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之问? 如何破解中山发展的载体之困 市委全会提出,做强重大产业平台“头号工程”,加快形成“3+4”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作为2021年奋斗目标之一,市委全会明确提出,做强重大产业平台“头号工程”,加快形成“3+4”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切中城市发展要害的举措,为解锁中山高质量发展载体空间,提供了一把“钥匙”。
本报记者 隋胜伟 黄凡
在顶层设计上表明方向
发展的空间是有限的,生态“肌理”、交通“血管”、经济产业“骨骼”等城市运行的“组织结构”,将城市空间填得越来越满,每个城市都面临着“新陈代谢”的需求。
然而,城市以怎样的方式发展、能否呈现其有机性,关键要看对空间利用的理念,这种内在的变革,关乎城市的未来。在今年各大城市的开年“宣言”中,“城市空间”成为一大热词。
“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行政区划的调整具有一定的规律。”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段龙飞说,除了上海和北京,广州、深圳、惠州、江门、珠海等城市,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适时进行相应的行政区划调整,也获得了不错的成效。近十几年来,中山市在经济发展历程中,基本没有做出调整。
昨日,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明确提出抓紧抓实顶层设计。其中明确,坚持市级统筹、镇街主体、利益共享,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开发建设机制。推动火炬开发区与民众镇、翠亨新区与南朗镇统筹发展,结合功能区机构改革,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向改革要红利、要效率。岐江新城和中部、西部、北部、南部4个万亩级重大产业平台要分别成立专人专班,专责统筹建设,因地制宜创新平台开发运营模式。厘清市、镇街、平台职责,研究制定有利于平台建设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财政管理体制,推动镇街抱团发展。
在段龙飞看来,会议对长期困扰中山发展的一些症结进行了科学合理的部署。此次调整,也将为未来发展创造空间。
“能不能有成效,首先要靠顶层设计和专班人员。”市委委员、南朗镇党委书记、翠亨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叶新雄说,要想承接深圳等城市的高端产业,必须要有平台、有空间。如果没有全盘的统筹和规划,就容易走回老路,难以突破资源整合上的问题。比如,南朗镇和翠亨新区在交通、产业、整体规划、未来社会综合管理上的对接,需要制定详细的有时序性、节点性的任务和目标,为资源整体提供保障。所以,加强统筹、成立专班非常重要,建议可以进一步加大统筹的力度,学习江门、佛山、东莞等城市的经验,成立市一级的统筹力量,有效突破空间上的瓶颈。
在定义城市的过程中成长
“好的项目落不了地,培养起来的企业留不住”,过去,这一度是中山的心头之痛。
过去的深刻教训,是城市更好成长的宝贵经验。回应新时代的空间之问,不仅要回答要建设什么样的城市,还要回答要营造什么样的城市环境。对中山来说,优化市域空间格局,是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方式。
“部分镇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也正是因为产业低端化,空气、水等环境的排名靠在后面。”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杜敏说,这样的环境,必然对高端产业没有吸引力。不加快转型升级,深中通道通车后,一旦错失机遇,就更难翻身。中山需要通过平台的整合,全盘谋划,从更高层面去解决这些问题,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相比之下,翠亨新区马鞍岛去年成为去年的热门区域。发展蓝图从规划馆的沙盘里走入现实,一批生物医药、精密制造等高端产业落户。除了区位优势,好的规划和环境,是城市竞争力必不可少的部分。
招引好项目固然离不开土地,但“以地招商”的传统模式,也必将无法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城市的自我蜕变,需要全新的模式,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城市的生态体系、交通体系、产业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有机整合。
中山释放的信号中,对平台打造进行了明确的指引:坚持规划引领、市级统筹,高水平推进翠亨新区与火炬开发区总体规划修编;启动4个万亩级重大产业平台城市设计和各项规划编制。坚持环境优先、基础先行,适度超前谋划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全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平台。坚持务实有序,七大平台要制定年度任务清单,今年新增或盘活用地不少于3万亩,其中,整备1000亩以上的连片产业用地不少于3块、2000亩以上的连片产业用地不少于4块。
“七大平台的定位,是围绕中山的布局,定向吸引企业。”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梁克说,整体统筹可以加强整体规划和局部规划直接的衔接,解决资金、土地从哪里来的问题,同时围绕城市定位,推动中山高质量发展。
让不同区域 进入突围角色
有什么样的平台就有什么样的产业,拓展空间,犹如突围,不同区域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认为,目前,深圳产业圈“向西”,中山是重点,当前已在中山形成深圳研发+中山制造、深圳母工厂+中山分工厂等合作模式,打造了深中科技创新产业园、翠亨新区医疗器械产业园等合作模式。但由于中山面临转型升级新动能不足及发展历史遗留问题的叠加,中山面临产业土地承载能力不足、产业配套能力不强、项目资源耦合度较低等问题。此次打造“3+4”重大平台,便是提升大项目、大平台、大资源落地的有力之举。
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明确提出了各个平台的定位,强调要抓紧抓实产业突破。其中,翠亨新区要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总部经济、精密制造、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科技金融新城等重点片区开发,让中山参与湾区建设主阵地真正“立起来”。火炬开发区要大力推动先进装备制造、健康医药、光电信息三大优势产业提质升级,抓紧谋划建设湾西智谷、科技新城中轴线等产业总部带,让中山创新发展主引擎真正“强起来”。岐江新城要大力引进总部经济、现代商贸、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项目,打造高品质城市环境,让未来城市新客厅真正“靓起来”。4个万亩级重大产业平台要分别打造1个主导产业,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布局,让新旧动能转换“快起来”。
时间不等人。找到各自的区位,是提高空间格局“有机度”的保障,也是加快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郭万达说,中山要抓住“双区”建设机遇,把“深中通道经济”转化为“科技创新经济”,沿深中通道大桥两端布局产业,共同建设制造业科技创新中心,使之成为珠江东西两岸合作的示范区。
新闻百科
“3+4”产业
发展空间格局
“3+4”产业发展空间格局的“3”,指的是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岐江新城3个核心平台,“4”是指打造4个万亩以上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大湾区特色产业平台。
新闻推荐
做好重振虎威“必答题”,2020年中山交出令人振奋的成绩单 GDP增速“转正” 同比增长1.5%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中山重振虎威交出了提振信心的成绩单: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