形成了一批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录像和微课。

课题组长作为广州市第一批中学名教师培养对象,广州市名教师,课题研究期间曾前往江苏南通一中、珠海一中、中山一中、广州二中、广州47中、广州80中等全国有名的学校学习参观,并与南通一中的老师进行“同课异构”活动,把探究式学习模式在全国进行交流与推广。课题组成员多次在全区教研时向全区老师展示“探究式学习模式”课堂的示范课,向全区进行推广,得到区教研员王田虎老师与其余兄弟学校老师的一致好评。课题组长作为广州市中心组成员,负责组织与主持广州教研增城区的教研活动,多次在全区教研中做中心发言,将“探究式学习模式”理念在全区进行交流与推广,在全区形成了一定的影响,起到了很好的积极示范作用。2017年7月作为主讲教师本人参加了广州市教育局组织的“广州市对口帮扶贵州毕节市教师培训”工作,进行了“探究式学习模式”的课题成果分享,帮助指导与培养毕节市的青年骨干教师。在成果推广运用中,除课题组成员主动落实课程实施外,还带动了其它班级教师的模仿教学,促进了学科发展,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认识与科研自信,在近两年我校多位教师主动向各级科研部门申报课题并得到立项。

记者:你还有什么想要对大家说的?

肖海英:探究式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我国运用时间不长,特别是在高中数学教学领域,但它对改变我国高中数学教育观念、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新闻推荐

增城区农业部门提醒: 及时抓好农业灾后复产工作

本报讯(记者李意稳通讯员农丰)记者获悉,受今年第22号强台风“山竹”影响,增城区农业生产不同程度受灾,区农业部门提醒广大农户...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