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志愿 听谁的? 七成受访者表示家长参与或干涉填报志愿
在青春年少时,我们中绝大多数人都会和同龄人一样,一起步入人生的分岔路口,完成命运的分流和转场,这个分叉路口叫做“高考”。如今高考落幕,一场“战斗”结束了,孩子们转身又是另一个战场——志愿填报。6月25日广东高考放榜,许多考生和家长对填报哪所大学、哪个专业拿不准。高考填志愿听谁的?听听大家怎么说。
微调查
34%受访者找父母商量,24%求助老师
近日,记者发起 “填报高考志愿,该听谁的”微调查,调查显示,受访者中,七成表示家长参与或干涉填报志愿,超过五成的家长会给孩子意见,4位受访者表示家长会完全替自己作出选择。
在 “家长在参与或干涉考生填报志愿时,最看重哪方面”选项中,40%的家长会在分数基础上选择相对较好的学校。而家长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未完成的梦想”来给孩子选择志愿的并不多,大部分家长表示会从学校、专业、就业前景、个人能力和兴趣等方面综合考虑。
对于考生而言,30%受访者表示家长会完全尊重自己填报志愿的选择。其中,把学校和专业放在首位来考虑的考生各占了40%。大部分会咨询他人或结合大数据分析。从调查上看,34%受访者会选择找父母商量,24%寻求老师帮助,10位受访者认为通过亲戚朋友、过来人的经验去分析,对自己填报志愿有一定帮助。此外,到网上查阅各大学的录取分数、录取人数以及专业分布再作决定的也大有人在。在选择专业方面,更多的考生希望未来攻读的专业是自己感兴趣的,表示会选择有职业前景、就业状况良好专业的人占了四成。
从调查上看,结合分数、学校、专业、兴趣等多方面去精选学校和专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最终填报志愿是和家人商量后共同决定比较靠谱。其中有3位受访者表示,最终作出决定的可能是父母。
应届生
自己填志愿凭兴趣,父母为就业谋划
因为志愿填报的问题,家住市区嘉和名苑的小颖大倒苦水。“我一直都对服装设计很感兴趣,就想报考与此相关的专业,可不管我怎么说,爸妈死活不同意。”小颖不是艺术特长生,但对于服装设计她一心向往。为此,她还特地报名参加了美术绘画培训班。“父母就不支持我成为美术特长生,高考完了我提出去学美术,他们原以为我只是玩玩,没想到我玩真的。”
6月25日12时,小颖得知自己考了480多分,在第二批本科线上,有相对较多的选择,但为此小颖和父母因为意见不合闹得有些不愉快。父母希望她选择会计、管理等这些相对热门的专业。“其实我明白他们的顾虑,也能体谅他们,可志愿填报关乎着我未来4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人生方向,我只是想遵循自己的内心去选择。”小颖说。
小颖父母也满腹委屈。“在高考志愿填报上我们确实没什么经验,但我们过的桥比她走的路多,做出这样的选择,自有我们的道理,肯定都是为了她好。据我了解,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时,薪酬待遇还是很难令自己满意。如果说舍弃公司自己创业,那碰壁就会很多,而且很大可能所有投入"打水漂"。”小颖爸爸说,这种人生大事,自然不能随着人生经验太少的孩子的性子来。
过来人说
遵从父母学法律,大学混了4年
“父母总是希望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来教导和影响我们,尽量减少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可他们不知道,有时候这种爱可能是一种束缚。”大学毕业两年的小航说起当年填报志愿时,颇多感慨。小航一直喜欢美术,但父亲认为,搞美术是不务正业,以后很难找到稳定工作。相反,师范、法律等专业更适合女孩子。听话的小航只能放弃了当设计师的梦想,选择了比较热门的法律专业。虽然最后念了一所不错的大学,但因为对法律完全不感兴趣,所以混过了4年,找工作时屡屡碰壁,最终只能在一家小公司里当文员。
最近,小航辞了职,用攒下的钱报了一个学手工制作新娘头饰的课程,打算重新捡起设计的梦想。“这几年我总是后悔,当时为什么没有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她说。
父亲做主填写第一志愿,差两分失之交臂
“高考前我已有心水的学校,考上它就是我的目标。”今年29岁的小黄说,当年高考分数出来后,他觉得自己未必能达到这所学校的分数线,所以并没把这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的位置。但小黄的父亲在征求了一些朋友的意见后,觉得还是应该报这所学校。拗不过的小黄只能按父亲所说填了志愿,没想到放榜后发现,离第一志愿差了2分。尽管第二志愿分数达到了,但学校并没有录取他。就这样,小黄去了第三志愿的学校就读。
小黄受到的打击很大,“分数远远超过了第三志愿20多分,本来可以去到一所更好的学校,却因为填报志愿的失误就此错过了。”现在,已经参加工作的他仍觉得有一些委屈和遗憾。“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自己做决定。”小黄说。
遵循个人兴趣,但所学专业不符合预期
与小航和小黄相反,在填报志愿时,小陈是完全遵循个人兴趣的。“我父母十分开明,基本不干涉我的选择。当时我说想报汉语言文学专业,将来当老师,他们大致了解了一下就同意了。”他说,但是上了大学后发现,这个专业并没他想象中这么有趣,而且觉得自己的性格根本不适合当老师。
毕业后小陈有些迷茫,同学们陆续找到了工作,他却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好。最后在朋友介绍下,他进了一家车行做基层销售。小陈的母亲王女士回忆起儿子志愿填报的过程,也有些后悔:“我们是了解他的,他不太坐得住,让他搞学术、搞教育很难。但他自己说喜欢,我们也不想干涉。现在想想,当初不应该听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应该多花些时间帮他分析分析,提提建议。”
多听取老师建议,不要把意见强加给孩子
“对绝大多数家长来说,孩子永远是孩子。因此,对于填报志愿一定会特别谨慎。”考生家长廖女士说,家长在帮助孩子填报志愿时,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尤其不要试图让孩子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家长真正要做的,就是依据对孩子的了解,提一些参考意见。尤其要注意把填报高考志愿与孩子的能力、爱好、习惯、兴趣等结合起来,再选择学校和专业。”家长张先生说,老师比较了解学生,尤其是来自农村的考生,在家长无法提供填报志愿的建议时,可以多听取老师的意见。若再不放心,也可以听听邻居、朋友等的意见。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到自己有意向的学校去看一看,再作出最后决定。
各方声音
今年二本AB线合并,高考成绩达到二本分数线的考生,填报志愿时不能简单地利用今年的分数线和往年的分数线作简单的加减法,应该注重自己的排位情况。”———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院长、省招生办主任杨开乔
搜集历年来学校入围分数情况,主要搜集意向学校、专业近3~5年的录取分数,分析出一个平均值,再考虑自己的分数是否能入围。”——— “热心肠的狼”
根据几个网站的一些数据分析,未来几年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在于电商、新媒体营销、医疗、微电影策划、私人深度旅行定制等,选择专业可以往这些方面靠。”——— “过云雨12”
还是不要一味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找到自己的潜能所在,这样以后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优势。”——— “张恬恬”
本组文字 本报记者陈 澄 费 燕本组图片 本报采集(请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新闻推荐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