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邑流芳 从古建筑特色的角度谈北京上斜街东莞会馆

南方日报 2019-05-10 06:59

歇山顶示意图,东莞会馆正厅房顶即为此形制。伦志清供图

硬山顶示意图,东莞会馆老房房顶即为此形制。伦志清供图

1951年伦志清与哥哥在东莞新馆。伦志清供图

会馆1915年建祠堂对称垂悬柱。伦志清供图

前院中央的大厅古建筑确显古老且别具特色,高大精美。设计之初,本应该考虑周边留有较宽阔的地方,以利于活动及绿化植树。但是,大厅东侧紧靠狭窄的游廊,贴着东院西房背面。这西房是普通现代砖瓦房,而且,大厅旁的四合院虽然建制规格较高,但牵强附会:北面是五间房的“式古堂”祠堂,是1915年的民国建筑;院内南面一排房也是后建的;只有东厢房是有年代的青砖瓦老房。可以断定,此四合院不是年羹尧时代留下的院落格局。

文:伦志清

清末,建立东莞会馆初期,东院的东南面有个跨院,通过小过道,是一片较大的长方形的空地,呈“刀把”形状,往北连着祠堂;东边一条南北狭长甬道,甬道宽约两米,甬道东侧碎砖砌的围墙比大人高一点。笔者少年时,脚下垫几块砖,爬墙头即望到隔壁的番禺会馆院落的西部,那是较开阔的空地。笔者推测,最初,年羹尧宅地应该包括番禺会馆西部的地方,是先后转卖割据出去的。从东莞新馆的建筑格局平面图参看,这东部院落极不规范,凭雍正年羹尧抚远大将军的官品不会有这么憋屈房产。

笔者经实地勘察,并对居住会馆东南部空地房子住户徐苏慈爱之孙徐理坦调查后,弄清了有关会馆一隅历史真相。原会馆东莞籍苏慈爱于医学校毕业,是精明强干的妇女;其丈夫徐齐嵩执医在南口铁路医院时被军阀打伤,不幸染病去世。苏慈爱带着两儿两女居住紧凑,有了妇科医生的职位,生活富裕起来。后来经会馆董事批准,其在1927年自费利用会馆东南部的“刀把形”空地,盖了一排砖瓦房及小院。1937年抗日战争初期,苏慈爱的长子徐树仁(又名:徐干)是中共地下党员,领导爱国青年学生,在此东跨院曾经组织抗日聚会、宣传,后去延安。这三间房在1956年一并算东莞会馆产权,会馆共计90间房上交北京市房管局了。此跨院南墙后面也是会馆的财产,五间平房(马厩)及一眼古井,原登记地址:储库营胡同甲6号。

寻觅东莞会馆一些主要建筑特色,能窥探隐藏的历史信息。北京市西城区政府所以把上斜街东莞会馆院作为腾退重点,保护历史文化古建遗迹,针对的主要就是院中的单檐歇山式古建。这种建筑房顶及房檐从四个方向流雨水,从清雍正年至今已290余年历史,传是年羹尧的书房花厅,俯瞰为“凸”形,面积164平方米。建馆时,曾在房脊角山花的位置上悬挂“吉星拱照”的木牌,作为镇宅、避邪用。房下曲折回转抱廊,给人视觉房间多而扩展的感觉,是建立在离地面半米高的台基之上,和主人官职相配;数十根青石基座立柱均匀摆布,支撑着整个梁檩、屋顶,仰头细看梁檩、榫卯咬合鬼斧神工,感觉非常“结实”!在1976年夏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时,当时的大厅住户陈诚斌亲眼看见房柱晃动幅度达一尺,过后,不塌无损。大厅有雕梁无画栋,推测历史上,清雍正年间,年羹尧被赐死,此院内主建筑完工,没来得及彩绘,或设计简朴。

房顶为小筒瓦,不仅排列美观,便于修换瓦当,而且对及时排除雨水防漏起到很好的密闭作用;檐瓦呈圆形图案,由于各历史时期的修缮换瓦,檐瓦的图案五花八门,如同展览,有“万”、“寿”、“喜”字和“莲花”、“菊花”图案等。大厅初为“书房花厅”,日东学社驻此院时应为“学堂、客厅”,辟为会馆时是北京东莞学会师生开会、组织活动的“教室及会议室”。大厅内部显示了先人的聪慧,在大厅南北方向,两侧各有通体高的折叠木板墙两块,折叠处有合页,两侧靠立柱承重有转轴铁合页,4块木板形成隔断墙,可以把大教室分成两个小会议室,隔断墙折叠到旁边就是大会议室。当时陈伯陶、康有为和宋伯鲁等文人常到此书写楹联,特意挂“希古堂”匾额,正房大厅由此可称为“希古堂”。当年建筑设计之初颇为人性化,不嫌繁琐,大厅东侧有两进门,仅靠走廊;在廊下的北、南、西侧各有长1.5米的青条石三层台阶作为进出、上下之用。

