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伟人牌,中山可深度挖掘
20世纪中国,是一个历史风云激荡的时代,也是杰出人物辈出的时代。其中开辟大时代的是三位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一个地方如果拥有和三大世纪伟人相关的资源,对这个地方的文化旅游以及经济发展将会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中山市是孙中山的家乡,因伟人而得名,有关孙中山的人文资源很丰富,这在国内是得天独厚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讲“支持中山深度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这就为中山市指明了方向。海内外研究孙中山的高校、专家学者众多,在对孙中山的理论研究方面,中山市无疑是短板。但中山市有强项,那就是“资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也非常强调这一点,要求“深度挖掘和弘扬”。如何“深度挖掘”?笔者认为,至少宜由单一维度向多维度整合。所谓单一维度,指的是孙中山故居;所谓多维度,包括左步孙氏祠堂、祖墓以及纪念中学校园内的民国建筑(孙科所建)等等。
如何“弘扬”?笔者认为,突出孙中山推翻帝制,走向共和和实业计划还不够,因为这些都属于旧三民主义的范畴。而孙中山最伟大的地方,还在于晚年实行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将旧三民主义推进为新三民主义。
毛泽东和邓小平这两位世纪伟人在中山也有相关的重要资源。只是如果不仔细分析的话,很容易被忽略。
和毛泽东有关的资源,最直接的莫过于1955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亲自主持编辑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为《中山县新平乡第九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青年突击队》一文撰写“四最”按语:“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如今,“四最”精神成为中山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如今青年志愿者精神的先导。
中山和毛泽东有关的重要资源,还有一个是间接的,却又非常重要。它绕了一个弯,最容易被忽略。其载体就是郑观应故居。表面上看,郑观应故居和毛泽东没什么关联。很多人谈到郑观应的时候,或说他是改良家,或说他是实业家,或说他是思想家。讲改良,郑观应比不过康有为、梁启超;讲实业,郑观应比不过唐廷枢和四大百货;讲思想,都知道《盛世危言》影响了中国,至于具体影响有多大,很多人却忽略了。其实,郑观应最伟大的贡献,是对少年毛泽东的启蒙。毛泽东一生很少有自述,1936年他却向美国记者斯诺敞开了心扉。谈到少年时代,他几次提到郑观应《盛世危言》对他的影响:“我当时非常喜欢这本书,作者是个老的改良主义者,认为中国之所以弱,在于缺乏西洋的器械——铁路、电话、电报、轮船,所以想把这些东西引进中国。”1910年,17岁的毛泽东走出韶山冲,到湘乡去读小学。为什么都进入青年了,还要去读小学?毛泽东说“《盛世危言》激起了我恢复学业的愿望”。可以说,郑观应是少年毛泽东的国情启蒙者和政治启蒙者。启蒙一般的人没有什么,而启蒙近现代中国最伟大的人,其历史功绩则非同小可。比如说,日本就把明治维新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的肖像印到了钞票上。就我们中山而言,如何从思想启蒙者的角度深入打造郑观应故居,很值得我们去探索。
邓小平在罗三妹山上所说的“不走回头路”毫无疑问是有力的政治宣言。有两点很容易忽略:一是“不走回头路”是专门针对改革开放而言的,而不少人对它的理解流于庸俗化,或多或少地把它与改革开放脱钩;二是“不走回头路”的意义究竟有多大,很多人把它的重要性看小了。而对中山而言,“不走回头路”意义的大小,又影响着作为文化旅游资源挖掘的价值。
考察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毫不含糊地隆重表态要坚持改革开放。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说“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被一些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束缚自己的思想和手脚。”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讲“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各方面改革。”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说“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讲“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可见,无论从党史还是党建的角度讲,“不走回头路”都是定海神针。深入挖掘罗三妹山“不走回头路”资源,既能大力促进红色旅游,又是各级党组织凝聚力量的宝贵场所。
(作者就职于中山市党史研究室)
新闻推荐
活力之城 创新涌动 中山重点围绕创新力布局未来,从科技、产业、服务、人才多维度推动高质量发展
创新正在成为中山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图为中山一电子科技企业实验人员在检测产品。叶志文摄不久前举办的2020年中山...