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中学:探秘海洋世界

南方教育时报 2021-04-30 07:23

□ 本报记者 安康

“老师,这条小鱼怎么死了?”“我们今天的首要任务就是先测一下这缸水的数据,看看和小鱼的死亡有没有关系。”坪山区中山中学的这堂海洋课程,就在探秘小鱼死因中开启。

动手动脑,客串“海洋法医”

进入中山中学,大门右手边的架空层处摆放着十几个小鱼缸,缸里珊瑚、海藻、小鱼共生,这是该校海洋课程的一处上课地点。这些鱼缸不光有观赏功能,还承担着海洋课程里重要的“科研任务”。

同学们集合完毕后,该校地理学科组长程忠娣和搭档生物老师周小燕将同学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跟随周小燕去生物实验室,进行珊瑚虫黄藻共生观测实验;另一部分则和程忠娣一起测水的盐度、酸碱度,顺便当一次“法医”,破解小鱼死因。

取样、加试剂、比对……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有条不紊地进行课堂实验,然而实验结果却让大家失望了——盐度、酸碱度都没有问题,小鱼的死因却没能解开。“所有鱼缸里的水都是同学们仿海水按比例调配的,里面的生物样态也是逐渐增加,从珊瑚独居到珊瑚、小鱼、海螺、海藻等共生,是我们目前做的一个生物多样性与珊瑚生长相关性的实验。”按照课程安排,同学们要将实验缸中的珊瑚挨个称重记录,两个月后再次称重,通过对比探究生物多样性对珊瑚生长的影响。

在楼上的生物实验室,这堂课的内容也不轻松。周小燕先示范珊瑚取样、观测的步骤,同学们再在指导下自行实验。毕竟是新手,同学们生疏的取样过程也让老师在旁边着急,“动作干脆一点、轻一点,注意,这块珊瑚已经出现应激状态,开始分泌黏液了,快点放回水里”。磕磕绊绊的取样结束后,样本在光学显微镜下给大家呈现出一个肉眼看不到的世界:密密麻麻的虫黄藻与珊瑚伴生,金黄色细胞与珊瑚虫互利共生,海洋生物的小秘密就这样暴露了。

“这门课真的太好玩了,每次上课都觉得很有挑战性,尤其是这种需要动手的课,我觉得自己特别有科学家的范儿。”一个快人快语的小姑娘一边收拾自己用过的实验器材,一边眉飞色舞地谈起自己的海洋梦。

获评深圳市好课程

学校开设海洋课程的初衷源于校长梅越平。程忠娣介绍:“当时校长认为深圳的学生虽然生活在沿海城市,但对于海的整体认知很匮乏。”在这样的理念以及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大背景下,2016年9月,中山中学正式启动海洋课程。

开一门没有教材的课程,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2016年刚开课时,上课没有教材,课程内容也不知道怎么定,是以实际操作为主,还是主攻理论课,亦或是邀请课外专家进校门?程忠娣和同事们先去了“深圳市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参加他们的培训课程,一边学习知识,一边探索学校海洋课程的内容。

取经归来后,课程正式开始,校外专业人士和学校老师相互配合,总算让海洋课程有了雏形。2017年,程忠娣组织教师团队编写了1.0版本的蓝色海洋校本课程教材,按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配套编纂。经过市教科院验收,海洋课程获评当年的深圳市好课程。

然而在上课过程中,新问题出现了:不到海边接触大海,纯粹的理论课完全违背了课程开设初衷。经过重新编写,2.0版教材出炉了,内容互动性更强,也更具深圳本土特色。

课程内容有趣,当然大受欢迎,每次上课名额都被一抢而空。“2018年,学校被广东省渔业厅授予"广东省海洋意识教育基地",这是对这门课程的一个重要褒奖。”在梅越平看来,海洋课程的开设既帮助深圳孩子了解身边的世界,也将海洋意识教育、科普教育落实在课程中,更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目前,学校还建立了首家校园珊瑚保育站。未来,学校的海洋课程将从公益环保逐步深入到海洋探究。

新闻推荐

2021年秋季广交会或恢复实体展 中山市正组织出口展展位申请工作

本报讯(记者徐世球)4月27日,市商务局发布《广东交易团中山分团关于第13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出口展展位申请事宜的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