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海丝史上的“岭南风”
宋朝曾在中国古代海洋史上留下浓重一笔。小说《打春》选取了北宋前期作为横截面,整个故事起于岭南,终于岭南,展现了千年之前我国与世界各地海上贸易的盛况,讲述了平凡人的奋斗史。书名“打春”是北宋习俗,意指鞭打土塑的春牛,寄寓耕耘、奋斗之意和对收获的祝福。
小说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线,女主人公沈阿契的命运悲欢与海丝发展紧紧相连。由于父亲进口的三船香药在海上遇到台风翻船,一个原本富裕的家庭跌入谷底。丈夫的出蕃又使她开始了“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守候。最后,她在烧瓷龙窑的炉火中开启了余生的温暖。
《打春》中的岭南风格较为浓郁,不少跟海上丝路密切相关的岭南符号穿插其中。例如,广州扶胥镇的“祈风大会”,让人想到今天黄埔区的波罗诞。扶胥是古代黄埔的一个地名,“祈风大会”在当时也是一个名扬四海的盛会。
又如潮州瓷。宋朝潮州瓷是在外贸需求的刺激下发展起来的,外贸特征极强。当时从业者多数是个体小窑户,瓷窑规模大、产量也大,走的是合股经营、联合烧制的道路。这些历史细节也被镶嵌进《打春》的情节里了。
此外,在《打春》中,也提及了当时销往世界各地的岭南重要出口商品荔枝,当时出口的不是鲜果,而是荔枝果脯,时人已经有一套成熟的腌制工艺,也出现了荔枝期货等商业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打春》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线,但海上丝绸之路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小说也融入了经济史的几个典型素材,例如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世界上最早的市舶条例(海关法),探讨宋铜钱在世界上的影响,并戏剧性地呈现了北宋前期的“有价证券交易所”。
新闻推荐
看了本文标题,也许你会发现,“栋、[~公式~]、冻、胨”四字,偏旁都有一个“东”字。是的,它们都属于“形声字”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