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城兴贤里:兴贤里多贤人 赐归巷有忠臣
兴贤里历史文化街区简介
兴贤里历史文化街区地处莞城中心,交通便利,北至北正路二巷,东至北正路,南至西正路,西至赐归巷与兴贤里七巷。西、北两面为传统居住区,东、南两面多为临街商铺。历史文化街区东西长约175米,南北最宽处约为144米,总面积19087平方米。
熙熙攘攘的莞城市桥路,藏着一条再平常不过的小巷,巷子的入口处,是一个并不算大的门楼,牌匾上写着“兴贤里”三个大字,这里就是“兴贤里历史文化街区”。
当你从市桥路拐进兴贤里,缓步进入巷子,车水马龙的喧嚣渐渐消失,和外面闷热的天气截然不同,一阵清凉的感觉袭来,时光好像一下子静止了,整条兴贤里呈现的是莞邑独有的悠闲,仿佛进入另外一个世界,与外面的繁华隔绝开来。
兴贤里,这个地方正如它的名字一样,人才辈出,故事悠长。
专题监制:张树坚
专题顾问:李炳球
专题策划:雷石鹏张洪波何杰
专题统筹:刘爱琳龙小晖
本期文字:廖杏子
本期图片:陈帆郑志波
专题出品:都市新闻部
兴贤里多贤人
兴贤里,原来是郭氏聚居地,称为郭家亭,后来郭姓人渐少,陈姓人移居于此,而且在这里建了陈氏家祠,所以这里逐渐改名为“兴贤里”。但现在的兴贤里,经过几代更迭,陈姓人也已不多,基本以杂姓为主。
相传,每逢春季到来,河水上涨,水流湍急,当时河堤高于两岸的民居,百姓夜间听到水流响声如在空中,因此有“市桥春涨水流东”一说,成为东莞旧八景之首。
据兴贤里的老街坊介绍,以前兴贤里的地势低洼,每年春天过后,市桥河的水就会涨起来,形成内涝,在不少老街坊的记忆中,至今留存着小时候发大水,被长辈放到高高的牌匾上面避水的经历,后来街坊们一起出钱出力,进行了改造,将兴贤里的路面填高了不少。在牌匾上避水的经历,这才渐渐在老街坊们的记忆中远去。
在兴贤里,也是历代圣贤辈出,从这里走出了明代史学家陈建、忠烈之士苏观生等。兴贤里历史上培养过不少读书人,光明代就出过5个举人,最有名的就是陈建,他是一名举人,他学识渊博,出了很多书,最有名的是讲述明代历史的《皇明通纪》。
杏园静驻其中
从小巷径直往前走,就可以看到一栋古香古色的门楼,门匾上“杏园”两字映入眼帘。推开虚掩的门,一阵浓郁的民国风扑面而来。
位于莞城兴贤里23号的杏园,是兴贤里有名的历史建筑,建于民国时期,该房屋坐北朝南,呈长方形,由门楼、庭院、主屋组成,杏园主楼内部采用的是中式三间两廊格局,左右两间为八角楼状。虽然主楼只有两层,但楼层很高,所以也显得十分雄伟,杏园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属于典型的民国建筑风格。
杏园对研究民国时期的建筑文化有一定的价值。据东莞地域历史文化丛书《莞城历史文化特色与价值研究》一书记载,杏园为莞城人钟杏田出资所建,钟杏田于民国时期曾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做海上贸易,致富后寄钱回莞,由其两位姐姐(自梳女)着手兴建。设计者为莞城知名设计师李茂枝,李茂枝为莞城名园“十亩园”创建人李槐芬的后人,钟李两家曾结为姻亲。
说起“杏园”这个名字,据莞城兴贤里老街坊说,这里头有一段来历,杏园建好后开始并不叫杏园,大家都叫它“洋楼”,后来在修缮的时候才加了“杏园”两个字,至于为什么要叫“杏园”,老街坊分析道,“大概是因为杏园主人的名字叫钟杏田,所以就取名叫"杏园"。”
杏园虽历经几次修缮,现在依然完好保存。在时光的流逝中,杏园静驻闹市中,自身也历久弥新。
保留晚清民国建筑风貌
如果想要追寻莞城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兴贤里自然是个不错的去处。街区内共有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10座,他们大多保留晚清民国建筑风貌,体现中西合璧风格与工艺。
