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心攻克技术难题 良心“智”造精品酱油 记“中山市第十届劳动模范”中山珠江桥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朝晖
文/本报记者 王欣琳 通讯员 蓝络朋图/本报记者 王云
■创新技术攻坚克难守护食品安全
位于小榄镇的中山珠江桥食品有限公司(简称“珠江桥”),车间内流水线生产井然有序,包装好的产品整齐摆放着。会议室中,琳琅满目的酱油产品品类多样、各具特色,这些产品主要出口至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民族自主品牌走向世界的典型。记者到访时,该公司总经理周朝晖正在与技术团队成员们研究近期的重点工作,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生产管理,每个环节他都详细询问。
来自广州的周朝晖扎根中山小榄,在珠江桥工作已有20年,期间不仅学习钻研专业理论和技能,对于传统发酵食品行业的现状与发展情况,他有自己的认知与思考,“传统发酵食品行业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生产效率低下,二是食品安全性问题,这两方面也是我们多年来关注和努力解决、改善的问题。”周朝晖表示,近8年来他作为项目和技术负责人,通过带领技术团队坚持不懈地技术攻关,解决了以氨基甲酸乙酯为代表的有害氨类物质的食品安全性普遍问题,对中国调味食品和发酵食品产生了巨大的理论与实际价值,“我们通过使用现代生物技术,包括检测技术和发酵工程控制技术等一系列最新科技手段,首先查明酱油等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危害的来源和形成机理,其次通过食品级手段进行控制和消除,使产品的安全性得到根本提升。”
据周朝晖介绍,此项研究课题作为“国家973计划项目”的一个子项目,解决了食品安全性的技术问题,得到政府和科研单位等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同时,他本人荣获2017年“中山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8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创新解决传统发酵食品行业工艺技术难题既是行业不断探索研究的问题,也是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目前,我们已把研究成果产业化,并在行业推广和使用,产生良好的社会价值,让广大消费者能更加健康安全的消费,为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而努力。”
■数字化生产管理促精品“智”造
在追求生产质量、安全和效率的今天,传统发酵食品行业也与时俱进,搭乘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快车”,积极在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谋求转型升级。
“珠江桥牌”始创于1954年,作为传统行业的老品牌,近年来一直在生产模式和管理方式上不断创新。“近几年我们通过专业化的改造,使传统的工厂在精气神方面有了巨大的提升。首先通过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将传统调味品的生产工艺转型升级,二是利用最新传感技术和光谱技术,使传统生产方式转变为数字化智能控制。”周朝晖表示,数字化生产的成效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
不仅如此,“中山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创立有效促进了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集聚和培养,现已培养了多名研究生和高级工程师,为行业和社会注入技术创新活力。目前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和招聘的技术研发人员约60余人,其中技术攻关团队约10人。同时,2019年创建的“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省内多所高校合作,已获准招生,进一步增强专业人才力量。“通过这些平台,我们不但为企业培养了综合能力强的专业人才,使企业的生产技术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并为今后发展储备了更坚实的人才基础和保障。同时,为社会、为行业培养了具有行业知识、行业经验的专业人员。今后将继续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周朝晖说道。
新闻推荐
学规则练内功抢抓新机遇 中山民企提前谋划准备随时拥抱RCEP带来的开放红利
粤勤进出口公司正在装车发货。“很多企业都在高度关注RCEP的进展、研究RCEP规则,都在跃跃欲试准备扑向RCEP带来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