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发布 民生保障有温度 生活质量再提升

东莞日报 2021-02-06 10:31

本报讯昨日,2021年东莞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正式发布,围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深入推进民生福祉增进工作,内容涵盖民生保障、教育扩容提质、交通出行、宜居建设、环境治理、医疗卫生、公共食品安全、政务便民服务、就业、文化体育建设等十个方面。

相比去年十件民生实事“榜单”,筑牢民生保障底线继续位列榜首,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成为“新军”,教育扩容提质上升到第二位,去年位列“榜单”第二位的关爱老人、妇女、儿童则成为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当中的一项内容。

今年东莞市将把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060元提升至1100元,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分别同步提升至每人每月1760元、1650元,逐步将非莞籍常住困难群众纳入东莞市临时救助范围。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继续把“筑牢民生保障底线”摆在榜首,体现了东莞市委市政府在发展民生中赢得民心、在凝聚民心中求得更大的发展,奋力推动“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决心和信心。

【2021年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

一、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将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升至每人每月1100元,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分别同步提升至每人每月1760元、1650元;逐步将非莞籍常住困难群众纳入东莞市临时救助范围,进一步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实施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实现社会工作服务站园区、镇(街道)全覆盖。出台无障碍环境建设行动方案,谋划启动南城市民花园无障碍改造示范工程。

二、推进教育扩容提质

完成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45所,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4.68万个,新增高一年级学位6000个。新建扩建和回收改建18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7000个。基本实现中高职合作办学全覆盖,推动更多中职毕业生升读大学。基本实现公办小学提供校内下午课后服务全覆盖。新增培育不少于40所品牌学校。

三、改善交通出行环境

高品质建设中心城区核心地段立体慢行连桥系统,强化鸿福路口片区空间联系。完成治理不少于50个交通拥堵节点,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系统优化公交线路不少于60条。建成10个重点停车示范项目,新增不少于6万个停车位,缓解市民停车难问题。

四、打造宜居湾区都市

建成2.8公里黄旗南麓文化带香遇走廊。建成三江六岸滨水岸线示范段,打造活力滨江地区。开放企石东清湖湿地公园、虾公山森林公园和横沥三角湖湿地公园。加快建设市儿童公园,新建、升级一批“园中园”儿童公园和公共场所母婴室。支持老旧小区改造,对符合规定的老旧小区改造试点项目给予财政补助。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多渠道统筹新增建设安居房约5000套,有序配租配售一批人才住房。推动无线网络优化,建设800个4G基站、5000个5G基站,增加东莞图书馆、市民服务中心等一批重点公共服务场所免费WiFi覆盖。

五、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加大生态岸线修复治理,启动滨海湾至松山湖的碧道建设,新建不少于150公里碧道。继续守护蓝天碧水,狠抓PM2.5和臭氧协同防治,全面完成河涌水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建设,创建66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450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东部中心医院、东南部中心医院与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合作共建,持续提升临床、科研、教学、服务水平。培育6家婴幼儿照护示范机构,提高东莞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在公立医院推广使用电子健康码“一码通用”。落实国家、省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和使用政策,降低冠脉支架、冠脉扩张球囊、人工晶体等高值医用耗材使用负担。有序实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计划,开展小学一年级入学视力健康普查教育,全面更新改造10000间教室灯光照明。

七、巩固公共安全和食品安全

以社区警务为支点,构建精准“防管控”体系,深化“二标四实”、群防群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大力夯实基层基础建设,推动案件数、警情数同比下降。打击效能稳步提升。实施“菜篮子”工程,培育60家“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检快筛不少于114.48万批次,食品抽检量不少于每年每千人6批次。

八、推动政务服务更快响应、更加便民

以第三代社保卡为基础,打造电子市民卡,实现全城民生领域政务服务“线上线下”一卡通用。实现公安户政等政务服务“全市通办”和南部9镇政务服务“深莞通办”,加快推动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全市村(社区)全覆盖。推广应用电子证照,构建电子证照互认体系,免除企业、市民办事出具纸质证照。推动12345热线扩容升级建设,座席规模扩容至300席。实现“五个一”轻松办电,确保申请更便捷、资料更精简、办理更快速、使用更稳定。实现管道燃气网上一键报装。做大做强“民生大莞家”服务品牌,形成不少于100个微实事亮点项目和100个微心愿典型案例。

九、全力稳住就业基本盘

城镇新增就业8.8万人,推动帮扶1.6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100%就业。“圆梦计划”资助2000名新生代产业工人攻读成人专科及本科。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0万人次。

十、打造文化共享和完善全民健身体系

举办东莞共享文化年系列活动,为市民推出100个共享文化空间、100项共享文化活动、100支共享文化团队和100个共享文化产品。推动全民健身服务站点全市全覆盖,为市民提供体质测定与公益健身指导服务。

新闻推荐

东莞制造 逆势突围

■2020年9月8日,东莞全球先进制造招商大会举行本报记者郑志波摄■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生产线本报记者郑琳东摄■202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