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利用,让革命文物绽放红色光芒 东莞茶山寒溪水古民居活化利用入选省典型案例

信息时报 2020-11-18 00:41

寒溪水古民居活化利用项目入选“2020年度广东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典型案例”。 □文、图 信息时报记者 陈武东

通讯员 茶山宣

11月12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省古迹保护协会与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志愿者协会主办的“2020年广东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典型案例宣传推介活动”发布会在广州召开。全省共有54个项目参选,经过专家初评、公众网络投票、专家终评等环节,最终评选出15个活化利用典型案例,其中,由东莞市文广旅体局选送、并会同茶山镇参与和指导的“东莞寒溪水古民居活化利用”项目脱颖而出,入选“2020年度广东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典型案例”,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茶山镇人民政府、茶山镇文化服务中心、茶山镇寒溪水村村民委员会等4个参与单位受到表彰,以及15名参与人员受到表彰。

革命文物活化利用与乡村振兴互融互促

东莞市茶山镇寒溪水村是一个以罗姓为主、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聚居村落。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罗涛、罗慧舒、罗慧贻故居(前塘街31号),罗柱、罗立斌、罗映梅、罗肇兴等人故居(岭仔巷107号),以及不可移动文物罗氏宗祠,是寒溪水罗氏族人心系家国、投身革命的重要见证,是弥足珍贵的革命文物。

2017年以前,寒溪水村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举步维艰,市、镇文物部门曾多次动员维修,但村民不愿参与,文物因年久失修逐渐破败。因先辈族人的革命传统未得到传承和弘扬,村民们在精神层面上未能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寒溪水村出现各种问题:组织涣散,派系纷争,基层选举矛盾重重;村集体经济落后,产业低端,只能靠办废品回收站、垃圾填埋场维持经济运转,导致垃圾围村,人居环境恶劣,成为典型的问题村、垃圾村。

为了扭转被动局面,2017年,市文化文物部门和茶山镇委镇政府紧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以寒溪水村文物保护和革命精神弘扬为切入点,按照“政府指导、乡村主导、公众参与”的运作模式,整合市文物维修专项资金和镇村乡村振兴资金,共投入 290 万元,对革命文物进行全面修缮,并将革命故居建成罗氏革命史迹陈列馆,展示先辈革命事迹,在罗氏宗祠展出寒溪水村史,展示家规家训和名人事迹。

在文物维修和展览策划过程中,寒溪水村充分发动党员和村民代表共同参与,通过挖掘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搜集实物和历史文献资料,深化了对家族革命事迹的认识,得到了革命精神洗礼。展览推出后,村干部带动村民参观展览,使先辈革命事迹在村民中传颂,让村民特别是年轻人深受触动,产生了强烈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凝聚起振兴发展的向心力,发挥了革命文物教育功能。

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全面提升

随着乡村振兴的进一步深化推进,2018-2019年,寒溪水村以革命文物为特色和主题,推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全面深入助力乡村振兴,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实现了生态宜居。革命故居的有效活化利用,带动更多村民将古民居、祠堂提供村委会统筹使用。寒溪水村紧扣“红色”主题,整合市、镇投入的乡村振兴资金2000多万元,以文物维修的标准修缮周边古民居、祠堂,活化为民宿或陈设场所,保留村落的传统风貌;实施人居环境改善工程,修缮道路,改造荒废鱼塘,打造红色文化主题公园,配置具有党旗、党徽特色的路灯以及红色题材雕塑,营造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氛围,优化人居环境,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

推动了产业兴旺。寒溪水村将红色文化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转化为招商引资优势,清退了落后产能,引进中科·智谷产业城、浩瀚原电子、龙智茂实业等优质项目,为村民带来了就业机会;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带来了新的商机,形成精品红色旅游线路,以“红色旅游+”带动住宿、餐饮和其他旅游项目发展。产业的兴旺,使村集体经营性纯收入翻番,从2016年的500多万元变成2019年的1265万元,村民增收,老人养老金增倍,增强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带动了有效治理。在革命文物维修和活化利用过程中,村委会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及时协调化解矛盾,形成干部团结、党群和谐的良好局面,并将相关经验延伸至基层社会治理各个领域,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红色文化的滋养,从精神和文化层次提升了村民素质,推动了乡风文明,社会治安环境得到有效净化。2019年寒溪水村获得“广东省民主法治村”荣誉称号,“问题村”转变成了“标兵村”。

加强宣传推广和积极参评造就经典案例

近年来,市文广旅体局和茶山镇委镇政府在扎实推进工作的同时,注意提炼相关工作亮点,总结工作经验,加强宣传和推广,增强寒溪水村红色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树立乡村振兴典型村落形象,打造成为重要的红色党建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首先指导寒溪水村配套革命文物和展览推出红色活动和产品。重组“农光曲艺社”,以先辈的革命事迹编排舞台剧,组织孩子传唱先辈革命歌曲,颂扬革命精神;传承传统风俗“卖懒”,打造“卖懒文化节”,推出“不懒散(伞)”等文创产品,激励青少年勤奋拼搏、奋发向上;借“七一”和主题教育契机举办活动,成为党建教育热门打卡点。

同时,全力参与广东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典型案例评选。市文广旅体局积极发动茶山镇和寒溪水村参与评选,加强与省文物古迹保护协会的沟通和联系,找准和提炼“革命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借力和反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工作亮点,不断精心打磨、完善申报材料,推动其成功入选“2020年度广东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典型案例”,也为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鲜活案例和样本。

新闻推荐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拓宽文化服务项目 长安“选堂大讲堂” 精彩讲座轮番登场

11-13日,长安“选堂大讲堂”先后举办茶艺、插花、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就深入推进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