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广东新闻> 正文

“广东郭兰英”何穗生谈客家山歌与咸水歌融合 山水相依 歌韵互通

中山日报 2019-03-16 04:38

何穗生何穗生(中)在“中山客家家年华”文艺晚会中倾情演唱。“中山坐山面海,唱出来的咸水歌也辽阔高亢,又有海浪一般的柔情,这与深圳沙头角的民间山歌十分相似。”记者眼前的何穗生声音洪亮地说道。她丰富的表情、浓密的黑发和中气十足的嗓音让人很难想象,她已在风雨人生路上走过了七十二个春秋。

在上世纪60年代的中国地方戏曲中, 有两名著名女唱将:北有郭兰英;南有何穗生。

1965年,17岁的何穗生赴北京演出,一曲《南泥湾》声音高亢,当时周恩来总理接见了她,并称其为“广东郭兰英。”

如今,年过七旬的何穗生则成为了中山的“常客”,为中山人倾情唱响客家山歌和中山咸水歌。日前,她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介绍了自己与中山的这段情。

文/本报记者 柯颂

通讯员 陈卫环

图/本报记者 柯颂

一曲《钓鱼仔》让她爱上咸水歌

“大概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广东省组织了一个巡回演出,在演出队伍中,有一位来自中山的女咸水歌手,约莫二十多岁的样子,她唱的咸水歌非常有特点,于是我就向她请教,并完整地唱下了这首歌,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咸水歌。”何穗生说起往事时,那神情仿佛说着刚刚发生的“新闻”,说着说着,她情不自禁地放开了歌喉:“你是钓鱼仔,还是钓鱼郎啰啊。(我问你)手执鱼丝(有)几多十壬长……”她介绍,自此以后,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2017年,她在自己的音乐会上总会唱起这首中山咸水歌《钓鱼仔》。

“那时,在广东许多文艺团体和音乐院校中,在电视台电台节目里,都在大力宣传咸水歌,艺术家们也热衷学习咸水歌。可见咸水歌的风韵别具一格,喜闻乐见。”何穗生从咸水歌中吸收营养,创作了大量的客家山歌,这些山歌结合了咸水歌的唱腔,让人听来余韵悠长。后来,由何穗生导演的女声表演唱《渔家喜事多》还获了全国表演唱大赛“大奖”(当时是最高奖)以及“第九届全国群星奖”银奖。

与中山客家人相约“一年一会”

年轻时的何穗生在主演歌剧《彩虹》时曾在京受到毛泽东、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在全国表演唱大赛、全国电视“青歌赛”、国际山歌大赛以及粤、贛、闽、桂四省山歌赛中,她是摘金夺银的“常客”。

1986年以来,何穗生多次为国家的外事活动演出,出访过欧、美、亚等地的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多次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民歌大赛获得好评。她灌制的10多盒方言歌带远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并多次参加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为弘扬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团结海外侨胞作出了贡献。她曾在珠影及凤凰等电视台拍摄影视片、音乐艺术片,在中央、省、市电视台电台播出影视歌曲,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为传承客家文化,她收集整理客家山歌并获省颁发的中国民间文学编篡先进等十多个奖项。

虽已退休多年,但她精力充沛,今年七十二岁的何穗生仍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演出和公益授课。每年中山举办客家人文艺晚会,无论多忙,无论身在何方,她必抽出时间赶来,与中山人一起载歌载舞,乐在其中。

“我有幸参加了三届"中山客家家年华"文艺晚会。最让我震惊和欣慰的是这个晚会把各地客家人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每一届都能集合全国各地的客家文艺精英,让大家欣赏到高品位的客家文化大餐!”何穗生表示。

艺术观点

将客家山歌与咸水歌相互融合

何穗生表示,广东客家山歌的客韵中也蕴含着广府文化、咸水歌的风情。 它们是相互影响又相互吸收的。因为生活在海滨的客家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环境、生活习俗使然,民歌之间的韵律也相互影响,相互吸收。 这让新时代的当地民歌有着山一样的高亢,也兼有了海一般的辽阔和柔情。

“我所创作的深圳客家音乐电视连续剧中的歌曲唱腔就糅合了我在上世纪60年代所学的汕尾渔歌、中山咸水歌唱腔,和我在上世纪80年代所学的大鹏、南澳、沙头角、九龙等地的山歌韵律。” 何穗生一再表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深入民间采风,艺术家才能源源不断地创作出不负于时代的文艺精品。

新闻推荐

广东消委会系统一年挽回损失4.78亿 数据显示,广深以外部分城市投诉量增长迅速

[3月14日,广东省消委会召开2019年“3·15”信息通报会,通报了2018年广东省消委会系统消费投诉数据。2018年广东全省消委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