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野趣石世界
□郑其
唐朝诗人白居易有一首《太湖石》诗:“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将一块太湖石的妙处描写得有声有色。藏石赏石,真的有那么大的魅力吗?答案是:有;而且,藏石赏石的人越来越多。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奇石热”兴起至今的短短二十年间,奇石收藏在收藏领域可谓异军突起,居然发展到百万之众,而且这股热潮还在不断升温,从五六十岁的长者到三四十岁的中年人,甚至扩展到一些女性朋友,都有奇石的“粉丝”。
大凡一件事情,爱好者多,必有其存在的理由。奇石收藏除了增添生活情趣之外,也自有其迥然异于其它门类收藏的优势。笔者对于此道略有浸淫,谨述其缘由于后。
每种收藏都需要投资,收藏奇石也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时间,但比较一下,奇石的投资相对来说更少,更方便。以潮州市民喜爱的蜡石收藏为例,在工余利用节假日,带点资金,骑上摩托车,到了潮安的世田或饶平的青岚山,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到这些产地的坑门或河滩边,或农户的院落中,即可寻宝猎奇过过瘾。
易于保存,更是一大优势。像字画或古瓷器,怕虫蛀怕潮湿怕摔碎,像个娇贵小姐一样很难侍奉。而奇石一般坚硬结实,化学成份稳定,不易损坏和风化,也不怕火烧、水泡。室内室外皆可存放,除了经常清洗除尘之外,压根儿不需要“加小灶”“喂营养餐”或施以“特级护理”,它属于长相知、信得过的厚道“朋友”!
秀色可餐,即观赏性强,是奇石的宜人之处。北周的文学家庾信说过:“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石纹如碎锦,藤苗似乱丝”,便道出了文人赏石的雅趣。到了明清之际,所谓“钟闻上界响,石自太湖来”,无论皇庭建筑或私家园林,皆讲究“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的审美情趣,奇石更以其色、形、纹、神的巧妙组合,给人以天然的美感,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与联想。一石一世界,一石一书画,若从上、下、左、右、前、后多个角度欣赏,你便如看万花筒一般可以看到不同的画面和效果。那么,收藏奇石的过程,不就是陶冶性灵、欣赏艺术的过程么?
如果投资于其它门类的收藏品,你即便有王世襄、谢稚柳之才,有时候在鉴赏上也因看花了眼而误购入赝品、复制品。而奇石,每一块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出来的唯一一块孤品,天工假不得,造化不可欺,试问,有谁能“加工”出一块灵璧石、黄河石或潮州蜡石?就是王母娘娘,她也没有一双这样的巧手啊!
或许有人要说,人有高雅的一面,也有世俗的一面。你说得如此美妙,那么,投资奇石在升值上有戏没有?如若没戏,我的投资不就等于泡汤了么?
其实,奇石的天然性、观赏性和垂手而得罕稀性,已经决定了它自身潜在的经济价值。特别是个别造型奇特,色彩绚丽、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的精品奇石,更是奇货可居,价值不菲。我曾从报上读过二则消息:上海一名藏家有一件名为《凤回首》的灵璧石当初是以5000元购得,后被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相中,以8000美元购走,不久其身价竟飙升至3万美元;另者,一块被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誉为“天意之石”,其天然画面酷似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鸟瞰图、被命名为《回归》的天彩石,在香港回归前的一次拍卖会上被山东发达集团以42.9万元竞得。可见,“黄金有价石无价”,奇石的升值潜力之大,不可小觑。
奇石收藏妙趣多,在下一篇小文,又怎么说得清个中的奥秘呢?以文会友,不过是晒晒我收藏奇石的些许心得罢了,就此煞住。
新闻推荐
经省委常委会议研究,潮州市委秘书长庄朝惠同志拟任潮州市潮安区委书记。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