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今日广东> 正文

黄麟书:广东现代教育奠基人

河源日报 2020-12-06 06:43

■青年时代的黄麟书■河源客家文化公园内的黄麟书石像冯晓铭 摄■黄麟书的书法

文/本报记者凌丽

【人物档案】

黄麟书(1893—1997年),龙川县黄布镇人,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1913年冬毕业于广州公立教忠师范学校,1917年夏毕业于日本东京中央大学经济系。曾任民国龙川县县长、教育厅厅长,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9年间,创办多所省立专科学校与省立师范学校,为普及和发展广东近代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著有《秦皇长城考》等历史学术著作。

1龙川子弟“海归”初登教坛

黄麟书(1893—1997年),名林祥,亦名凌翔,字麟书,以字行,别号樚园,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九月廿二日生于龙川县金鱼乡(今黄布镇)蔴冈(亦名马江,今名马岗)上兴园。

6岁那年,黄麟书开始在家族中的私塾接受启蒙。光绪三十二年,龙川金鱼乡始设新式学堂,14岁的黄麟书获得了接受新式教育的机会,进入了由金兰书院改设的金鱼约文明学堂。

这是中国教育的一个极大转折点,黄麟书以少年子弟之龄亲历了这个剧变的时代。或许基于此,他认识到教育于个人、于地方、于国家的重要性,在往后的岁月中,他一直将教育作为最重要的事业着力推行。

然而黄麟书在金鱼约文明学堂并没有待多久,当年暑期,他因母亲张太夫人去世而辍学,翌年进入通衢的明新学堂读书。16岁,黄麟书师从钟玉成学习国文。

宣统元年(1909年)春,黄麟书赴广州求学,民国二年冬(1913年)毕业于广州公立教忠师范学校。

大概十七八岁时,黄麟书还在广州读书,便与同乡拜访了住在珠光里的乡贤黄镜繁。看着年少英俊好学的黄麟书,曾任龙川民选县长的黄镜繁非常喜欢,说:“你和我家阿紫,是龙川后起之秀啊。”这位阿紫,就是镜繁老先生的幼子黄强(字莫京),后来果然是龙川极有名的贤达,本报曾对其进行过报道。

不久,黄麟书赴日本东京留学,接受了另一种全新的教育体系。黄麟书留学日本期间,正是日本的大正时代(1912—1926年),日本经济飞速增长,在教育、艺术等方面涌现出各种思潮。从龙川乡村出来的黄麟书,多方观察日本的现状与变化。他逐渐意识到,唯有教育,才能提升国民素质,才能改变清末以来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

民国六年(1917年),25岁的黄麟书从东京中央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返国,于次年任龙川县立中学学监。

留学归国、初出茅庐的黄麟书便与教育结了缘,在走上教育岗位最初的那几年,他除了在龙川任教外,还到海丰县立中学、广东省立第一中学(今广雅中学)任教员、学监、教育长等职,随后又回到龙川县立中学任教务主任。

民国十六年至十八年(1927至1929年),黄麟书走入军营,任广州黄埔军校、燕塘军校政治教官(时任校长为陈济棠)等职。

民国十四年秋,国民革命军东征第三纵队队长程潜进军龙川,授命地方人士组织新政府,黄麟书被公推为龙川县县长。民国十六年冬,他任第十一师少校秘书,师长为陈济棠。民国十九年夏,调任中国国民党广东省执行委员会民众运动委员会科长,不久后任组织部秘书。时任委员和部长为陈济棠。

在和陈济棠共事的日子,黄麟书的人品与工作能力都被陈看在眼里,异日将有大用。

2任9年教育厅厅长,奠下广东教育基础

民国廿三年(1934年)七月至廿五年(1936年)八月,黄麟书兼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

这个时期,粤系军阀陈济棠主政广东。1931年陈济棠全面掌握广东的军政大权后,十分注重广东的地方建设,教育是他最重视的项目之一。他在1932年10月召开的广东省第三次教育会议上说:“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永久的事业。……一国之内,如不尊重学者,试问学术从何进步?文化从何增高?国将从何而立?”

