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投入重塑岭南水乡风貌潮州庵埠“母亲河”告别“肮脏溪”

羊城地方 2019-12-26 10:12

经过整治改造后的庵江溪重现了岭南水乡风貌

经过整治改造后的庵江溪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赵映光王漫琪通讯员杨馥娜朱玉娴吴伟坚

“春节邀您到我的家乡庵埠来,邂逅如诗如画的岭南水乡风情。”“庵埠人过年又多了一个休闲新去处,在外地学习工作的朋友,过年一定要回家来看看哦。”近日,来自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的阿源(化名)接连发了几条朋友圈,“卖力”地为自己家乡“打call”,一种无以言表的自豪感跃然纸上。

羊城晚报记者留意到,阿源极力推荐的庵埠镇网红“打卡点”,就是被当地人誉为“母亲河”的庵江溪。而鲜为人知的是,流经庵埠多个村落、哺育着数万沿江群众的庵江溪却也曾一度因污染问题,溪水发黑发臭,而被许多当地人戏称为“肮脏溪”(潮语发音与庵江溪相近)。

从“肮脏溪”到家乡人自发推荐的“网红打卡点”,庵江溪的“逆袭之旅”还得从今年5月份正式动工的庵江溪沿岸景观提升及立面改造工程说起。羊城晚报记者在日前的实地走访中获悉,该改造工程已处于收尾完善阶段,预计今年春节前完工。

实地走访水乡韵味已日益显露

“庵江溪又名内关河,是庵埠的‘母亲河’,自东向西流经官路村、乔林村、仙溪村、外文村、官里乡等11个村(社区),沿江居住人口约4-5万人。”在日前的走访中,阿源带着羊城晚报记者沿着庵江溪边走边聊。

站在护堤路赐茶水闸段的堤坝上,向西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写有“庵江溪”三个大字的路标,黑白灰相间的路标造型取自潮汕传统民居“厝角头”,别有一番韵味,“这里就是庵江溪引韩江水的源头了。”阿源说。

顺着阿源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奔腾向西的庵江溪源头水流湍急,水量充沛。继续放眼西望,江面上横跨着多座古色古香的桥梁,沿江两岸绿化景观遍布,保留潮式传统建筑风格的老厝换上了黑白灰为主色调的外立面“新衣”,浓郁的岭南水乡气息扑面而来。

“以前沿江两岸的乱搭乱建到处可见,很多违建还是用于经营小食肆的,对环境的污染、对母亲河的整体破坏程度可想而知。”阿源告诉记者,此次政府对庵江溪的改造工程力度特别大,所有违建和广告牌都拆除了,而且对沿江两岸的商铺都增加了统一的木质广告牌,多层近代建筑则按原状修复,并增加中式空调罩,墙面统一贴砖或刷上白色漆。

据当天与记者同行的潮安区住建局市政股工作人员潘金淳介绍称,从庵江溪源头的赐茶水闸至万和桥,为此次改造工程的河段,总长约2.3公里,河上共有10座桥,8个亭子,此前桥梁、亭台的样式都较为普通,如今这些桥梁、亭台全部按照中式风格进行改造,桥洞宽度及高度可满足当地龙舟比赛需求,并且增加了装饰灯光,尽显古色古香。

尤其是在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之时,庵江溪旁灯火通明,古桥建筑与河水相映成趣,处处浸透着宁静与古朴。尽管改造工程仍在抓紧收尾完善阶段,预计鼠年春节前后才能整体完工,但许多当地人都喜欢在晚饭后,携老带幼地到江边走走逛逛。

群众感受庵江溪新貌成家乡门面

看着庵江溪及沿岸已是新颜换旧貌,曾经美丽的岭南水乡面貌也在逐渐重回人们的视野,许多庵埠人都倍感欣慰。

“我自己小时候,就是在庵江溪里学会游泳的,那时候这里的水清澈见底,不仅可以用还可以喝。”潘金淳告诉记者,曾经的庵江溪,因为每日产生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致使水体黑臭现象日益严重,一度成为“肮脏溪”,看着“母亲河”被污染成了臭水沟,当地群众痛心不已,庵江溪也一度成了许多当地人都不愿提及的一个尴尬话题。

