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腰”和“缚臂”

潮州日报 2019-01-23 11:12

旧时潮俗,除夕要给老人、小孩送压岁钱,潮语称“压(读<刀楹4>)腰”。新正互相拜年,主人在给登门的孩子送红包时,往往会说一声:“给阿囝缚臂。”“压腰”现时尚通用,“缚臂”一词,年青人也许就感到陌生了。

压yà,主义项为“从上向下施以重力”,潮语文读音<淹4>,白读音<刀楹4>,如言“哑人压死囝”、“心肝头压块大石”、“压横压直”等等。不过,把压岁钱称为“压腰”,外地人乍听起来,可能会一头雾水,莫名其妙。因为,“压腰”既不是指类似“压腿”一类的练功方法,而且它还是一个成词,原指古代妇女挂在腰间的饰物;也指一种布制的紧身腰带,中间有个袋,可藏小件的珍重物品。《水浒传》第六十一回:“(燕青)系一条蜘蛛斑红线压腰,著一双土黄皮油膀夹靴。”说的就是此物。但潮语“压腰”的本意,却是指“可藏在肚兜里的压岁钱”。其句型、涵义略同于“压装”(谓充实行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细柳》:“(母)末又以链金一枚付之,曰:"此乃祖宦囊之遗,不可用去,聊以压装,备急可耳!"”)

肚兜,也称“兜肚”,是指贴身遮护胸腹的菱形或三角形布片,有的有袋,用以贮物。明·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写皇宫内的金像被盗后,“盗藏之肚兜,日夜随身。”从前妇女、小儿多用,如今儿童系肚兜以防睡眠时肚脐受凉的习象,仍然可见。潮人称“肚兜”为“腰兜(读<杜>)”或“兜<杜>腰”,此即“压腰”一语中所指的“腰”。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压岁钱》谓:“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但把钱放在床脚,未免过于显眼,且有诱使贪心者“顺手牵羊”之弊端,故后来放置压岁钱的习俗有所变动。鲁迅《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说:“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可知至迟到清末民初,压岁钱已改为“派红包”的形式。潮人则认为,红包放枕边,似乎还不如放在贴身的“腰兜”更妥当,于是便把“可妥藏于腰兜的压岁钱”简称为“压腰”。而且还扩大送压岁钱的范围,把原来仅为“尊长赐小儿者”拓展至“晚辈敬长辈”的层面,使我国“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得到弘扬。更由于“压腰”在潮州方言中被赋予新义,压岁钱因此也有了“腰金”的别称(有别于成语“腰金衣紫”即“系金腰带、着紫色官袍的显要官员的衣饰”中的“腰金”)。

“缚臂”,则是新正给跟随大人登门拜年的小孩送红包时的祝福语。为什么要说“缚臂”?难道是要将小孩的手臂缚住?究其本意,还真是的。据光绪二十三年(1897)海阳县拔贡生陈锦汉(字名立,号倬云)《四如堂诗集》卷四《潮州元旦竹枝词(六)》所载:

猩红锦线扎金钱,巧样排成宝月圆。

挂向儿身称“缚臂”,祝儿富贵当腰缠。

清末之元旦指农历正月初一(民国建立后才称春节,而将公历一月一日称元旦),从诗题中可知诗人描述的是潮州人过春节的习俗:用大红锦线精心绑扎于铜钱上,挂在拜年的儿童身上,这就叫做“缚臂”,寄寓祝小儿无灾无害、健康成长,日后大富大贵的美意,而铜钱又可带回家当零用钱。这一习俗的由来可远溯至汉代的“辟(bì,同"避")兵缯”。据《事类赋》卷四引汉·应劭《风俗通》谓:

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是盛夏的开端。天气逐渐炎热,微生物滋长迅速,瘟疫易流行,人易生病,加之蚊蝇蛇虫繁殖,易伤害人,故古人形容此时为“恶月恶日”、“五毒尽出”,因此才有各种各样祈求平安、禳解灾异的如插艾叶、饮雄黄酒等传统习俗,“辟兵缯”即为其中的一种(按:“兵”之本义为兵器,引申义为用兵器伤害人;泛指灾害。“辟”通“避”,故“辟兵缯”意为:“避免、防止灾害的彩线。”因此才有“长命缕”、“续命缕”等吉祥称谓)。

“辟兵缯”是“以五彩丝系臂”,压岁钱是“以彩绳穿钱”,二者都用彩线,都有祛邪、祝福义,故潮人将两者的形式和季节融合在一起,以彩线穿钱系臂的方式,表达新年伊始对小孩的良好祝愿。看似简单的“缚臂”一语,实则包涵了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的内容。

新闻推荐

潮州许府礼制等级探析

□待旦忘忧中国古代文化是政治伦理型的文化,它以维护专制统治和社会稳定为目的,将礼法制度和等级差异涵盖于君臣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