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国柱:做环保志愿服务22年 无怨无悔成立东莞市环保志愿服务总队,参与环保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超8000小时

南方都市报 2019-05-22 09:37

[摘要]成立东莞市环保志愿服务总队,参与环保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超8000小时

熊国柱参与环保志愿服务22年,他称“无怨无悔”。

人物

熊国柱,参与环保志愿服务22年,累计超过8000小时,平均每天约1个小时。2006年,熊国柱和另外两名志愿者共同发起成立了东莞市环保志愿服务总队,并任队长,至今队员有1293人。近年来,熊国柱带领团队设计了多个环保专项行动,包括“拯救红树林”行动、“河流守望者”、保护禾花雀家园等。至今,他获得大大小小共80多个奖项,包括“2018最美基层环保人”、“全国保护母亲河奖”、“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广东省最美志愿者”等。

身材清瘦、戴一副眼镜、神情温和……当熊国柱站在你面前时,你可能以为他是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事实上,他是不折不扣的“中年大叔”。从大学开始,熊国柱便投身环保志愿行业;后来发起成立东莞市环保志愿服务总队,并任队长,至今队员已有1293人。近年来,熊国柱带领团队设计了多个环保专项行动,包括“拯救红树林”行动、“河流守望者”、保护禾花雀家园等等。22年来,熊国柱把自己的青春和热情奉献给了环保事业。一路走来,他说:无怨无悔。

成立环保志愿服务总队

队员由3人增至1293人

熊国柱是土生土长的东莞莞城人。1997年高考填报志愿时,老师告诉大家:环境保护是朝阳产业,未来大有可为。熊国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环保专业,同年入读南京林业大学。

入学第一年,熊国柱加入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学校开展环保志愿活动。南京林业大学邻近汽车站,汽车站每逢暑假、春运,就会人手紧张。作为班里的团支书,熊国柱便组织团员和志愿者前去汽车站做卫生清洁工作。

2001年,大学毕业,熊国柱回到东莞,进入东莞市环境保护宣教中心,从事环保宣教工作。看到儿时清澈的河流逐渐变黑,空气不复清新,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为家乡环境的改变尽一份力。后来,熊国柱加入了东莞市志愿者协会。每逢周末,熊国柱都会前去旗峰公园清理垃圾,或者去车站清理牛皮癣等。

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到环保志愿活动中来,2006年8月,熊国柱和另外两名志愿者共同发起成立了东莞市环保志愿服务总队,熊国柱担任队长;这也是东莞第一家环保公益团体。至今,队员共达1293人,每年为社会提供超过2000人次的服务,累积志愿服务时间达到10000多小时。

东莞市环保志愿服务总队成立之后,连续多年开展月饼盒和年花回收活动;至今,累计回收了100多万个月饼盒,直接减少了300多吨垃圾的产生,超过50万名市民参与其中;每年回收的年花超过200吨。大家还将回收月饼盒卖出的款项悉数捐赠给罹患地中海贫血的儿童。大年三十晚上,将花农卖剩的鲜花回收送到敬老院,为老人们送去祝福。此外,将募集来的旧书送到云南普洱、广西宁明、龙胜、广东河源等贫困地区,至今共建立了8座爱心图书室。

发起

“拯救红树林”行动

2004年印度洋海啸发生,震惊世界。之后,熊国柱带领环保志愿服务总队计划做一些减轻海啸危害的宣传。在此过程中,大家了解到,红树林被称为“海岸卫士”,具有抵御风浪的作用。红树林湿地是鱼虾等海洋生物繁衍栖息的理想场所,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有一次,大家走访一家工厂得知虎门有红树;但由于围垦的缘故,这种红树已越来越少。于是,熊国柱和队员们去了现场,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红树。

2006年,“保卫地球之肾,拯救红树林”行动启动。熊国柱发动中小学生回收旧报纸换钱,购买种子去海边种植红树。“我们告诉孩子们,正是因为你们的支持,才能让东莞的海滩上生长出更多的红树林,他们都特别开心。”熊国柱说。

十余年来,熊国柱先后20余次组织市民去虎门、沙田、长安等海边镇区考察、种植红树林,在市民当中普及红树林相关知识;至今大家在海边种植了近3000株红树。同时,他还策划编印了《海之子———红树林保护手册》和《虎门红树林绿地图》,向市民免费派发。