而面对群众的翘盼已久民生诉求,当地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特别是在今年5月份,《潮安区庵江溪沿岸景观提升及立面改造工程设计方案》正式敲定后,庵江溪开始了蜕变升级之旅。

据悉,根据上述方案,有关部门从今年5月份起,对庵江溪进行了两岸立面改造和水体整治,包括河道清淤、步道铺设、赐茶闸室改造、新建古港广场、八座凉亭改造、路面黑底化、路灯工程和溪面亮灯工程等项目,总投资额在5000万元左右。在上述项目改造完成后,当地党委政府下一步还计划在庵江溪增设游船项目,供游客泛舟游玩。

“古色古香,特别美,环境好了之后也带来客流量,我们的生意也变好了。”庵江溪沿江商铺户主张伯告诉记者,庵江溪经过升级改造后,人居环境得到提升,特别是夜晚的灯光亮化使得庵埠小镇更温馨有情调,群众更有幸福感获得感。

同样为家乡母亲河的美丽蝶变自豪的还有阿源。阿源告诉记者,因为脏乱差等原因,他以前几乎不敢带外地朋友去庵江溪周边游玩,“感觉还是比较丢脸的”,如今看着“颜值”日益提升的母亲河,他则成了“自来水”(网络语言:即因为发自内心的喜爱和欣赏之情,或不由自主,或满腔热情,去义务宣传),“春节要是有朋友过来,庵江溪将是我们必去的‘打卡点’。”阿源笑着告诉记者。

历史钩沉海丝地标庵埠海关旧址

值得一提的是,沿着庵江溪顺流而下,在万和桥附近的空地上可见一艘崭新的巨型木船,这里便是由原来的万和市场新改造而来的古港广场了。而之所以取名“古港广场”,并且要在此建造一艘巨型木船,则是因为这里曾是粤东“各口之首”庵埠海关的所在地。

据悉,在2018年年初,庵埠海关成功入选“潮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庵埠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历史,逐渐被世人所了解。一个小镇的海关办事处是如何能够成为海丝地标的呢?

据悉,这还要从400多年前的一个小墟市说起。明朝末年,一个名为“渡头庵墟”的小集市在今潮州市潮安县庵埠镇悄然形成,并在康熙年间盛极一时——在此设立的庵埠海关是当时粤海关第三总口,汕头、潮阳、海门、澄海、樟林等16个小口,成为粤东“各口之首”,潮汕各地商船皆云集于此。《潮州府志》中也曾用“集百货之舟,如蜂屯蚁聚”来形容繁盛时期的庵埠港。

为何曾经的庵埠港地理位置如此优越?杨焕钿介绍,原来以前的海岸线距庵埠仅咫尺之遥,在庵埠寨往南不远处便立有“去海已咫”的牌匾,而庵江溪横穿整个庵埠寨,成为当时潮汕地区商船出海的不二选择,只是后来由于海岸线南移和汕头港的崛起,庵埠港的地位优势才逐渐减弱。1853年,粤海关在汕头妈屿岛设置潮州新关,庵埠总口及其所辖各口均归其管辖,庵埠总口自此变成分卡。直至1931年,庵埠海关才最终被撤销。

据介绍,庵埠镇希望借助庵埠海关入选潮州海丝文化地理坐标,及此次庵江溪改造工程的有利契机,在即将新建落成的古港广场上,布置有地标式意义的相关设施,使其成为庵埠镇的一块新地标,让更多庵埠乃至潮汕人了解庵埠海关的这段历史。

新闻推荐

潮州市区枫春南路路灯“失明” 市路灯管理所:预计本周恢复照明

本报讯(记者吴育杭)近日,有市民反映,在市区枫春南路部分施工路段,道路两侧的路灯处于“失明”状态,给市民及车辆夜间通行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