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涌镇不断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 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点滴爱心传递文明

中山日报 2020-11-12 19:26

74岁的萧健华志愿在安堂文明实践所教学生写书法。23年如一日爱岗敬业的大涌环卫处职工唐达,热衷于参加清扫卫生志愿活动。23年如一日爱岗敬业的大涌环卫处职工唐达,本来身体已不再适合承担路面清扫任务的他,却闲不住不愿意待在办公室里热衷于参加清扫卫生志愿活动;43岁的高春红2007年离开东北老家来到大涌,正式加入大涌志愿者队伍三年多,先后参与各种志愿活动共346次,累计服务时长近1162小时……大涌镇深入探索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带动了全镇创文环境有效整治、中山好人不断涌现、志愿服务活动有声有色开展。

文/李亮 吴森林 图/李泽衍

打造文明实践

“大涌方阵”

2020年1月至今,大涌镇作为市级11个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试点镇区之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拓展试点工作,先行先试、探索创新、打造亮点,集全镇之力,努力走出一条和谐发展、人文厚重、生态宜居的文明实践之路。

大涌镇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2020年3月正式下发《大涌镇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加强工作领导与指导,陆续建成各级文明实践场所,立足实际,打造文明实践“大涌方阵”。

该镇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的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祠堂、村史馆,将文明实践所、站建在群众多、人气旺的地方。自大涌镇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以来,志愿服务工作突飞猛进,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各类社会组织、爱心人士、公益达人点亮城市文明。

高春红就是众多志愿者中的普通一员,她不仅自己做志愿服务,也带动和影响了自己的家人,尤其是还在读初中的儿子。“服务精神是需要传承的,小朋友除了学习知识以外,还需要从小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小学会帮助和关爱他人。”高春红的儿子之前并不支持高春红当志愿者,觉得又脏又累又没报酬,但她总是耐心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见闻,找到合适时机带着儿子一齐参加志愿活动。一段时间后,孩子变得更加主动、热情、愿意帮助他人。“现在,我儿子还说,等放寒假暑假也要跟着过来参加志愿活动。”高春红笑着说。

据统计,目前大涌镇7.3万常住人口中已有1.2万名志愿者,大约每6个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同时推动了文明健康落细落实,镇容卫生环境不断优化,颜值形象提档升级,市民健康生活习惯进一步养成。

构建文明实践“百姓之家”

大涌镇将文明实践常态长效与精准有效结合起来,使文明实践场所成为服务群众的“百姓之家”。

据了解,该镇改“服务清单”为征询“需求清单”后制定“服务菜单”,推动志愿服务精准化。策划“助老关爱”“送福到家”等普惠性志愿服务项目,开展“送戏下乡”、全民阅读、文化惠民活动,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针对性、实效性。此外,从政府部门“领唱”到民间社会“合唱”,提升群众参与度。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文明实践站孵化建立了6支助老义工队伍,提供关爱长者服务;安堂小学文明实践站设立中华诗词楹联传习基地,开展新时代青少年传统文化教学;74岁的萧健华醉心书法义务教育,乐当传承中华文明的志愿者;69岁的林泽森苦学普通话,讲好民俗历史;回乡澳门人志愿教授传统武术,传承中华武魂。目前,大涌共有志愿者1.2万人,其中活跃注册志愿者总数达6500人。

探索文明实践“融合路径”

该镇有关人士表示,近半年多以来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大涌坚持效果导向,注重结合融合,让新时代的文明实践有价值导向、有文化内涵、有情感温度。

一是志愿活动与文明城市创建相结合,注重文明实践建设发挥效力。自4月以来,每周六上午开展全镇性志愿服务活动,机关单位、村(社区)、学校、各战线志愿服务者全体总动员,常态化开展卫生整治、文明引导、入户宣传,不断探索文明建设工作,提高城市文明建设的综合水平。

二是文明实践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赋予文明实践独特内涵、隆都印记。今年7月安堂文明实践所挂牌成立,社区以文明实践为契机,盘活安堂林氏宗祠、碧宇林公祠、南圃林公祠、居易林公祠、南文拥翠祖祠等10处宗祠资源,统筹整合老人休闲、社区福利、青少年活动、校外辅导站、农家书屋等多种功能,精心打造党史馆、民俗馆、武术馆、醒狮馆、曲艺中心,成为“老中青”三代同堂实践文明的重要载体,结合文明创建和乡村振兴,完善“一村一品牌”建设,并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投入镇、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以特色品牌引领文明创建工作。

新闻推荐

《中山市首台( 套) )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0年版)》发布 关键设备及部件自主化率须达70%以上

本报讯(记者黄凡)《中山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0年版)》近日发布,2018年版《目录》同时废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