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科学城如何引领东莞新发展

南方日报 2021-02-08 06:57

图为位于松山湖科学城的中国散裂中子源。南方日报记者孙俊杰摄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广州深圳两座一线城市之间,低调的东莞并不显得出众。1985年,东莞撤县设市,实现了城市层级第一次提升。抓住改革开放的时代机遇,东莞建立起发达的制造业家底,换来了“世界工厂”的名片,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各界对东莞城市定位和城市能级的认知:林立的工厂,繁忙的流水线,低附加值的工业品……这些共同成为外界对东莞的一种刻板印象。

如今,东莞又迎来了一次城市整体飞跃的契机,即深度参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进入国家科创体系第一梯队。制造业巨轮,装上了强劲的科创引擎。

●南方日报记者陈启亮韦基礼

耐心投入换来参与高层次科创竞争入场券

国家战略赋能东莞,看似是无心插柳,背后实则是东莞十数年如一日长远谋划的结果。中科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曾表示,当初为我国首台散列中子源寻找建设地址时已明确表示,大科学装置建设投入大、周期长,短时间内不会为城市发展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尽管如此,东莞还是以极大的热情推动这一“国之重器”在本地落地开花,直至成长为如今的创新之源,也为东莞争得了参与全球科创竞争的入场券。如今,松山湖科学城背负起继续推动东莞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同时也包含着城市能级提升的雄心。

在刚刚召开的2021年东莞市两会上,松山湖科学城成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

例如,报告提出,要举全市之力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做好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发展的顶层设计,科学编制和实施发展总体规划、科学功能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此外,深入推进与中科院的战略合作,共同抓好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搭建前沿科学交叉研究平台、举办科技交流活动等工作。

大科学装置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重要基础。东莞提出,要加快推进散裂中子源二期、南方先进光源研究测试平台、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的建设,争取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一个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集群,已经呼之欲出。

报告还提出,要依托大科学装置集群、新型研发机构、高水平大学、科技企业等平台载体,大力引进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团队、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强研发人才、营销人才、管理人才等的培养,全方位提供人才创新创业、施展才华的亮丽舞台。

东莞市科技局副局长肖铮勇表示,松山湖科学城与光明科学城携手共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将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东莞源头创新能力,夯实科技自强自立的基础,提升东莞科技创新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科学氛围是衡量科学城建设成效重要一环

两会的代表委员也从不同角度对松山湖科学城予以高度关注。市政协委员刘晋嵩在《在双循环新格局中实现东莞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案中建言,以松山湖科学城建设为契机,通过政府居中组织协调,出台支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界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联合龙头企业、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创新研究中心及重点高校等,形成科研联合攻关体系,建设东莞创新联盟,加大攻关力度,重点攻克“卡脖子”的技术难关,承担起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示范作用。

市政协委员张书彦则认为,积极浓厚的科学氛围,同样是衡量科学城建设成效的重要一环。“东莞应该从扩大科普资金投入,吸引民营企业参与,激活区域闲置资源,构建馆校合作模式等方面,为推动科普教育提供条件。”

去年8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分部成功研制国内首台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实验装置。民盟东莞市委会建言,BNCT高端医疗的发展需要市政府的决策先行,尽早将BNCT纳入东莞市10年内长期规划进行支持,通过5—10年的发展,树立东莞在国内甚至国际上BNCT领域的领军地位,为东莞市增添一张亮丽的高科技新名片。

配套全方位提升加速松山湖科学城建设

如今,围绕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各项配套工作快速铺开。内外连通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将启动松山湖二通道规划。该通道将在市区与松山湖之间开辟一条新通道,可以极大缓解松山湖大道的交通压力。东莞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陈尚荣表示,东莞将加快推进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建设完善道路网络体系,加快莞番高速二期三期、松山湖科学城至光明科学城通道等重要道路建设,深度融入大湾区和深圳都市圈。

教育方面,东莞市教育局局长叶淦奎表示,结合打造品质教育的部署,东莞规划将松山湖未来学校打造成为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示范校,重点在办学管理机制、办学经费筹措、特色人才培养、未来课程体系、大规模因材施教、教师编制与职称评聘等方面探索创新示范,围绕“未来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未来教育创新实践基地、未来教育师资孵化中心”的定位,建设成为在大湾区具有标杆性、示范性的品牌学校。

生态环境打造方面,东莞市水务局局长倪佳翔表示,滨海湾至松山湖碧道建设即将启动。遵循“三年见雏形,六年现成效,十年新跨越”和“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科学谋划,采用分类实施的方式,讲好大江大河故事的同时,突出小河小溪乡野情趣,由市牵头推进石马河、东江、滨海湾—松山湖、市区三江六岸等特色主干碧道建设。

新闻推荐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叶向阳:东莞检测和采样能力完全满足春节检测需求

本报讯对于春节期间的核酸检测高峰,东莞市的检测能力是否足够?东莞公共卫生体系如何提升应对疫情等突发重大卫生事件的能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