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莞邑风物 不忘燃情岁月 这一年,我们以文化遗产夯实城市底蕴
2019年12月18日,太平手袋厂陈列馆落成启用。1978年被定格,“旧厂房”式的青砖灰瓦建筑,让观者犹如进入“时光隧道”,回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穿越时光沉淀,重回激情燃烧的岁月。
太平手袋厂“重回”虎门,对于2019年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事件,它让我们重新认识东莞这座城市的过往足迹,我们该留下什么,记取什么。千年古邑,历史烽烟,在这片土地上,留存着厚重的历史陈迹,留存着绚烂的民俗文化,那些老建筑,旧遗址,那些流传下来,依然被传承着的风物习俗,都在述说着一座城市的厚重与丰盈。
2019年,在文体旅相结合,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东莞通过深入挖掘文化遗产夯实城市底蕴,策划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传承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以保护利用修缮文物、提升文博服务水平、开展“非遗+”交流活动等,增强了市民百姓对东莞城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高品质文化引领型城市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总策划:张树坚
监制:雷石鹏、何杰
统筹:刘爱琳、龙小晖
执行:东莞日报文体新闻部
图片:唐汉成、卢锦波提供
通过文物讲述东莞好故事
2019,太平手袋厂陈列馆正式启用,全景再现中国内地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的历史风貌,这是东莞改革开放先行地的重要标志。
太平手袋厂陈列馆就是一个阵地,讲述了东莞改革发展的好故事,是东莞城市精神,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的记忆原点。
2019,东莞从这些标志性的历史陈迹中发掘东莞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内化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提升东莞对自身历史的认同与自豪。
2019,东莞文物保护方面也同样收获颇丰:国务院2019年10月16日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东莞村头遗址和蒋光鼐故居入选。至此,东莞“国保”总数达9处,仅次于广州、梅州、韶关,与潮州并列全省第四,是全省“国保”分布密度最高的地级市。此外,迎恩门、东莞中学旧址等10处入选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莞成为全省省级以上文保单位密度最高的地级市。
如何利用好这些历史遗产,同样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开展民俗旅游文化节、“非遗”旅游路径的设计,还积极推动茶山镇寒溪水村通过构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促党建”新模式,打造东莞红色党建基地。鸦片战争博物馆、东江纵队纪念馆、东莞展览馆、袁崇焕纪念园、蒋光鼐故居等在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革命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活化民俗展示莞邑风俗画
一方莞邑风土人情,一幅美丽风俗画卷。东莞绚丽的民俗风物凸显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厚重和文化底蕴。在建设高品质文化引领型城市的大背景下,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入挖掘、活化、展示东莞最纯粹本真的民俗活动,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民俗大戏。
过去一年,东莞民俗活动好戏连台——2月,“大步巡游”燃爆麻涌,大步村万人空巷、人山人海、鼓乐齐鸣、喜气洋洋,感受百年历史的民俗文化的迷人魅力;5月,“茶山游园会”热闹开场,引来央视向全国推介东莞传统文化;8月,石排镇塘尾古村迎来“康王宝诞”,康王巡游、明德醒狮、传统美食;11月,岭南开腊日,“腊味人气王”评选、东莞腊味文化游径设计对话;12月,茶山“南社斋醮”开锣,百岁斋千叟宴、上香祈福、斋醮巡游……放眼远去的历史遗存,东莞正年轻;不忘被时光带走的辉煌记忆,东莞依旧激情燃烧。
过去一年,东莞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以非遗为切入点,唤起共同文化记忆——策划开展“美丽湾区幸福游会”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列活动暨2019茶山茶园游会;成立“东莞非遗墟市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联盟”;举办岭南开腊日系列活动,更好地传承保护和宣传推广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2019年,在东莞这座城市,市民可以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正以多姿多彩的形式呈现,传承着古老风俗、“非遗”滋养着普通百姓的生活,带来了生活品质的升级。
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岭南文明重要发源地、华南抗日根据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东莞以快速发展的经济闻名于世,东莞也以深厚的城市底蕴感染世人,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在新时代守正创新、融合发展,全力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围绕建设高品质文化引领型城市的工作目标,深入挖掘文化遗产,厚植城市文化底蕴,为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实文化支撑。
新闻推荐
□陈典松人物传记的写作,向来见仁见智,并无一定程式,尤其为生人立传,不是一件易事,要让当事各方满意,又不失作者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