走在街区内可看到,这些建筑有大量富有岭南特色的装饰及建筑构件,如硬山顶、人字山墙、红砂岩勒脚及门框、趟栊门、龙船脊、封檐板、满洲窗、通花窗等。而青砖、灰塑、木雕、砖雕等材料和技术则集中反映了清末岭南地区建筑匠人精湛的技术与多姿多彩的工艺美术。
除了杏园,兴贤里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善馀堂也极富特色,善馀堂又称谭屋,位于市桥社区北正路横巷3号。据谭氏后人谭志恒先生所写《谭屋旧事》记载,善馀堂由越南华侨谭润芝出资,由妻弟苏炽辉(苏炽辉去世后由其二子苏荆接替)回国负责购地兴建。1908年始建,1919年建成,现存一栋主屋、一栋书房和一座围墙。
杏园和善馀堂都吸收了西洋建筑工艺和特色,其山花、柱式、拱券等带有明显的西洋味道。如杏园,有哥特式门楣、爱奥尼克柱式门框以及浅浮雕花纹图案的窗框装饰;又如善馀堂,体量更大,局部更为精美,西式风格更为明显,具体体现在主屋。主屋头进外立面,罗马券柱式大门,两旁是哥特式的尖拱漏窗,二层有文艺复兴式的三角窗楣,下开彩色玻璃窗扇,顶层是巴洛克式山花,围筑带有天目的女儿墙。二进外立面,一层为罗马式连续券拱门廊,且带有装饰性券心石,二层连开券拱式窗户,以壁柱连接。
值得一提的是,杏园、善馀堂均由著名设计师李茂枝设计,反映晚清民国建筑风貌,体现中外合璧的建筑风格,对于研究东莞建筑发展与工艺具有一定的价值:且两者的建造者均为东南亚华侨,为了解东莞华侨的生存与创业提供线索和物证。
赐归巷里有忠臣
游走于兴贤里,还有一条很有名的巷子——赐归巷,赐归巷南起西正路,北至兴贤里,在这条61米的巷子里,不但至今保存着几座清代青砖老屋,还流传着一个忠君爱国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名叫罗亨信,罗享信(1377-1457),字用实,号乐素,东莞英村(今南城英联)人,晚年居莞城西门,为“西门罗”始祖。他为人正直,忠君爱国,是明代镇守西北边陲的重臣。永乐二年(1404)进士,曾任工科给事中、吏科右给事中、山西道监察御史、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等职,政绩突出,屡立战功。正统年间,巡抚大同、宣府,作为边关忠臣,数次击退蒙古军,修筑宣府新城。土木堡之变时,誓守宣府,设策捍卫,保卫了明朝。
相传明景泰元年(1450),罗亨信任左副都御史,因旧病复发,上书请求辞职归里,但当他得知宦官善宁与外敌私自议和时,便派勇将设法将善宁捉拿并立功,皇帝便赐玺书褒扬他“为国除患”。随着自己逐渐年迈,罗亨信上表要求归家安度晚年,皇帝见他年老秃顶,便准他辞官,除赏赐钱物外,并赐给马匹、船只回乡,还御笔亲书“赐俸荣归”的匾额赐给罗亨信。
罗亨信荣归故里后,定居莞城市桥之西,而“赐俸荣归”的匾额也用红石雕琢,放在巷口的门口上,从此这条巷子便被称为“赐归巷”。
见证东莞墟市发展
商贸也是兴贤里值得书写的一部分,兴贤里历史街区内市桥路,作为东莞历史最为悠久的商业区域,见证了从元至今东莞墟市的变迁与发展,反映了交通要素在商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市桥本为德安桥,以桥为市,故名。据[民国]《东莞县志·建置略五·桥渡》“德安桥”条载:“在税货局西,横跨到涌,旧名建炎,后改名为通济,兵火后桥亭废,元大德四年,达鲁花赤忙古歹重修,颇为壮观,改今名。民于桥上为市,俗名市桥——国朝乾隆五十七年,知县史藻加砌以石。”因此可知,元大德四年(1300),作为跨越到涌的交通要道,德安桥(即今市桥路一带)已成“市”。
