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躁狂 又抑郁 一个身体两个灵魂 青少年是“天才病”高发人群
3月30日是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记者昨日从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获悉,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因丘吉尔、舒曼、拜伦、毕加索等诸多名人都患有该疾病,又被大家称为“天才病”,好发季节为春末夏初,20%--54%首次发病在青少年期。
本报记者 张倩
见习记者 陆倩柔
通讯员 朱晓翠
双相障碍自杀率误诊率极高
该院日前收治了一名青少年患者小丽(化名)。第三人民医院主治医师胡玲玲介绍,小丽今年16岁,在读高一,去年疫情最严峻时刻,小丽在家上网课期间,感觉学习很吃力,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也帮不上忙。小丽因此感到着急、压力山大,慢慢开始出现闷闷不乐、哭泣、悲观、自责、无兴趣、胃口差、失眠等表现,有时甚至有不想活的念头,并多次用小刀划伤手腕。父母担心小丽出事,就将小丽带到了医院心理科就诊。
医生了解小丽的情况后,又询问了她以前的一些情况。原来,小丽不是第一次看心理医生了。在上初三的时候,小丽曾经有一段时间表现得很兴奋、开心,对人热情、主动,看到不认识的人也主动打招呼、聊天,说起话来滔滔不绝,而且喜欢吹牛,认为自己看书“过目不忘”,有音乐天赋,可以当“明星”,是未来的艺术家,喜欢打扮,买名牌衣服、鞋子,还买很多小礼物送给同学。晚上很晚都不睡,但第二天仍然精力充沛。父母发觉小丽异常,当时带回老家医院治疗,病情很快好转,之后就没吃药了。
医生告诉小丽父母:小丽目前得了“抑郁症”,但不是单纯的“抑郁症”。因为小丽在初三时的异常表现其实是一种“躁狂症”,所以,小丽是得了一种叫做“双相情感障碍”的疾病,也称“躁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是指:在病史中,患者一段时间内表现为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一段时间内又表现为抑郁发作的一类情感障碍疾病。躁狂发作时,患者会表现兴奋、话多、想法多,自感大脑变聪明,喜欢吹牛、乱花钱;抑郁发作时则伤心哭泣、少言少动、悲观厌世,甚至有不想活的念头、自伤、自杀等。研究显示,双相障碍是一种自杀率极高的心理疾病,同时由于社会对这种心理障碍的认知率很低,很多患者一直被误诊,或者完全没有得到规范治疗。
患者需坚持规范化长期治疗
双相障碍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低诊断率和低治疗率的特点。数据显示,我国双相情感障碍终身患病率1.5%,青少年是高发人群。胡玲玲表示,中山因双相障碍来就诊的人数较多,其中青少年人群占了较大的比例。她在此提醒,双相情感障碍经规范化治疗,大部分患者都能回归正常生活、参加工作或学习。目前的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辅助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及自我调节以提高疗效。患者需坚持长期治疗,否则病情容易反复发作。
胡玲玲建议,青少年平时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健康饮食,保障充足的睡眠,适当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运动或活动,少看电脑、手机及玩网络游戏,有心理压力及不良情绪时及时找家长、老师或同学倾诉,积极寻求帮助。
家长可通过多种正规途径了解相关的疾病知识,加强早期识别。家中小孩一段时间内有明显的情绪变化时,应引起重视,及时带小孩到专科医院排查。如果确诊,要正确对待和理解病情,营造包容、和谐的家庭氛围,督促坚持服药并定期复诊,最大程度减少复发。
青少年在学校面临多重压力,如疫情防控、学习压力、人际交往、早恋等,容易引起不良情绪变化。学校老师应积极关注,做好相关的心理疏导。
新闻推荐
交通事故致伤残 司法救助传温情 市第二人民法院为两名当事人发放救助款8万余元
近日,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作出两起司法救助决定,为两个涉民生执行案件的两名当事人发放救助款8.5万元,让司法救助传递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