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 小榄人口最多 超50万 城区拥有的大学生最多
本报记者 黄凡 何淼
人口最多
小榄镇人口超50万
净增19.8万
从人口流向看,中山仍是人口流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吸纳了大量跨省流动人口来到中山。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中山市流动人口增加86.91万人,增长50.66%。
中山有22个镇街人口实现正增长。人口超过50万人的有1个,为小榄镇,30万人至50万人之间的有1个,为坦洲镇。在10万人至30万人之间的乡镇(街道)有16个,少于10万人的乡镇(街道)有6个。
小榄镇人口最多,为51.37万人,在全市人口中占比11.63%。人口居前五位的乡镇(街道)合计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为38.71%。
此外,10年来,人口增加较多的5个乡镇(街道)依次为:小榄镇、坦洲镇、东升镇、沙溪镇、横栏镇,分别增加198100人、162502人、148811人、104253人、97387人。
常住人口虽然向城镇集聚,但乡村人口的增速也有所提高。这次最新数据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84.18万人,占86.96%,比2010年增加110.08万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7.62万人,占13.04%,乡村人口10年增加19.59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下降0.86个百分点。
青春依然
21个镇街15-59岁人口比重
占7成以上
在人口年龄构成方面,21个镇街15-59岁人口比重在70%以上。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693109人,占15.69%;15-59岁人口为3333171人,占75.44%;60岁及以上人口为391780人,占8.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64160人,占5.98%。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提高3.9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0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2.0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1.55个百分点。
24个乡镇(街道)中,15-59岁人口比重在70%以上的乡镇(街道)有21个,在65%-70%之间的乡镇(街道)有3个。7个乡镇(街道)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7%,其中,没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4%的乡镇(街道)。
受教育水平提升
城区“大学生”更多
这次平均受教育年限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市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73年提高至10.20年。
24个乡镇(街道)中,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0年以上的乡镇(街道)有10个,在9年至10年之间的乡镇(街道)有14个。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的由7775人上升为13356人。
城区平均受教育年限更高,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超过2万人的,有5个。分别有五桂山街道、东区街道、石岐街道、中山港街道、西区街道,分别为34463人、29464人、24033人、21429人、21049人。南区街道排第6,为18745人。传统专业镇的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数,大多低于全市的平均水平。
专家建议
让年轻的城市
有“年轻”的样子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能给中山未来城市与人的发展,带来哪些启示?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赵晷湘表示,这次普查数据,给予中山市“青春”之城的实力支撑,改变了过去许多人对中山是养老城市的固有“成见”。中山市实际上是一座怎样的城市,这些数据从多维度给予了回答。正值“十四五”开局之年,以人口普查数据为依据,中山市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产业规划和人力资源规划,多从年轻人的维度来考虑城市的发展,使之更加符合“年轻”城市的样子和活力。
他建议,首先从产业规划上,中山市应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引入和发展更多适合年轻人的业态,特别要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服务产业转型,另一方面帮助劳动者提升综合素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通过加快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发展高质量产业,促进高质量就业,使人才真正成为中山重振虎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其次,年轻的城市要有奋斗拼搏的精神,中山市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培育一批担当和创新拼搏的年轻企业家,吸引更多具有奋斗拼搏的企业家扎根中山发展,带动更多年轻人到中山创业就业,以宜居宜业的比较优势,充分参与大湾区的建设,永葆城市青春活力。
新闻推荐
火炬开发区举行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探索共建车间解决精智残疾人就业难题 社工陪着精智残疾人去上班
火炬开发区举办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企业代表、爱心市民戴上眼罩模拟盲人喝水、解锁。本报记者徐钧钻摄本报讯(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