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延续 爱心在接力 “生命接力,遗爱人间 中山市红十字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项目”为生命按下“重启键”,荣获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中山日报 2021-03-30 07:28

受赠者家属向市红十字人体器官无偿捐献志愿服务队队员杨伟佳(中)赠送锦旗表示感谢。当缅怀逝去的捐献者时,家属们有不同的反应。“我的爸爸是超人,他帮助了很多人!”孩子们会为家长深深自豪;白发苍苍的长者理解并支持子女及其他家属捐出器官的决定,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始终难以抚平,他们需要倾诉。杨伟杰从事中山市红十字人体器官无偿捐献志愿服务队的志愿服务已经有2年多,一边链接器官受赠者生的希望,一边联系着器官捐献者家属的哀愁。这时,除了陪伴和聆听,还要抚慰他们的创伤,代表社会感恩家属和逝者的付出。今年3月,“生命接力,遗爱人间——中山市红十字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项目”荣获2020年中山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奖项,嘉许这群为生命接力奔走的“生命使者”。

通过摆摊或进厂企的方式宣传器官捐献,组织志愿者慰问捐献者的家属,并与他们共同缅怀逝者……2019年7月加入红十字人体器官无偿捐献志愿服务队后,对于杨伟佳来说,最难的便是协调工作。通常在被宣布脑死亡、没有抢救可能的时刻,协调员、志愿者就要开始介入。此时的家属情绪正处在崩溃、绝望和沮丧中,如何开口?一字一句都很关键。

2020年11月,年近5旬的阿乐被送进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医院,医生诊断这自发脑出血导致脑死亡,已无抢救可能,他的儿子主动提出想捐献父亲的器官,经过专业评估,阿乐的心脏、肝脏、肾脏以及眼角膜均符合捐献要求,然而,阿乐的兄弟姐妹却表示反对,得知这一情况的杨伟杰开始进行协调。“家属之间,特别是农村长辈的意见不统一是最常见的情况。”多听、多问、换位思考是杨伟杰协调的秘诀。杨伟杰与家属深入交流后,找到了大家反对的原因,原来他们担心捐献会使家人无法体面地踏上人生的最后一程,“我和大家详细介绍了器官捐献政策和知识,解释说这是生命的一种延续,将有更多人因为阿乐而重获新生,是一种福报。大部分家属在痛定思痛后,最终理解还是同意了器官捐献。当然也有不成功的案例。”

器官移植手术结束后,志愿者的责任并未结束,如何对器官捐献者提供持续的人文关怀服务是告慰大爱逝者的必要环节。阿乐的家属后来因病入住中山市沙溪隆都医院,杨伟杰第一时间组织志愿者前往探访慰问。临近清明,杨伟杰说将组织捐献者家属一道到坐落在广州市增城区万安园的广东省红十字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祭拜,表达对大爱逝者的追思之情,“根据现行政策的"双盲"原则,受赠家属无法直接向捐赠家庭表达感谢,这时我们有义务代表全社会感谢这些大爱的家庭。”

两年多的志愿服务生涯当中,杨伟杰遇见不少在家人、志愿者和医生带动下,主动进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的案例,家属之间一传十、十传百,同样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也让杨伟杰更加笃定在这条“难开口”的志愿路上走下去。

据了解,中山市自2009年出现首例器官捐献案例后,截至2021年2月已累计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316例,捐献心、肝、肺、肾、眼角膜等器官挽救了1403人,百万人口器官捐献率走在全国前列。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段段生命和爱心的接力。见证中山市器官捐献发展的市人民医院OPO器官捐献协调员谢熙感慨地说,这耀眼的数据和这群“生命使者”的努力分不开的。

文/本报记者 徐钧钻 陈家浩

图/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小榄举办数字经济创新及人才发展论坛 助传统制造业找准转型发力点

29日下午,数字经济创新及人才发展论坛揭牌仪式。本报记者王云摄本报讯(记者陈伟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应向何处发力?3月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