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稼医院”焕发第二春 中山市目前成立了7家“庄稼医院”,不仅为种植提供技术支持,也在推动农业现代化上探索实践

中山日报 2021-03-25 01:03

中山市坦洲供销社老员工吴桥根展示“庄稼医院”老牌匾。“保康”公司农技人员(左)为农户检测土壤。本报记者 李鑫 摄近3年来,中山市供销社系统依托“庄稼医院”作为服务载体,为本市农业生产者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进一步为农民解决农产品选种、种植、技术等方面问题,甚至与农民成立农业合作社,不断推进中山市农业现代化,强化农民的抗风险能力。

统筹:查九星

文/本报记者 李鑫

通讯员 王红宾

图/本报记者 黎旭升

实习生 林彦燊

历史

曾经不少农民

到“庄稼医院”问诊

“老周,你地里的菜心最近长势还好吗?”在得到电话那头的肯定答复后,西区供销社主任吴炳坤舒心一笑。自2021年1月16日接过“庄稼医院”牌匾后,年近六旬的吴炳坤又重新挑起了为庄稼“看病”的担子。

实际上,今年西区供销社重新挂上的“庄稼医院”牌匾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翻开厚厚的《中山市供销合作社社志》,里面就能找到关于“庄稼医院”最早的记载。早在1982年,中山市供销社就开始举办基层社农药售货员技术培训班,让售货员熟悉各种农药的性能和施用方法,达到既卖药又指导农民科学用药的目的,各基层农资经营门店就是那个年代“庄稼医院”的雏形。

当年中山市坦洲镇供销社的各项服务走在全市前列,较早具备了“庄稼医院”服务功能,服务范围最多时曾覆盖坦洲镇内近10万亩农田。如今,坦洲供销社一家下属农资店仍保存着旧时的一些物件,如好几块悬挂在屋梁上的宣传板,就详细列着农用知识。

“当时农民的知识水平不高,地里一出现问题就会过来问。后来,我们干脆就制作了这几块宣传板,方便农民第一时间对症下药。”中山市坦洲供销社老员工吴桥根介绍了这些宣传板的来历。1970年参加工作,吴桥根如今已经年近7旬,据他回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是坦洲“庄稼医院”最旺的时候,周边的坦洲村、合胜、安阜、七村等生产大队的农户,都会趁着赶墟的时候来到店里购买农药,那时候的农药还都是玻璃瓶,有的农户一下子购买好几瓶,农资店店员就会用一条长长的红绳子将几个瓶子捆扎到一块,方便农户提拿。“春耕夏种的时候我们最忙,农资店里里外外都不好找到地方下脚。”吴桥根笑着说道,忙碌的场景仿佛还在昨天。

发展

庄稼医院迎来“升级改造”的转型机遇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吴桥根就感觉到店里生意大不如前,来店里咨询的人没有以前多了,原因何在?翻看以往的一些资料记载不难得出答案——农田在缩小,农民在转行。

自从上世纪90年代后,珠三角市场经济日渐发达,对于农民来讲,种田也不再是唯一出路,许多人开始转而从事其他经济生产活动;加上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全市范围内农田面积也逐步缩减。这一系列的变迁造成“庄稼医院”的服务功能弱化,“庄稼医院”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据《中山市志(1979-2005)》记载,自1979起,中山农业进行较大幅度的生产布局和种植结构调整,以水稻播种面积为例,1992年水稻播种面积调至95.6万亩,1999年调到38.87万亩,2003年全市水稻播种面积调减至34.81万亩(两造)。

应对这些变化,庄稼医院迫切迎来一场“升级改造”。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高举服务“三农”事业旗帜的供销合作社系统迅速做出反应,下发了《庄稼医院建设与管理规范》《庄稼医院科技服务规范》两项行业标准,旨在进一步提升供销合作社系统庄稼医院的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按照两项行业标准,中山市供销社结合农资经营实际,依托农资经营服务网络,积极推进庄稼医院标准化建设。其中,市供销社业务科深入开展庄稼医院建设工作调研,并结合全市农业生产需求做好庄稼医院扩网布点,于2019年起先后打造了7家庄稼医院,这7家庄稼医院分别分布在小榄、三角、民众、坦洲等农业聚集区。

现状

“庄稼医院”不止给庄稼看病

《庄稼医院建设与管理规范》中这样定义“庄稼医院”:依托农资配送中心或销售网点与设施,由庄稼医生等农业技术人员提供农资商品销售、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鼠害防治、农资新产品和新技术推广、信息咨询与发布、农技知识培训等信息和技术服务的,技物结合的机构或场所。

相比以往只服务于单个农民,新打造的“庄稼医院”转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基地、种植大户等,并将逐步扩大服务辐射面。

这一方向的改变在中山市供销社下属公司——中山市供销保康食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保康”公司)近期开展的业务上得到充分体现。2020年12月5日,中山市神湾合农菠萝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菠萝合作社”)挂牌成立,该合作社是保康公司与神湾镇四位种植大户黎锦洪、李建明、梁卫明、黎瑞文共同发起组建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保康公司总经理梁锡江透露,在菠萝合作社正式挂牌前,“保康”公司做了大量的工作,不仅在农资配送过程中,依托农资经营主营业务与神湾镇神溪村的菠萝种植农户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还根据菠萝的种植特性,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为农民提供优质化肥和种植技术指导。当地种植大户李建明反映,自从在种植中使用供销社提供的农资和种植技术指导后,菠萝亩产量由原来的1500公斤左右提升至2000公斤以上,看到实际效果后,当地种植大户纷纷加入菠萝合作社。

梁锡江介绍,“保康”公司正尝试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在菠萝种植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为农民提供农资、农技和销售等社会化服务,确保整个种植过程环保无污染,符合绿色食品标准。后续,“保康”公司还将逐步组建专业的营销队伍,利用神湾菠萝被评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牌效应,设计好产品包装和可追溯的防伪标签,建立供销系统营销网络,用一到两年时间,将这一具有中山特色的农产品销售出去,打造中山市供销社和神湾菠萝的品牌叠加效应,实实在在为农民增产增收作出应有的贡献。

“现在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发生了改变,我们供销社的服务肯定也要随之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为农服务永远是我们供销社的根本宗旨。”市供销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赖文盛表示,不同于以往,中山市供销社系统今后将依托“庄稼医院”服务载体,进一步做大做强全市供销社系统公共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农资供应、农技服务、技术培训、生鲜配送等涵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社会化服务,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

新闻推荐

为“就地过年”增添温暖 东凤农行借线上文艺汇演送新春祝福

春节是团圆的日子,是相聚的时刻,今年春节,许多外来务工者响应防疫工作号召,自觉减少流动,选择“就地过年”。为丰富中山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