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保护 立法关注细节
新业态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整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问题
自2017年全国两会首场发布会上,南都记者提问个人信息保护如何监管后,这一领域的话题逐渐在两会上走热,并在今年达到关注高峰。
两会相关话题热度渐增
根据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官网登载的代表委员提案议案建议登载情况统计,2018年,有至少33名代表委员提出了与“个人信息保护”这一话题相关的提案议案或建议。2019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54个。此外,这一话题的关心者不再限于信息安全、法律等监管与合规领域的代表委员,很多从业者,特别是互联网企业代表委员也都提出了相关的提案议案建议。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全国政协的经济、科技与工商联界别都在小组会议上针对个人信息与隐私保护进行过颇为热烈的讨论。关注群体更多,会上讨论更普遍,是个人信息保护领域今年两会呈现出的第一个特点。
尽管关注个人信息保护的代表委员越来越多,但专业领域代表委员的关注点与基层代表委员的关注点有着很大的区别,这是今年两会呈现出的第二个特点。从很多基层代表提交的个人信息保护相关建议来看,多数还是聚焦在“隐私保护迫在眉睫,需要尽快监管立法”这一主题上。实际上,个人信息保护法已经列入了本届全国人大的立法计划,关键的问题是立法中的一些核心问题如何定性以及如何平衡各方的权益。
在此背景下,一些来自全国立法、监督机构、行政部门的代表委员将提案议案的关注点放在了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上,例如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公安部原副部长陈智敏建议,明确大数据所有权的归属;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移动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魏明提出,目前法律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原则、范围、方式界定不明确,应该有更细致的规定等。
个人信息保护日趋细分
关于个人信息保护,此次两会呈现出的第三个特点是:话题向细分领域推进。个人信息保护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其中涉及的问题庞杂。今年的两会上,有很多代表委员将目光投向了个人信息保护的细分领域。例如,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中央委员、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全国政协委员、启明星辰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严望佳的提案议案关注点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信息安全问题;此外,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和信息安全也是今年的一个热话题,比如有委员表示,以信用数据为例,目前一些机构把大平台收集的海量用户行为数据全部用于贷款业务等商业目的,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边界?需要立法来明确规范。
观点
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列入本届立法规划,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和起草,争取早日出台。———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大会发言人张业遂
应通过立法承认大数据的财产法律属性。个人信息的属性应综合人格权和财产权。立法保护个人数据方面,希望在民法典中明确网络财产权。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
赋予数据资产属性,能有效解决打击难问题。数据权属性方面,属于社会、企业、个人的要分清,警惕出现数据垄断。———全国政协委员、公安部原副部长陈智敏
新闻推荐
“广东郭兰英”何穗生谈客家山歌与咸水歌融合 山水相依 歌韵互通
何穗生何穗生(中)在“中山客家家年华”文艺晚会中倾情演唱。“中山坐山面海,唱出来的咸水歌也辽阔高亢,又有海浪一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