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氏大宗祠: 屹立莞邑八百年 孕育“全国文明村”
宗祠山墙悬挂的赠送匾额
黎氏宗祠始建于南宋
内进神台侧上方悬挂的『进士』牌匾
以“德本”和“孝义”传世,成为黎氏族人的家训
▲檐角端坐的灵兽
黎氏大宗祠为三进院落,两天井,四合院式布局
特别报道148
策划:田恩祥
文/羊城晚报记者 唐波
图/羊城晚报记者 王俊伟
拥有800多年历史的中堂潢涌黎氏大宗祠,是东莞地区最古老的祠堂,也是岭南地区最大的宗祠之一。这座古建筑以“德本”和“孝义”传承闻名于世,成为黎氏族人的祖训家风,让所在的潢涌村数百年人丁兴旺,名人辈出。如今,中堂潢涌不但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精神文明亦走在前列,成为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
建筑美轮美奂,百年名人辈出
中堂镇潢涌村内,黎氏大宗祠傍水而建。宗祠正门之上,“德本”二字的牌匾熠熠生辉。这座始建于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的祠堂,是为纪念孝子黎宿割股和药治疗母病而建。相传,有一次黎宿母亲患了重病,他为了救母四处寻医,不惜割下大腿上的一块肉作为药引子,历经千难最终治愈了母亲的病。后来朝廷得知黎宿的至孝之举,赞其“孝义”,赐匾“德本”,并将其居住的潢涌村称为“德本坊”。从此以后,“德本”“孝义”就成为潢涌村黎氏一族的祖训。
“门对旗峰百代孝慈高仰止,祠环潢水千年支派永流长。”这是祠堂大门的门联,乃清代翰林学士黎溢海所撰。村里的老人告诉记者,由于祠堂前面有小河穿村而过,大门正对着东莞城区龙脉黄旗山的尖峰,因此有了此联。
在黎氏大宗祠后堂,至今还保留着两块明朝留下的古石碑,“为父者严,为母者慈,为子者孝,为妻为妇者顺,为兄为弟者怡怡愉愉。”碑文中的这句话,如今已经被摘录出来成为家训,教育引导村民传承美德,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在800多年的时间里,宗祠曾遭兵焚亦复建多次。在1993年,黎氏大宗祠为东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其间,潢涌村名人辈出,有文武进士5人,翰林学士两人,文武举人27人,秀才等不胜枚举……
“德孝”祖训传承,孕育“全国文明村”
潢涌村自古是东莞四大名乡之首,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潢涌坚持走集体自办工业为主的发展道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多次在全国村集体经济实力排行榜上有名。以2018年为例,村可支配收入6.43亿元,人均收入约6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在“德孝”文化的孕育下,潢涌还成为人尽皆知的文明村。从1995年起,潢涌每年开展“文明户”“文明户标兵”评选活动,并在2005年提出了“文娱乐民、德本育民、家训励民”的文化理念。
二十多年来,潢涌村以文明户创评为抓手,大力实施乡村文化培育与乡风文明润化工程,有效开展了“最美家庭”“健康家庭”等影响大、效果好的家庭文明创建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文明户、文明户标兵和最美家庭。2017年11月,该村荣获了“全国文明村”称号。
新时代深化内涵,已成为全省试点
进入新时代,“德本”与“孝义”的祖训家风继续深化。2018年11月,潢涌被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试点。
如今,黎氏大宗祠的旁边,一座现代感、科技范十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比邻。实践站选址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大楼,占地面积为6908.54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860.8平方米,一共分为6层楼,拥有实践前台、协调区、展示区、四点半课堂、图书阅览室、宣讲室、技能培训室、科普展览室等多个分区。是常态化加强全民思想、道德、法规和德本孝义精神等宣传教育,提升思想素养的重要阵地。
潢涌村党工委书记黎锡康透露,从今年起,潢涌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试点工作,将开展了24年的文明户评选升级为“文明积分进万家”行动,建立实施一个面向全村群众,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在内的“志愿服务行为积分奖励机制”。黎锡康说:“此举为引导生活在潢涌村的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创建行动,养成健康文明行为习惯,真正使文明创建标准从‘家庭—企业—个人’覆盖到全村各个领域。”
新闻推荐
东莞不再新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为高质量发展腾出更多空间
广东建设报讯一直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强烈意愿的东莞,针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出台新规。东莞市政府近日发布《关于拓展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