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事画家写成的许钦松传

羊城晚报 2020-01-05 12:58

□陈典松

人物传记的写作,向来见仁见智,并无一定程式,尤其为生人立传,不是一件易事,要让当事各方满意,又不失作者自己的独立判断,做到不媚俗,有新意,角度、分寸的把握,都会面对种种挑战。既要面对现实,又不落入俗套,绝非易事。

《刀耕墨旅——许钦松小传》是鄞珊的大作,作为潮州人,她对潮汕文化有很深刻的了解,在整个叙事过程中,都透着深深的潮汕文化的底色。用“樟树下”作为第一章的标题,揭示了明确的乡村叙事格调。梦的碎片/随着不冷不热的风儿/飘荡起来/有的挂在树梢上/有的掉进老井中/有的落在菜地里……正如弹琴,起手处,常常是作者写作的定调点,开篇别有必裁地选录了传主许钦松的这首小诗作为引言,奠定了整部作品潮汕乡村风味的基调。

鄞珊是一位画家,以绘画和散文见长,反映到她写的文字里,正如关于许钦松出生的这个潮州小山村的介绍,就有明显的画面意境:“家里首添男丁,这一刻,不仅是这个家庭,也给邻里和亲戚增添了莫大喜乐。这婴儿的哭声响亮,透过院子,抵到周遭。他的到来满足了父母的期待,母亲心花怒放,要知道,男孩子也让媳妇腰板挺直了起来。”能写出这样的细节,这只能是作为一位来自潮州的作者。

在很多传记作品中,我们会看到一些先天的或与传主命运相关的信息暗示,比如,科学家从小就热爱刨根问底,艺术家从小就有常人不具有的艺术天分,政治家或革命家则有天生反抗的秉性,但在鄞珊的笔下,传主就是一个乡村孩子,或者也有他受到地方戏剧、音乐、美术等环境方面的影响,但他自始至终都是山村里走出来的美术家,他从小与别的孩子并无特异之处,他一样受到家人的影响,一样有调皮、淘气和懵懂的时候。

在作品的谋篇布局上,看似碎片化的编织,却是用画家特有的眼光,再现了传主成长的清晰、完整的人生画卷。用浓重的笔墨写许钦松的成长过程,把传主的人生叙事重点放在了他的前半生,是非常恰当的,讲述传主本人的努力与奋发向前,也描述传主成长的时代画卷,既反映传主成长环境,也留下历史的印记,给读者以更多的思考。

一般而言,传记写作会注重叙事语言的平实与严谨,在结构方面更加强调整体性。而鄞珊在写作过程中似有意突破传统的传记叙事模式,在语言和结构方面,都有明显的特色。在这部《刀耕墨旅——许钦松小传》里,通篇都能看到散文化的、诗意化的语言意境表达。结构方面,作者采用了开放的模式,毕竟是为在世者写传,结尾部分没有兜底的结论,而是用相关的媒体报道,用第三者视角来表达——这样写,是有风险的,容易让人有虎头蛇尾之感,但采用这种方式,可以避免落入歌功颂德的俗套。

新闻推荐

擦亮凤凰山畲族发源地金字招牌 首届中华畲族发源地潮州凤凰山文化交流会举行

2019年12月25日,首届中华畲族发源地潮州凤凰山文化交流会在文祠镇李工坑村开幕。雷贤明摄开幕式盛况。雷贤明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