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纸读史 一张旧明信片上的瑞光书院

潮州日报 2020-04-17 11:33

▲美国波士顿浸信会传教士联合会拍摄的瑞光书院

□张加和

清朝时,在饶平县黄冈镇沿海地区,有渔民在泊舟晒网时常发现半夜附近沙滩上隐约有奇异的光芒。忽然有老者想起来:“哦,前朝的时候,那里曾有一座瑞光台,广达数丈,高达数仞,可惜后来遭火焚毁了,如今"瑞光"重现,那一定是祥兆吧!”于是,渔民们向当地官府报告,提倡重建瑞光台。清雍正、乾隆年间,瑞光台重建。依着瑞光台,人们又修造了一座瑞光书院,聘请当地饱学之士培养儒生,一时间饶平文风鼎盛,人才辈出。随着清末废科举,瑞光书院改为饶平第二高等学堂,也就是后来饶平第二中学的旧址。[据陈沅《饶平县志补订》卷二“学校”十七叶,瑞光书院明崇祯初始建,后有瑞光台。清初遭火,旧基垦为田。雍正十二年甲寅再建瑞光台,乾隆十二年丁卯建书院。乾隆二十一年定有膏火。民国十三年,陈沅创办县立第二中学校。]如今,关于瑞光书院的遗迹,也只剩下瑞光台这一座故物了。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发现了一张美国波士顿浸信会传教士联合会(AMERICANBAPTISTMISSIONARYUNION,BOSTON)发行的彩色摄影明信片,它距今应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了。只见明信片上印着风景图画,是一座传统书院的模样,下方写着:“ANativeChineseAcademyatUngkung,SouthChina。”翻译过来,意思是:在中国南方Ungkung地区的中国本土书院。“Ungkung”是源于清末的邮政式拼音,正是饶平黄冈。这老旧明信片上的风景,不正是饶平县黄冈镇百年前的瑞光书院么!虽然年代久远,上面那风景图画的着色已有些褪淡了,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领略到当年瑞光书院与瑞光台的风采。

画面中有两个成年男子的形象,正好与书院高大的门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可以想见当年书院规模之宏大。早年《饶平文物志》(1985年油印本)记载,瑞光书院占地约十亩,计有平房18间,教室6个,坐东向西。书院中间建有一个大礼堂,可容纳300余人开会听讲之用。据说它堪称饶平全县书院之冠,比之位于县城中心的琴峰书院犹能胜之。

两个成年男子,一个垂手在兜,另一个负手而立,较之画面远处的瑞光台,二人身影更觉渺小。当年的瑞光书院中有一个大旷埕,瑞光台便伫立在旷埕中央。这是一座三层八棱形亭格式楼台,土木结构,高约18米,各层饰以回廊,顶端正中是一个高约2米的宝葫芦,造型非常典雅。瑞光台历经沧桑,几经修复,现存于饶平县机关大院内。两相比较之下,见它依然保留了百年前古楼台的那番韵致,俯仰之间,不由令人生出岁月之慨。

从画面中还可以发现,那时书院建筑露出基台较高,前方多见沙石,似是一片滩涂,再往前便是流经的黄冈河,那已是画面以外的事物了。当年的瑞光书院位于黄冈瓮城之外,可说是比较偏僻的地方了。那时饶平大澳、碧洲等地都是海水,这一带则是河水汇流冲积而成一片绿洲,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围青山埭、叠石埭等,才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陆地。笔者试着找寻图片摄影的位置,应是在黄冈河畔。书院中那颗高大的古树已经不见了,而换成了更多郁郁葱葱的草木,那片沙滩石子也早已铺成了行车络绎的沿河公路,河畔的步道和亮化绿化工程更是焕然一新,黄冈河南一带的繁华景象,全是古人无法想见的。

这件历史影像资料,到底是谁留下的呢?据史料记载,汕头岭东浸信会于1892年在黄冈北门外枫林汫(即今饶平县人民医院内)创立教会,此后十来年,彩色摄影技术才渐渐传入中国。这张照片也应是这段时间岭东浸信会的某些教牧人员拍摄下的。这可说是外国友人对潮汕地区文明历史的一次见证了。

“瑞启河图,龙马偏先识字;光分太乙,神仙亦喜读书。”这是当年瑞光书院中的名联,道出了人们对美好祥瑞的寄寓和对饶平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重托。瑞光台于1981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饶平县人民政府拨款重新修茸。瑞光书院的后身饶平第二中学历经发展,已成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并于2019年复办初中部,饶平全县各项教育建设也正提速快跑。那张明信片留下的老旧风景,在新时代勾勒出新色彩,向世人展现出全新的生命活力。

新闻推荐

黄冈城杂忆(之一)

有序:据说人有些岁数了,容易怀旧,回忆当属此列;然事有未尽然者,孔夫子云温故而知新,回忆可以引发人对未来的思考或者想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