陈济棠于1932年秋正式颁行40万字的《广东三年施政计划》,教育便列于民政与财政二者之后。

因为对教育十分重视,陈济棠在选拔教育厅厅长人选时也颇费了一番心思,最后选择了共事多年的黄麟书。

1995年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出版的《广东省志教育志》记载,民国时期,广东省教育厅政绩卓著。1929—1936年,即民间所称的“陈济棠时代”,是当时广东教育发展得最快最好的时期,先后由许崇清、金曾澄、谢瀛洲、黄麟书出任省教育厅厅长。

《广东三年施政计划》记录,到1935年,全省教育经费高达2054万元(1913—1920年,教育经费只有30万元—40万元),占全省经费预算的41%。

民国廿九年(1940年)一月至三十四年(1945年)八月,黄麟书再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时任广东省政府主席为李汉魂。

3重视小学教育,培养学生精神气质

在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期间,黄麟书非常重视小学教育。他认为:“初等教育为国民普遍之基本训练,实于教育进程中最基本之阶段。东西洋各国,莫不锐意义务教育,其重要由此可知。”

黄麟书在《茂名县政季刊》刊载的《二十三年度广东教育概况》一文中提到,1934年广东省有小学校63700所,小学教员61670人,有小学生1252520人。虽然当时广东的教育事业较其他省份发达,但身为教育厅厅长的黄麟书很清醒,“然全省人口为三千五百万,失学儿童之数,尚倍于现有就学儿童之数。”因此,他想方设法多建学校,增加学位,增加经费给贫困学校。

源城区档案馆中,藏有一册《河源县某区私立某校初级小学校第一年级某班参考书目录》(参考模板,因此没有学校名字),科目有:国语、社会(含卫生、公民、历史、地理)、自然、园艺、算术、图画、手工、乐歌、体育、童子军等。

1935年,一份河源县立中学的转学证明(该生年龄17岁),则显示中学要学的科目:公民、童军、卫生、国文、英语、数学、博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劳作、图画、音乐等。

黄麟书认为,对学生的培养,还要注重精神气质的训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民族观、国家观、世界观,形成合理的做人置世态度;要注重学生体格的训练,使学生坚强体魄,能自卫并卫国,培养公勇合作的精神;要进行科学训练、生产劳动训练、特殊教学及后方服务训练,让学生准备从事后方服务及协助军事推进。

4创设师范学校,提升师资水平

学生素养的提升,很大程度上系之于老师教学水平。

黄麟书任省教育厅厅长期间,将师范学校和师资培养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全省分为十个学区,每个学区均设有省立初高中,并至少设立中学一所、省立师范一所。

1935年秋,老隆师范(今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开学。老隆师范是由原龙川县立简易师范改造建立的,由省库拨给开办费1万元,临时设备费3万元。民国廿四年,每月拨给经费1000元。1937年,位于老隆的学校新大楼建成。

为加强与培养全省教育师资,先后创办省立江村师范、长沙师范(开平县)、老隆师范(龙川县)、梅州女子师范,改高州女子师范、雷州师范、钦州师范为省立师范学校,并重建广州女子师范学校。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黄麟书又参与创办私立广州珠海中学兼任董事长。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与林翼中等人创办了广州私立珠海大学(今珠海学院,1949年迁香港),成为继广东私立国民大学、广州大学、中华文化学院后的广东第四所私立大学。

广东省教育厅对师范生有补贴,广东省师范学生向来免除学杂费,还补助伙食费,每生发给6元,后因物价上涨,改发9元,以资鼓励。“有了这样优厚的待遇,毕业后自应照章服务。”黄麟书勉励说。

1940年,广东举办国民教育师资短期训练班,河源、龙川等也开办了训练班。

在查阅源城民国档案时,不时会发现有黄麟书署名的文件。黄麟书还经常到全省各地去视察教育,为当地学校解决困难。

5创办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

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除了保证一部分优秀学子继续在高等学府深造外,还培养顶尖人才,黄麟书还很重视发展专科和职业教育,以培养当时社会亟须的实用型、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例如熟练工人、工程师等。

