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贫血不只是缺铁,辨清原因再治疗 指导专家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
记者张斯琪
通讯员林惠芳
说到小儿贫血,很多家长第一反应就是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铁缺乏而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是在婴幼儿中多见,为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疾病之一。
但是除了缺铁性贫血,造成小儿贫血的原因还有很多种,所以当宝宝出现贫血时,应配合医生查找贫血的根本原因和基础疾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去除病因,才能及时纠正宝宝贫血的问题。
小儿缺铁性贫血三大原因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李增清指出,造成小儿缺铁性贫血有三大原因:
1.宝宝在胎儿期的时候,主要从母体里获得铁,尤其是在妊娠后期三个月中所获得的铁最多,这些铁可以满足宝宝出生后4~6个月的生长发育需求,但如果孕妈妈在妊娠期有严重的缺铁性贫血,那么能为胎儿提供的“储备铁”就非常有限,所以孕期要注意补铁。
2.早产宝宝由于错过了妊娠期最后三个月储备铁的高峰期,那么出生后也会比其他足月新生儿更容易出现贫血。宝宝出生后的前六个月,是生长发育第一个高峰阶段,通常出生后3个月的体重为出生体重的2倍,1周岁时的体重为出生体重的3倍。此阶段,如果营养跟不上,未能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宝宝则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3.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发生缺铁性贫血,常见于偏食、挑食的孩子。另外,长期患慢性出血的疾病,如钩虫病、肠息肉、慢性腹泻、反复感染等,也可因铁丢失过多或消耗过多而出现贫血。
李增清强调,缺铁性贫血在经过铁剂治疗后,可收到较好的效果。但除了缺铁性贫血外,小儿贫血还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维生素缺乏所致的贫血
维生素是人体六大必须营养素之一,其中叶酸(维生素B9)缺乏和维生素B12缺乏也会让人体出现贫血症状。
叶酸(维生素B9)缺乏:人体每天需要摄入的膳食叶酸量为400ug(0.4毫克),当体内的叶酸不足时,可妨碍血红蛋白合成,使得红细胞出现异常,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临床上表现为面色苍白、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疲倦、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
维生素B12缺乏:身体内维生素B12缺乏时,我们的人体便可因无法生产出足够多的健康红细胞而出现贫血,跟叶酸缺乏所致的贫血一样,都属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体内的红细胞不够时,身体也就无法得到所需的氧气,这个时候常表现为易疲倦、虚弱和呼吸短促。
慢性感染所致的贫血
感染性疾病所致的贫血是由于许多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后,在引起炎症或感染的过程中,能使红细胞生成减少,破坏增加或失血。
病症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感染后迅速发生,常以急性溶血性贫血表现为主,可引发巩膜、皮肤颜色变黄等黄疸的表现;另一类是慢性感染或炎症时逐渐发生的慢性病贫血,常表现为轻度皮肤黏膜苍白、心慌、胸闷、气短、食欲降低等。
对于感染性疾病所致的贫血,李增清指出,通过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后,原发疾病控制住了,患者的血象也可很快恢复正常。
新生宝宝的生理性贫血
胎宝宝出生后,随着宝宝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加,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但随着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到一定量时,又可刺激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使骨髓恢复造血活力,使得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又缓慢增加,进而使得贫血得到纠正。因此,对于这个阶段的生理性贫血,一般无需特殊治疗,这是宝宝对环境改变的一种调适的现象,并不是真正的贫血。
新闻推荐
燕麦是很多糖尿病患者钟爱的食物。那么,糖尿病患者吃燕麦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如何搭配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呢?燕麦可提高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