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疾病,预防大于治疗 健康饮食定期筛查 让胃癌“绕道走”

中山日报 2021-05-10 12:20

前段时间,香港资深演员廖启智因患胃癌去世,享年66岁。据报道,廖启智是在2020年12月因胃部发胀前往医院做检查,确诊患上胃癌,从确诊到去世仅仅3个月时间。廖启智的去世让大家又一次对胃癌重视起来。那么人们在日常生活应该怎样防治,让胃癌远离我们?中山市营养学会副会长,国家公共营养师徐艳丽在采访时表示,预防大于治疗,人们摒弃了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就能够降低患胃癌风险。

不良生活习惯容易诱发胃癌

据了解,去年我国新增48万例胃癌,因胃癌死亡人数超20万例。胃癌发病率于各种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前3位,中国胃癌发病率超全球44%。

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发病率?徐艳丽说,胃癌除遗传因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变的原因外,胃癌的发病率上升与不良生活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

“胃癌的发生其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旦有了胃病,如果不加控制,胃病就有可能发展为胃癌,这个过程一般需要10年以上。”徐艳丽说,有研究发现,如果长期有如下不良习惯的人,患上胃癌的几率就会比常人增高。

“胃癌是典型的与饮食习惯有关的疾病,大家熟知的烧烤、油炸类食品能诱发癌症。”徐艳丽提醒,尤其是有些地区的人们口味重,喜欢吃烧烤,食物经过烧烤或烟熏后,容易产生致癌物质。

除了烧烤,也不能吃得太咸,高盐饮食也与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泡菜、香肠、腊肉等高盐食物不仅仅会加重患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会损伤胃黏膜,也容易诱发胃癌。世卫组织规定,每人每天的盐摄取量为6克,超过了这个量,增加患癌风险。

饮食不规律、经常熬夜、长期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容易诱发胃癌。徐艳丽说,烟雾中含有苯并芘、多环芳香烃等多种致癌物,是胃癌的诱发因素。而喝酒很容易损伤胃黏膜,引发胃出血。

而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因素,尤其胃癌。徐艳丽说,日常生活中最好分餐,不要嘴嚼食物喂孩子,避免幽门螺杆菌的交叉感染,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徐艳丽表示,长期精神压力过大,过度肥胖也是产生胃癌的重要因素。情绪变动多,导致神经紊乱,人体免疫机能下降:胃液分泌失调、胃黏膜血供减少等。轻者表现为胃口不好,严重者可导致胃溃疡发生,甚至出现急性出血。资料显示,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患上胃食管反流的人越来越多,胃的近端反复被反流上来的胃酸刺激,患癌的几率明显增加。控制体重,不仅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有益,还有利于预防癌症,特别是胃癌。

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远离胃癌

徐艳丽说,“胃癌”两个字听起来很吓人,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个最为可怕的结果。其实,我们也不必太过恐惧,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定期筛查,就可以让胃癌“绕道走”。

俗话说“病从口入”,大家都知道,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导致胃癌,因此在日常的饮食中做到一是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二是适当多食肉类、鱼类、豆制品和乳制品;三是减少红肉的摄入,避免高盐饮食,少吃咸菜、烟熏和腌制食品,不食霉变食物;四是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三餐按时吃饭,每餐八分饱,尽可能少吃宵夜,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五是戒烟限酒,这条是健康的“万有定律”;六是提倡公筷、分餐制,家庭餐具定期更换、消毒(可将餐具置于沸水中,煮沸15分钟左右)。

“在科学健康饮食的同时,定期体检筛查也是十分必要的防癌措施。”徐艳丽说,对于胃癌遗传风险高的人群,如有胃癌家族史或者持续饭后感到上腹饱胀不适和隐痛,以及食欲减退、嗳气、反酸、恶心、呕吐、有黑便等表征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和定期进行癌症筛查,防患于未然。

同时,根除幽门螺杆菌也很重要,尤其是一级亲属有胃癌家族史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根除幽门螺杆菌能降低胃癌风险55%左右。

徐艳丽建议大家平时要适当体育锻炼,保持心情开朗。她说,不少胃病与情绪和心态密切相关,放松心情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吸收,也就减轻了胃的负担。

蔡伟强

新闻推荐

历时179天,行程3.6万余海里 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凯旋

据新华社上海5月7日电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船7日凯旋,顺利返回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