明洪武初年,税课局设在德安桥侧([康熙]《东莞县志》)可推测市桥一带为商业兴盛之地。洪武十七年(1384)后,东莞县城新城筑城,市桥为连接西门与东门的主要交通,而西门迎恩门、北门镇海门为出人之所,因而人流密集,渐成墟市。至清康熙年间,这一带已形成“市桥”“西门市”“北门市”以及“三角市”(即今市桥路、万寿路、新芬路交汇处),并延续至民国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到涌的变迁以及城市的发展需要,市桥最终从桥变成路,西门和北门正对的街道改称为西正路和北正路。改革开放之后,西正路、市桥路、北正路沿街依旧延续商贸功能,且道路两旁面貌得到进一步完善。
此外,市桥路、西正路的商家多年来坚守诚信经营理念,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西正——市桥路”于1995年入选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街”;于2001年入选全国第一批“购物放心一条街”和“广东省青年文明号示范街”,并于2008年再度入选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街”。因此,“西正——市桥路”不但延续八百余年的商业活动,而且还弘扬货真价实、诚实守信的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东莞望族衍生地
兴贤里历史文化街区,汇聚“西门罗”“北街何”“市桥彭”等东莞望族,曾是东莞望族衍生地,学士官宦人才辈出,底蕴深厚。关于莞城的名门望族,坊间流行一句谚语,“东门李,西门罗,南街邓,北街何,市桥下有只大"鹏"哥。”其中,“西门罗”所指的就是晚年居住于西门附近的罗亨信的后人。记者了解到,罗亨信后人多出诗人,罗亨信之子罗泰与邑人陈靖吉、何潜渊等15人组织凤台诗社。凤台诗社为莞邑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诗歌团体。清代时,其族人罗嘉蓉亦入社凤台,诗歌名震一时。他以教书为业,进士邓蓉镜、陈嘉谟出自其门下,曾辑有《宝安诗正续集》,著有《云根老屋诗钞》和《石船山人笔谈》等。
“北街何”所指居于今北正路一带的何氏家族,其中何实为明正统十二年(1447)举人,官至湖广蕲水知县。“市桥下有只大"鹏"哥”所指为聚居于今市桥路彭屋巷的彭氏(“彭”与“鹏”同音)。彭氏中除了彭谊(官至副都御史)外,其子孙族人中亦不乏出众者,如彭恂(彭谊之子,明宣德十年举人)、彭綱(彭谊之孙,明正德九年进士,官至刑部主事)、彭绘(彭谊之孙,明正德十四年举人)、彭芹(明嘉靖三十七年举人,官至马湖府同知)。
此外,兴贤里陈氏,是“亭头陈氏”分支,于明代迁人,族人文人甚多,除了前面提及的明代史学家陈建,还有陈恩(明弘治二年举人,官至广南知府)、陈越(明弘治八年举人)、陈超(明弘治十七年举人)、陈赴(明正德五年举人)等。
虽然随着岁月流逝,人事变迁,人们逐渐淡忘街巷里流传的各种人物和故事,但“兴贤里”却为这里的人和事打上标记,讲述着老莞城悠久的历史和人文风情。
【主要参考资料】
1.《莞城历史文化特色价值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2.《东莞市莞城志》,岭南美术出版社,2011年;3.《莞城千年文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年;4.《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下),何环珠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年。
新闻推荐
2020年年底,北排涌全域综合整治的各项工程相继竣工文/羊城晚报记者秦小辉图/羊城晚报记者王俊伟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