东莞籍学生主要在希古堂及周边活动。周围装饰有栏杆条凳,通连彩绘游廊,贯南北至东南院房,拐弯经南围墙至南房。游廊宽1.2米,总长约30米,为平顶,探出檐遮雨,檐下立面为长木板连接彩绘,还有菱形木格装饰。会馆各主要院落均有树木花池及月亮圆门。上世纪六十年代,东莞籍的陈四奶奶、郭婆、钟婆和邓家居住在大厅。

到会馆参观人的眼光一般都盯在大厅古建上,而忽略了有悠久历史的同年代另一座古建、甚至可能比大厅建造还早一些的会馆里院的南房。这就是笔者的祖父伦明开馆时入住的五间南房,包括正房带前廊的三开间,东西耳房各一间;以及6米宽的后院,显出向阳的北房。笔者从童年就知道此院和住家多是古代建筑,而且有体验,见到自家屋檐下有下垂的圆柱,像是皇家公园房子的木雕,但是没有彩绘痕迹;有一次从自家门框上掉下一小块“祥云状”木雕,把玩了很长时间。特别是自幼看到自家房顶为什么是瓦楞铁的谜团没有解开,凡是下雨家先知,顶棚劈里啪啦老响,下雹子更是恐怖半天!笔者听父亲说上世纪40年代此老房顶,瓦木残破,曾挑顶换成了“洋铁皮”,这是会馆院唯一的、曾挑顶的瓦楞铁皮顶房子。上世纪七十年代,笔者曾到达智桥胡同同学家,其父亲说曾和上辈老人在上世纪30年代开“永利斋”裱糊铺,曾给会馆伦教授家裱糊顶棚,因为老青砖瓦房屋顶棚尽掉土及碎石木渣,顶棚得重糊大白纸,由此可推测古建的老旧程度。

今年夏,特意故地重访会馆中笔者家老宅,看到拆去违建,又露南房的两个垂悬雕刻木柱,被多半圈砖泥包围。好在伦家搬走后,是邻居木匠刘满仓居住,懂点古建规矩,在垂悬雕刻木柱周围留下了2厘米空隙,夹缝中有散落的朽木块,呈深褐色,雕刻木件布满横竖交错的裂纹及碎木块,深入到柱芯,推其历史年代足有200多年不在话下。直径20厘米的雕刻垂悬柱,长60厘米,圆周雕刻了两层带波纹的荷叶,虽有残损,仍颇具动感,可见匠心;莲瓣的弧形清晰可辨,倒像一把儿香蕉令人生怜!两个对称垂悬柱的间距2.9米(中间房),系三间青砖砌缝、方砖铺地的老房。

笔者自幼对自家老房情有独钟,喜好在两开间大书房玩耍,这是笔者祖父伦明留给父亲伦绳叔的书房,两面墙都是老式组合书柜满是书,特别是通往后院的南房门内周边有个独具特色“小屋”。笔者对其用途一直心有疑惑,两平米多见方面积,东侧有窗楞装饰是黑褐色老旧槅扇,把角北侧有长条窄槅扇,上下有小铁环安插门轴之用,有门槛及门大小位置供出入;一面靠墙没有槅扇,笔者的爸爸、妈妈称这个地方为“过道”。直到去年笔者到山西去旅游,看到山西和北京的四合院有相辅相成的影响,参观慈禧太后西逃时住过的富商家四合院,曾经下榻的屋子不大,一进门豁然看到有特色的三面槅扇“小屋”!竟和笔者在东莞会馆老屋南门“过道”相似,装饰更精致、严密且有二道门。讲解员称:这叫“暖槅”,主要是讲究的富家人为冬季前后,遮挡风寒之用!笔者才恍然大悟,会馆住家也曾是清代官宦或富家人居住过。

文:摘自莞城图书馆季刊《尚书》。

作者:伦志清是近代著名藏书家伦明之孙,东莞市科技经济发展促进会(北京)副会长

新闻推荐

实施三大行动计划,搭建成长平台 东莞以“粤菜师傅”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东莞技师学院的学生正在认真雕刻面点花纹。南方日报记者孙俊杰摄最近,东莞迎宾馆的出品总监蔡志军很忙,作为去年东莞评选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