“这个项目没有终点,因为环境不仅是当下的问题,更是未来的问题。尽头,就是人类在地球上消失的那一天。”熊国柱说。凭借“拯救红树林”行动,熊国柱当选为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手候选人。2009年4月,该行动获得“全国保护母亲河奖”。

“在东莞等经济发达地区,市民的环保意识并没有跟上经济的发展。我们想通过一个公益项目,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而保护红树林项目是一个载体。”熊国柱说,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这个目标贯穿了环保志愿服务总队开展的所有活动。

从简单志愿活动

向专业环保行动“升级”

在熊国柱看来,参加公益活动要发自内心地喜欢,这样才能长久坚持。“要让大家觉得做公益是一件好玩、有趣的事情。”与此同时,熊国柱和队员们开始向专业环保行动“升级”。

“目前,东莞在打水污染治理攻坚战。作为一位普通市民,应该怎么做?”为此,环保志愿服务总队推出了“河流守望者”行动,发动志愿者充当“河小二”,每天经过河流时,拍一张照片,等于为这条河写下一张体检报告;一年下来,360多张照片,就可以记录整条河由浊变清的全过程。

此外,熊国柱还发动志愿者成为“河涌侦察兵”。“水质是否好转,不是只能看环保部门公布的专业数据,市民还可以自己体验。”为此,熊国柱带领队员们制作“测水包”,发放给市民,用一些简单的化学药剂,就可检测水中污染物的含量。

为促进垃圾分类活动的开展,熊国柱组织志愿者开展“0废弃行动”,组织志愿者在家开展垃圾分类,把一些瓶瓶罐罐等可回收垃圾回收利用。同时,给参与垃圾分类的志愿者发放植物种子,让他们在家里种植花草,并发朋友圈比拼。此外,还组织志愿者在家种植有机蔬菜;下一步将推进水稻种植。

“很多小朋友不珍惜粮食,让他们自己在家种植水稻,可以体验粮食来之不易。”熊国柱说,“0废弃行动”就是告诉大家,环保志愿行动不一定要走出去,每个人在家里就可以参与。

保护“极危”物种禾花雀

2018年,环保志愿服务总队推出了“保护禾花雀家园”项目,并成为省级“益苗计划”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重点培育项目。

熊国柱介绍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编制了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根据受威胁程度,将物种分为“无危、近危、易危、濒危、极危和野外灭绝”6个等级。学名为“黄胸鹀”的禾花雀历经13年,在这6个等级上就经历了“五级跳”,即2004年由“无危”变成“近危”,2008年变成“易危”,2013年成为“濒危”;2017年12月,直接被归入“极危”。

熊国柱说,东莞曾经有很多禾花雀,由于肆意捕杀,禾花雀数量越来越少,导致生态失去平衡,保护禾花雀迫在眉睫。

为了更好地保护禾花雀,也为了让大家能更有兴趣地参与到禾花雀的保护中,环保志愿服务总队想在东莞寻找一块土地种植水稻,这样就能吸引更多的禾花雀回来栖息。同时,他们还计划在稻田旁边修建一座观鸟屋,让大家能更好地观察禾花雀的各种状态和习性。

“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让禾花雀更多地出现在东莞,是一件让大家都觉得非常开心、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熊国柱说。

带领家人一起参与

环保志愿活动

不知不觉,熊国柱成为环保志愿者已有22年,参与环保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超过8000小时,平均每天约1个小时。

“近年来,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东莞的水逐渐变清了,空气变好了;越来越多市民主动参与到环保志愿活动中来。”熊国柱说,一路走来,他无怨无悔。但也有遗憾。“我很多年没有带孩子去过游乐场,很少有空和家人去看一场电影。”熊国柱称,现在孩子长大了,妻子和孩子也经常跟他一起参与环保公益活动,这让他颇为欣慰。

在熊国柱看来,公益不是有钱人、有闲人才能做的;只要用心,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公益也不仅仅是帮助他人,还可以帮助自己成长,让人与环境更加和谐。”

策划:南都记者李平严铧

统筹:南都记者严铧田玲玲

采写:南都记者田玲玲

摄影:南都记者刘媚(除署名外)

新闻推荐

大朗毛织连赴三省取经对接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马骏通讯员叶效波)记者昨日从大朗镇获悉,该镇党委书记谢锦波率队赴浙江濮院、山东聊城、河北清河等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