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献 大爱写新生 中山百万人口器官捐献率排名地级市前列

南方日报 2021-03-24 20:39

工作人员及手术医生向器官捐献者鞠躬。南方日报记者叶志文摄

■编者按

一座城市的气质,源于一群人的行动。如果用一组词来形容伟人故里中山市的气质,我们会发现,博爱、包容、文明是搜索引擎上的高频词。在这样的城市里,有一个个来自社会、发自热爱、源于互助的公益项目,还有一群群崇德向善的文明践行者。

“请为他默哀1分钟。”杨伟杰说。90度的鞠躬,久久的沉寂,白色的手术门背后,一场简单而又不平凡的遗体告别仪式正在进行。

这是2021年大年初九的一场告别仪式。杨伟杰,一个“95后”,是中山市红十字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项目的志愿者,长期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担任人体器官捐献协调组织(下称“OPO”)工作。春节后刚上班,他与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完成2例协调工作。参与了11位患者的生命接力。

2010年,中山市红十字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项目正式成立,主要承担全市器官捐献工作的法律知识普及、捐献同意书签署、器官功能评估、器官质量维护和器官捐献手术获取和善后缅怀的工作。截至今年1月25日,中山市人民医院共有306例器官捐献案例,让1351名患者得到救治;全市百万人口器官捐献率(PMP)在全国地级市排名名列前茅,曾多年连续第一。

用大爱抒写新生故事,中山市红十字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项目还在继续。

●南方日报记者曾艳春

生命接力的纽带

今年春节,中山市人民医院里,有两场器官移植手术让11人获新生。

这是83岁高龄的陈宏(化名)从这位年轻的志愿者杨伟杰口中,第一次听到“器官捐献”这个词。

在妻子离世后,陈宏二次中风,导致半身瘫痪,他和患有精神残疾的儿子初十相依为命。

然而一场自发性脑出血,夺取了初十的生命。

“春节回来的第一天,我就马不停蹄地赶往小榄。”

杨伟杰说,事实上,由于器官捐献工作是极其复杂的一项工作,为了更早地发现有意向捐献器官的家属,中山市红十字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项目的志愿者渗透到医院、社区的方方面面。

其中,中山市人民医院的不少急诊科医生也是我们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今年春节,杨伟杰还未上班就接到了同为志愿者的急诊科医生电话。

杨伟杰得知,初十的爸爸是一个80多岁的老人。他猜测,老人或许并不知道器官移植是什么。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他和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前往小榄,到老人家中拜访。从中山器官捐献涉及的法律知识,到捐献同意书签署、器官功能评估,再到器官捐献手术获取和善后缅怀的具体情况,杨伟杰耐心而细致地给老人家解释。

考虑了大半个小时,陈宏最终决定把儿子所有健康的器官无偿捐献给患者。“生前,他患病,身不由己。走后,我希望他能为社会作点贡献。”

与时间赛跑的日子

10年,他们成为了生命摆渡人。

皮娟是中山市人民医院OPO一名器官捐献协调员,从2011年至今的每一例器官捐献协调案例她都历历在目。“我之前是一名普通的护士,目睹了很多因为等不到合适的器官而遗憾离世的患者,所以会更懂得器官捐赠的意义。”皮娟说。

于是,那年她毅然参加了全国第一批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考试。此后,她带着编号为J44198的“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证”,为受捐者奔走。

“初步了解器官捐献工作后,发现形势远比我想象的严峻和忙碌。手机也必须全天24小时保持开机状态。”皮娟回忆起那些与时间赛跑的日子。

某一天,她发着高烧,电话响起,得知有潜在捐献者需要她前去协调沟通,便立刻跑往医院。

“一年365天,只要有消息就得随时出发。”她说,中山市人民医院OPO的服务范围包括中山全市。有时半夜来消息,她也要立即赶往各镇区医院,争分夺秒已是皮娟的工作常态。

回忆起刚刚成为器官协调员的时候,皮娟陪着捐献者家属到殡仪馆料理后事,在此之前从未去过殡仪馆的她,一下子要面对如此多的生死诀别,她就被这种悲伤情绪吞没。

这些年,她看过太多患者家属,一双双通红而失焦的双眼,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哭泣。

“我们常常说器官捐献者,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他们是以不死的灵魂拯救将死的生命。”另一位志愿者叶丽蓉说,作为捐献者与受捐助的纽带和桥梁,OPO工作人员常常游走在期盼与遗憾边缘,“倘若生命不能再继续,我们多么希望大家摒弃一些旧有观念,以生命延续生命,挽救更多的人”。

新闻推荐

中山市内多家银行房贷额度紧张、放款周期延长、资格审核更严格 购房者入市和观望并存

受到2020年末出台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影响,今年来一线城市的个人房贷从2021年开始额度明显紧张,同时放贷期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