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城市焕发文化新活力 无处不在的人文中山

南方日报 2020-11-20 07:12

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得能湖公园湖畔,全玻璃结构的“中山书房·火炬悦读空间”于去年11月建成开放。

叶志文摄

西区优格国际社区里,利用公共物业空闲置地建成的基层文化阵地是“邻里文化家”建设的优秀案例。廖瀚摄

金秋时节的午后暖阳里,定居于中山市南朗镇石门村的中年画家徐明在他的工作室小院里翻开了一本艺术典籍,喝着咖啡等候着访客的到来;距此不远的左步村,95后的徐家杰开在稻田边的书屋已经游人如织;西区优格国际社区的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年过六旬的老人们组成的老年合唱团日日排练,声如洪钟;五桂山深处,一座以沉香文化为主题的展览馆在隐隐香气中展示着香山魅力。

这些曾经零星散落在城市角落的文化光点,如今已经成为中山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中的明珠,并拥有了全新的名字——中山书房、邻里文化家和共享文化馆。在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更多的公共文化空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人看到了一座精品城市的文化活力——无处不在的文化光点,正是人文中山的气质所在。

编织城市公共阅读网

连点成线,串珠成链

毗邻火炬全民健身广场和火炬国际会展中心的得能湖公园,拥有碧湖、荷叶、绿道融合的自然景观,是繁华的街市中一个可以让人停下脚步的城市休闲空间。去年11月,一座全玻璃结构的自助图书馆——“中山书房·火炬悦读空间”出现在得能湖畔,与休闲景观融为一体,成为这个城市风景的组成元素之一。

坐在图书馆里的人眺望碧湖绿道的美景,而湖边散步的人则欣赏着这座自助图书馆带来的建筑美学与书香气息。人文、自然在这里交融,呈现出一座精品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

“哪里有阅读需求,就建在哪里;哪里风景好,就建在哪里;哪里人流密集,就建在哪里。”自2018年中山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建设开展以来,命名为“中山书房”的自助图书馆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山各个镇街的城市空间里拔地生长。从火炬开发区的绿地公园、社区大院,到小榄镇的江滨公园,“中山书房”开遍了中山的大街小巷、城市乡村,成为兼具实用性与欣赏价值的综合体。

既精致,又实用,更能扩大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通过整合、优化布局镇(街)城市书房建设,中山书房有效填补了中山市基层公共阅读设施体系和服务建设的短板,提升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据统计,2020年1—8月,“中山书房”共接待读者约70.2万人次,占同期全市公共图书馆接待读者数24.2%。

在自助图书馆成规模建设的基础上,中山更进一步拓展了“中山书房”的概念。2019年12月,中山市印发了《中山市“共享阅读空间”试点建设方案》,推动辖区内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群团组织等单位参与“共享阅读空间”试点建设,统一使用“中山书房·共享阅读”形象LOGO标识。“共享阅读空间”概念的提出,既为社会力量参与中山阅读空间的建设提供了可行路径,也为中山破解阅读空间建设的资金投入和后续运营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在南朗镇左步村的稻田中,由95后创业者徐家杰开设的网红书店“左步书屋”成为了“中山书房”的一部分;在南朗镇石门村这个远近闻名的“画家村”里,著名画家徐明也将个人工作室的部分空间用于打造以艺术资源为特色的共享阅读空间。资金与阅读资源的扶持,也为社会力量参与共享阅读空间的建设提供了动力。

凭借小而精、嵌入式布点和网络化布局的设计,各类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涌现织密了城市公共阅读服务网络,突破了大型公共文化空间建筑虽“大而全”但点位不多的格局,有效补充和延伸了基层公共阅读服务体系,解决了中山市图书馆覆盖面不广、时尚感不浓、休闲生活气息不足等问题。目前,中山拥有各类别自助图书馆共有93家,平均每3.6万人拥有一座自助型场馆图书馆。“全民阅读之城”的“内力”在不断提升。