在黄麟书的主持下,广东全省开设职业学校。1934年,广东省教育厅开始“调查各地职业状况,决定应办何种职业教育,应办何种职业学校并设法培养何种职业师资。限制现有的职业学校不得改办中学。高等职业学校由教育厅分区筹设。”(黄麟书,《二十三年度广东教育概况》)

1935年,黄麟书在教育厅施政报告中提到,这年,创设了汕头水产职业学校,先办渔捞科;另一所是郁云联立初级农业学校,有林场2000余亩。

在职业教育方面,有教育厅直接举办的省立第一、第二、第三农业学校和第一职业学校。

在任期间,黄麟书先后创办了广东省立体育专科、海事专科、肇庆工专、喜泉农职、英德北江农专、兴宁工职、大埔高陂瓷职等各类专科、职业学校,并改办汕头商船、汕尾水产等职业、专科学校,涉及工业、农业、海事、商船、水产、陶瓷、体育等领域(殷涛,《黄麟书先生对广东教育的贡献》,刊于《广东史志》2013年第六期)。他还将私立仲恺农职、执信中学、仲元中学改为广东省立学校,创办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初名“广东省艺术馆”)。

1935—1936年,黄麟书主持了3次留学生考试,录取了西洋(英美德荷加)、东洋(日本)留学公费专门生各10名,学习纺织、兵器制造、飞机制造、造船、水利、渔业等知识。他们学成归国后,大多在国立大学任教授或任职于工业机构。

1933年冬,黄麟书创办香港德明中学;1954年冬,黄麟书在台北创办台北明德中学,任董事长,后为德明书院(学院)院长3年;1946年秋创办广州珠海大学,为创办人之一,以董事兼校长20年;兼任广东省立文理学院院长、南方商业专科学校校长各1年。

6“尚学问,有著述”

民国廿四年至三十八年(1935—1949年),黄麟书曾任国民党中央候补监察委员、监察委员及国民党中央训练委员会委员、立法委员会委员、教育委员会委员、考试委员会委员等职。

1944年1月,国民政府以“著有勋劳”,授予黄麟书五等景星勋章。1945年11月,国民政府又以其在抗战期间的著有勋绩,特为其颁发胜利勋章。1949年3月,他奉聘为广东省文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他旅居香港,创办“香港中山图书馆”并出任董事长;1951年,任香港中国文化协会主席。

黄麟书百岁高龄时,回忆百年人生,认为自己“尚学问,有著述”。他曾任香港中国文化协会主席、主任委员20年以上;创办香港孙中山先生纪念图书馆,为董事长10年;竖立“故秦南海尉任君墓碑”;著有《孙中山先生人口论说明》《秦皇长城考》《唐代诗人塞防思想》《宋代边塞诗钞》《明代广东六边才合谱》《家学录》《边塞研究》《边塞研究续集》《松园文存》《樚园杂著》《白马书屋存稿》等书。

黄麟书毕生不辍研究中国边塞长城。1959年,67岁的他出版《秦皇长城考》,1972年修正稿出版,1991年出第三版。台湾学者章群的《黄著〈秦皇长城考〉评介》评介说,该著一是正前人之误者三十,发古书书例者一;二是于古地名及沿革,多所考证;三是以长城兴废或郡县建省,系尔时史事,补缺存佚,可谓以地系事。“盖发覆钩沉,功夫极细密,前贤所未决者,自兹成定论。”

与此同时,黄麟书还长期担任香港客家社团组织——香港崇正总会会长,积极鼓励客家乡亲回乡投资兴办企业,为祖国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贡献。

1997年12月,黄麟书病逝于香港,享年105岁。

新闻推荐

广东取缔290家无证经营文旅企业责令停业整顿141家,吊销许可证31家

羊城晚报讯记者黎存根报道:12月4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扫黑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