基层宜居文化圈

“邻里文化家”在“屋前屋后”生根发芽

去年,中山市西区优格国际社区里多了这样一处公共空间:它拥有5000册图书和自助借还设施,可以让读者获得低门槛、零成本的阅读服务;约300平方米的空间既可以让家长带着孩子一同参加阅读、绘画等亲子文化活动,也可以让社区老年人在这里开展合唱、表演排练。它既是社区图书馆,也是综合文化活动室,更是邻里之间开展文化交流和艺术分享的休闲中心。它的存在,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便利和温暖。

邻里文化家——这个命名体现了中山打造这一“文化客厅”的用心:将公共文化服务延伸至居民身边,满足居民就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享受公益文化产品的需求。去年,中山市印发了建设“邻里文化家”的相关方案,同年在三乡镇华丰花园建成了全市首家“邻里文化家”。至今年,中山共有13个项目获得“邻里文化家”试点建设资格。

西区优格国际社区里,利用公共物业闲置地所建成的这个基层文化阵地,正是“邻里文化家”建设的优秀案例。它由开发商以公建配套方式提供场地,由社区投入管理人员、建设经费、设施设备等,协作开展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邻里文化家”服务体系主要由邻里自助图书馆、邻里文苑、邻里闲庭三个功能区组成:邻里自助图书馆全天候为小区住户及群众提供借书还书、办理借书证、免费WiFi等服务;邻里文苑为居民提供阅读分享、文化交流、艺术培训、手作美工、生活知识分享、小微讲座的服务空间;邻里闲庭提供相应的休闲桌椅、文体设施,便于小区邻里交流,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微设施、自服务、高品质是“邻里文化家”服务体系的显著特征。充分利用信息化实现智能管理的邻里文化家,既为居民提供自助办证、借阅、续借、还书、数字阅读等“一站式”全自动阅读体验服务,也为居民提供阅读分享、文化交流、生活知识分享等的高品质文化交流空间。

在“屋前屋后”生根发芽的邻里文化家,以“文化客厅”的职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创新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为基层宜居文化圈的形成提供了完善的设施与服务。建在家门口的休闲文化空间,让公共文化服务伸手可得。

与你为邻

“嵌入式”载体让

中山公共文化服务

触手可及

风景优美的五桂山山脚下,元一沉香文化馆向世人展示着中山沉香文化的悠久历史。去年开始,这里升级成为中山市共享文化馆,从以展示为主的文化馆走向主题化、特色化,并承担了向广大群众提供群众性文化艺术服务的义务。如今,元一沉香共享文化馆会定期开展香席表演、沉香体验亲子活动等分享、体验服务,推广沉香文化。

这是一条以“共享”为核心理念,利用社会力量集纳文化资源纳入文化馆服务体系的发展路径。共享文化馆试点建设开展两年来,中山已建成18家共享文化馆,它们中既有以主题化、特色化著称的场馆,如普及中医药知识的中医药文化馆、开设陶艺体验项目的大盛陶艺文化馆等;也有以联合市文化馆开展公益文化艺术普及为宗旨的场馆,如百家琴筝艺术普及文化馆、青宫乡村艺术培训文化馆、东区街舞活力文化馆等。它们承担着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免费服务项目的义务,包括文艺演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推广、艺术鉴赏、展览展示、艺术培训、讲座、文化旅游项目体验等。

此外,中山市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还尝试以零门槛、零投入搭建文化资源共享平台,开展“文化馆之友”建设。中山将充分利用各文化艺术机构、文化艺术培训中心的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和场地资源,通过将其作为“文化馆之友”,面向公众提供高质量的特色化文化培训和艺术普及活动,有效解决文化馆专业人才紧缺和活动场地有限的问题。

中山书房、邻里文化家、共享文化馆、文化馆之友……“嵌入式”服务载体通过将公共文化设施、资源、服务、活动等嵌入到公众身边,进一步促进了公共文化设施的空间布局精细化。这些不断涌现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创新实践,让这座精品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打破了体制壁垒和时空间隔,拥有了更广的覆盖面与更强的适用性,让公共文化服务房前屋后、遍地开花。人文中山的魅力,正是在公共文化服务的滋养中逐渐发扬光大。

撰文:廖瀚高薇郭玉贞

新闻推荐

中山市农业农村局昨举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 用好“6字诀”摸排线索300多条

本报讯(见习记者陈雪琴)11月19日下午,市农业农村局举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自2018扫黑除恶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